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风 《求贤》2012,(3):21-21
“不花钱当个小科长叫我看看!真有那本事,我喊他大爷!”这是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原区委书记尚国胜对买官者说的话。事实证明,有的干部即使与尚国胜交情再深、关系再铁,要想戴乌纱帽,也必须“提钱进步”才行,尚国胜手中的乌纱帽绝对不会白送。  相似文献   

2.
罗鸿 《支部生活》2011,(6):21-21
杨善洲同志从不搞试吃、试用。1980年,小麦丰收,粮食局试验用小麦酿出第一批酒,送了一些给地委领导试喝。杨善洲说:“白送的一口不尝,付了钱的可以喝。”他从不利用职权揩国家的油、占公家的便宜。杨善洲家住在离地委110多公里远的姚关公社。有时因私事回家,都是买客车票。他跑农村回来晚了,不想麻烦炊事员.就吃点干粮或到街上去吃。直到退休,他的家人还在农村,  相似文献   

3.
人生一世,天天摆弄钱,但不少人总觉得揭不开它那云遮雾罩的神秘面纱,看不清它那另类的庐山真面目,因而不免发出了一声声哀叹:钱是什么东西?有人说,钱是“先人”,和祖宗一样神圣。因而,人类创造了一种“主义”,叫“拜金主义”。这个“主义”,好像人生的枷锁,使人迷信,使人神往,使人肝脑涂地、虔诚恭顺地拜倒在金钱的脚下,甘心情愿地做金钱的奴隶。有人说,钱是“神”,“钱能通神”,神通广大。正如西晋鲁褒生所著《钱神论》中说的:“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复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而且“岔争非钱不胜,幽…  相似文献   

4.
完美旅伴     
皓月 《廉政瞭望》2012,(1):73-73
我几乎总是独自旅行。按理说,这不是个好主意:别的且不说,光说花费一项,一个人旅行就不是聪明人的办法:一个房间一个人住那么多钱,两个人住也那么多钱;一辆车一个人坐那么多钱,两个人坐也那么多钱……还不谈那份寂寞:等你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总要身边有个人理会得你的“登临意”,才不辜负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5.
说钱     
李人凤 《奋斗》2001,(6):49-49
钱,太有意思了,清代袁枚有《咏钱》诗:“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是清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人干嘛还要羞于言钱呢?  相似文献   

6.
李延英 《求贤》2007,(8):44-44
“假撇清”是句民间俚语,意思是人前人五人六、人后魑魅魍魉,表面清廉正经、私下蝇营狗苟。明代冯淮敏在《玉江引·闰世》中有这样的描述:“外貌清廉,生来只爱钱。好似鸯鸶儿毛鲜,素质无瑕玷.包藏吞噬心。两脚恰如箭,零碎钱几嗉里攒。”此等现象,古往今来绵延不绝,过去叫“假撇清”,而令称“官场秀”或“两面人”。  相似文献   

7.
杨善洲同志从不搞试吃、试用。1980年,小麦丰收,粮食局试验用小麦酿出第一批酒,送了一些给地委领导试喝。杨善洲说:“白送的一口不尝,付了钱的可以喝。”他从不利用职权揩国家的油、占公家的便宜。杨善洲家住在离地委110多公里远的姚关公社。有时因私事回家,都是买客车票。他跑农村回来晚了,不想麻烦炊事员.就吃点干粮或到街上去吃...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0,(12):71-71
某人去A市出差,在街上丢了一元钱,民警说:“我们一定帮您找到。”1个月后,那人再去,他丢钱的大街因修路都被挖了开来。他不禁感叹:“A市的人就是实在。”  相似文献   

9.
蒋子龙 《新湘评论》2010,(12):47-47
现代人似乎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女子在超市行窃被抓,竟然也有烦恼:“一进超市手就痒痒,实在是身不由己啊!”一白领丽人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却也在抱怨:“白领就是白白把领到的钱拿去按揭。”一位显然是母亲的人哭天喊地:“上帝创造了老公和老婆,为什么又创造了第三者?”  相似文献   

10.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0,(12):47-47
现代人似乎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女子在超市行窃被抓,竟然也有烦恼:“一进超市手就痒痒,实在是身不由己啊!”一白领丽人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却也在抱怨:“白领就是白白把领到的钱拿去按揭。”一位显然是母亲的人哭天喊地:“上帝创造了老公和老婆,为什么又创造了第三者?”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很讨厌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就讲述了毛泽东几次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4,(10):49-49
学生小强曾多次遭遇犯罪团伙组织的胁迫卖血。去年10月底,小强被团伙组织中的张某哄骗至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的一采血站,小强看到抽血场景后十分恐惧,提出要离开,张某等人便将小强拉至血站走廊内殴打、辱骂。  相似文献   

13.
钱姓在百家姓中排位第二,可谓大姓。姓钱与金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人姓钱不爱钱,有人姓钱偏爱钱,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原副区长钱增宏就是个爱钱的主儿。他钻进钱眼里不能自拔,利用职权大肆捞钱,演出了一幕幕捞钱闹剧,为官几十年,让人称道的政绩没有几件,可受贿捞钱的“成绩单”却是门门“优秀”。  相似文献   

14.
大可 《党课》2011,(21):72-74
隐秘化:钱权交易越来越隐蔽 从作案形式分析,行贿开始由“直接型”向由中介人“牵线搭桥型”转变。据统计,在3000余起贿赂案件中,行贿人直接行贿的占40%,  相似文献   

15.
钱可以“买到”和“买不到”的《农妇随笔选》是海外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和女散文作家孙淡宁写的,其中一则短文很耐人寻味: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  相似文献   

16.
吴龙贵 《党建文汇》2007,(10):32-32
本案导读:福建省南平电视台原台长柯新宝并不缺钱,然而贪欲、权力欲却是需要钱来满足的。在南平电视台,工作人员都反映“柯新宝是个很霸道的人”。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只要能捞到的钱,柯新宝没有放过的……  相似文献   

17.
陶短房 《党课》2014,(10):107-108
如果是生活在当今的人,被人拦住问一句:“你们家造钱么?”估计脾气好的会掉头不理睬,脾气躁的能一耳光扇过去。  相似文献   

18.
黄明哲 《党课》2013,(23):77-77
咏廉。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被人吟咏至今。宋代歌谣《襄阳人歌》道:“叶光化,丰符城;清如水,平如衡。”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艾学家冯梦龙亦写道:“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同样深刻表达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相似文献   

19.
往今来,多少人研究中医药草,为人治疾疗伤,成就显赫,功莫大焉然而能将金钱当做一味中草药来研究,治疗人的“心疾”,惟有《钱本草》。它对制欲戒贪,修身砺志,很有成效。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尤应成为各级干部的必读之物。唐代名臣张说的这篇《钱本草》,开篇明义,一语中的,寥寥数字,入骨切髓,道出金钱的表征和本性:“钱,味甘,性热,有毒”客观、准确、形象、生动。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芸芸众生,谁人没有尝到金钱“味甘”的一面可是又有几人能知金钱“有毒”的特性呢无论平民百姓,无论…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相遇后一起拉家常。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故事包含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观念落后,不懂得超前消费贷款买大房子享受。一位研究房产市场走向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居民这些年超越经济实力大量买房和买大房,与此类宣传有很大关系。中国人被“美国老太太”忽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