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大半辈子都在同坎坷多舛的命运苦苦地抗争. 我出生在只有一户人家的山沟里,8岁之前没吃过糖,也从未走出过山沟.10岁那年,父母带我来到小兴安岭山区.这里没有学校,也没有孩子上学.我哭喊着要上学.父亲只好送我到十几里之外的一所农村小学读书.每天我风雨无阻地走在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的山路上.冬天,手脚冻得又红又肿,耳朵冻得直淌黄水,脚上至今还留着冻疮疤.我遇到过野猪,遇到过坏人,遇到过狼.狼把我的大黄狗咬死了,等我哭喊着跑回家找来父亲,只找到一堆狗毛.13岁那年,家搬到佳木斯,那时我疯狂地爱上体育.15岁时小学还没毕业,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从家里偷走户口和行李跑到体工队当专业速滑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在大连市滨海国家地质公园黑石礁景区,有一片别墅式住宅区,这里因居住着一些早期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军人,被人们称作"红星村"。驻地群众和来过这里参观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里的主人尊为"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老人  相似文献   

3.
轩遄 《学习导报》2015,(4):59-61
不论到过沈园还是没有到过沈园的人,大概都不会去关心沈园本身的来龙去脉。偌大一座园林的园主,如今除留下姓氏以外,连名字都未能让后人记住,但两个有情人仳离十载,偶然在这里的一次碰巧邂逅,顶多就几个小时吧,却经年历月,800多年来让人唏嘘不已。垂柳、假山、荷塘、桥榭,江南园林该有的这里都有。但没有谁把沈园当成自然风景的游览之地,要访园林,他们会去苏州。就像岳阳楼,令我们心向往之的,其实还是范仲淹的那篇  相似文献   

4.
采访车驶入地处滇南元阳县热带河谷的乌湾村境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清新秀丽的乡村图画:狭长的河谷里,绿油油的香蕉、荔枝、芒果林在暖风的吹拂下,散发出浓浓果香,零星点点的高产良田点缀在果林间,把傣家河谷装饰成锦绣田园;一幢幢气派非凡的钢筋水泥房,掩映在绿树丛中,飘着袅袅炊烟;一户户农舍院内装扮着红花绿树,一群群美丽的鸟儿在田野飞翔……这,就是一个时时发生着变化的傣家小村——乌湾村。20多年前,这里由于边远闭塞,人们过着“用钱靠贷款,吃饭靠返销”的日子,一家几代同睡一张地铺床,春夏秋冬同盖一张薄薄的毛毯。到1978年,人均…  相似文献   

5.
在王宝营子乡,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那里的人从一出生就面临着贫困。如今虽然进入了21世纪,但他们仍然远离着现代文明,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他们不失勤劳,也不畏艰辛,他们的祖祖辈辈在与天抗争,与地抗争。在那里,他们渴望着、企盼着,希望有人能帮一把……  相似文献   

6.
彭总罢宴     
1959年 5月,彭德怀访问东欧八国。访问结束前一天,彭总到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看望在罗工作的同志。在使馆楼他瞥见餐厅里摆了几张圆桌,几个人正在忙碌地准备宴席,猜着这是专为他举办的。他就马上沉下脸,把陪同出访的国防部外事处长找来:"我说过了嘛,到使馆不要搞宴会,这里怎么又搞了?告诉你,我是不吃的。要吃你自己吃!"说完,生气地走进会客室,再也不出来。那天,他靠一碗拌辣椒的面条解决了吃饭问题。本来,我驻外使馆设宴接待出访的国家高级官员是常事,无可非议。但彭德怀却认为,在人民生活尚有"温饱"之忧的时候,一席"欧洲风味"的佳肴实在不如…  相似文献   

7.
一双鞋垫在人们的眼里可能并不算什么,往往也不会把它与什么人、什么事联想起来。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生活中,鞋垫可有可无,它虽是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在我的心目中却包含着深深的情义。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军人、为屯垦戍边奋斗终生的老军垦来说,一生总想着为社会、为人民子弟兵  相似文献   

8.
刘美伶 《当代贵州》2013,(25):22-22
陈家寨的村民说:"已经两个月没下过一场能把衣服打湿的雨了。"但是他们种下的苞谷长得结实饱满,辣椒、果树长势喜人。早上9点,古稀老人罗德华站在山底举着黑胶水管,老伴赵银秀在山腰处打开了水窖的龙头,水从管口猛地喷出来,冲向辣椒地。普定县陈家寨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地区,顽固的石头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贫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专  相似文献   

9.
艰难的抉择     
在我的同行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感动着我。这里我想讲述一段我的同事——一个纪检员的真实故事。成文前我曾对他进行了采访,为尊重本人意见,此文主人公用化名——王大明。纪检员王大明燃着一支烟,猛猛地吸了一口,他被烟呛得一个劲地咳嗽。他戒烟已多年,此刻却由于心情烦燥又吸开了。自己身为纪检员,经手办过的违规违纪案件上百件,可谓是见过“事”的人。可是,今天的这件事却压得他愁眉紧锁,心情无论如何也难以平静下来。马上就要离休了,应该清清白白地从工作岗位走下来,可眼前的事不处理怎么能行?处理,怎么处理,难道由自己把…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13,(10):F0004-F0004
近年来,凡是到过花山镇(现改为花山街)的人无不对这里崭新的变化感到惊叹,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要不了多久它美丽的雄姿将傲立在荆楚大地上。花山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这里的村党组织、广大村民群众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大局,如期顺利地完成了拆迁任务,为新城建设创造了条件,春和村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村  相似文献   

11.
远在天山山脉科古琴山阿卡尔河谷有一座农五师电力公司六级水电站.这里依山傍水、野草丛生,是牧民放牛羊的好地方,每年到了春秋两季,赶场的牛羊一群一群地在这里打个尖,吃几天草,然后才往山里去,牧民一到,当务之急就是安营扎寨,一切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就会与六级站发生着联系.日久天长,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油然而生了.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沈阳)》2003,(3):16-17,25
在王宝营子乡,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那里的人从一出生抗面临着贫田。如今虽然进入了2l世纪,但他们仍然远离着现代文明,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他们不失勤劳,也不畏艰辛,他们的祖祖辈辈在与天抗争,与地抗争。在那里,他们渴望着、企盼着,希望有人能帮一把……  相似文献   

13.
喻丹 《当代贵州》2010,(9):25-28
地扪并不企图让世界完全接受或复制它的价值观与道德系统,但是到过地扪的人,却从它的传统中寻找到精神资源并赋予新的涵义。城市与乡村作为对开的两辆列车,在这里相遇,对视、理解、相互包容并且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每7把吉他有1把出自这里,产销额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这里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值6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被称为"中国吉他之都",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 这里,是贵州正安. 从无中生有到一鸣惊人,从异军突起到集群发展,从脱贫攻坚到高质量发展,正安吉他演绎着不同凡响的传奇乐章.  相似文献   

15.
狄青 《党课》2013,(16):97-99
到古安已经是深夜了,而且外面还下着雨,从火车站m来,目力所及的地疗尽是黢黑一片,耳畔响起的尽是哗啦哗啦的雨声,要不是公路上汽车打出的一串串车灯,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里已然是一座城市了。好在很快我们就上了车,我恰好义是坐在训机的旁边,司机师傅一面开车一面用蹩脚的普通话向我介绍着吉安可以看一看的地方,他说的地方有的我听说过或者在地图上查到过,有的没有,然而,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到某单位去办事,经过该单位的"党员活动室",发现活动室的桌椅布满灰尘,党员学习书籍在墙角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一看就知道党员活动室很久没用了。向其单位人员一打听,果不其然,这里的党员活动室今年就没有正式开展过一次党员活动,平常也少有党员光顾。党员活动室本该是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阵地,也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镇原县三岔中学,有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他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勤勉敬业,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无私地倾注在了农村的教育事业上。他,就是省级“园丁奖”获得者,三岔中学政治教师、共产党员苟来权。1990年7月,22岁的苟来权从庆阳师专政教系毕业后,放弃了前塬中学的优越条件,来到距家一百多公里,且条件极其艰苦的镇原县三岔中学执教,并在这里一干就是15年。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慢性胃溃疡。但他一直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从没因病缺过一节课。由于这里条件差,他的身体又不好,亲朋好友都劝他调离这里。对此,他动摇过,也有过…  相似文献   

18.
错怪荒岭     
海城荒岭子村,顾名思义,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蛮之地。全村1700户人家,仅有1500亩地,一户摊不上一亩地。怎样带领群众奔富裕之路呢?村党总支书记徐恕苦苦思索着。资金不足,这是多年来困扰村办企业发展的难题。他想起了在搞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时,调查和统计过村民收入和储蓄情况。全村村民存款有七八千万元,能不能把这笔钱动员出来一部分,投资兴办集体企业呢?这样做,既可以发展集体经济,又  相似文献   

19.
列车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奔驰着。它掠过一片片田野,越过一条条河流,穿过一座座城市,把我们带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庆。大庆,不久前人们对她还很陌生。如今,人们在各种会议上,在促膝谈心时,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谈论着她,传颂著地。有机会去过大庆的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这个几年前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现在已经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描述着大庆人那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担神和英雄气概。没有经受过革命战争洗礼和艰苦岁月考验的年轻人说,到了大庆,更懂得了什么叫做革命。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赞誉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湘潮》2001,(5)
△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支手电,一把雨伞。1961年,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回到湖南老家,深入最基层,整整44天。那辆极为普通的嘎斯69吉普车,荣幸地成为《共和国主席的“座驾”》,载着刘少奇主席从东到西,翻山越岭。它送来了少奇同志深入实际,体察民情,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好作风,它也因此而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北京西郊有座神秘的小院。在那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的年代,谁也不曾想到,这里竟关押着一批共和国的功臣。威名赫赫的彭大将军,就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简陋的环境衬托着高尚的情操。当年的监护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