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欧阳健发现,他一生中最悲惨、最难熬和最壮丽、最辉煌的岁月都是在沙漠中经历的。他是1968年12月31日,以18岁之龄离开了故乡北京,直奔青海省一个处在沙漠边缘的军马场。经历了整整10年的知青生活后,他回到了北京,顶替父亲当了一名建筑工人。1984年,他所在的建筑公司输出一批劳务人员到非洲的马里共和国去修建一座发电站,对于马里,他没有什么认识,上学时学的地理几乎忘干净了。令他心灵怦然一动的是地图上所标明的撒哈拉沙谟,他觉得那里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吸引着他。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天的料峭春寒,四月的北京又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4月11日清晨,记者迎着拂面的春风来到贵宾楼邱进益先生下榻处。记者首先请他谈谈首次北京之行的观感。尽管公务繁忙,但他毫无倦意,话语中流露出对于此行取得积极成果的满意心情。他高兴地说,我这次北京之行时间很短,印象最深刻的是,目前整个北京都动起来了,北京是一个很富于活力的城  相似文献   

3.
街头即景     
一、光明使者 在北京最繁华的闹市,一个年轻的男人席地坐在街沿上。这是一个盲人,穿一身干净的旧衣服,昂起的脸庞沐浴在阳光中。他一边拉手风琴,一边放声歌唱,唱了一支又一支俄罗斯民歌。他的歌声嘹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农村,最需要人才,尤其需要熟悉农村生活,对农村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才.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家里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他在北京推销花岗岩,为了省钱,长期住在水泥管道里。  相似文献   

5.
“我是晚辈,他是我最亲爱的伯父;我是老百姓,他是我最崇敬的人民好总理。”周秉德,1937年生人,是周总理二三弟周恩寿的长女,12岁随父母迁入北京,随后住进中南海西花厅,在周总理夫妇身边度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岁月。  相似文献   

6.
日农 《瞭望》1985,(17)
爱泼斯坦——全国政协常委、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建设》杂志社总编辑,这位人们熟悉的、几乎与斯诺同时代的老新闻工作者,四月二十日在北京欢度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七十寿辰。  相似文献   

7.
田里 《侨园》2006,(2):30-31
在新加坡为儿子当“陪读爸爸”的阮永凯,因为肝癌晚期住进了北京武警总医院。在医院,他认识了和他同龄的病友傅彪。两个被病魔判了“死刑”的病友在生命的绝境相互激励,用最朴素动人的方式给对方以力量。  相似文献   

8.
奥运之声     
《瞭望》2008,(1)
如果还可以允许我祈求些什么,就是我可以亲眼看看北京2008年奥运会。因为我相信,这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盛会。之后我就可以离开了,或者说我可以无憾地离去。——2007年12月,87岁的萨马兰奇在参加一项公众活动时突然晕倒,被送入医院抢救。恢复后,他表示到北京观看奥运会是他人生最后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9.
外表看不出他是一个亿万富翁。而且,把他称之为“翁”也实在不妥,他只有33岁。他穿着一件普通T恤,梳着北京小伙子们都留的那种分头,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他认为这表示一种对人的礼貌。很长时间,他没有名片。后来朋友们告诫他,在国内,交流起来还是有名片方便。于是他也做了一种名片,是那种最普通的白卡纸,印了个名头:香港俊邦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常耀宗。 国内没有多少人知道俊邦是个投资性的综合公司,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这个董事长,今年夏天,他和北京一家部属公司谈一笔近五千万元的合  相似文献   

10.
感情     
10月金秋,在北京是最美好的天气。 几乎每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忌辰),只要他在北京,总要抽空到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如今的鲁迅故居去一趟。这个人就是最近故去的前文物局长王冶秋同志。 他处境不佳时,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悄悄地去;重新出来工作时就大大方方地去。至少我也曾应他之邀,好几次陪他去探访“老虎尾巴”,踏寻后面小园里的那口枯  相似文献   

11.
程青 《瞭望》1996,(21)
有一位摄影记者曾向人们展示过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并因此与“希望工程”结了缘,他就是解海龙。走在人群中,解海龙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人。因为普通,他总把镜头对准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3年前他是北京崇文区文化馆馆员,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工作的改变并没影响他对人们的挚爱。他说他从不俯视人群。  相似文献   

12.
正"没有什么能比涅瓦大街更美的了,他就代表了一切。"这是果戈里在他的小说《涅瓦大街》的开篇里说的。涅瓦大街可谓是圣彼得堡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它对于圣彼得堡的意义可能就相当于长安街之于北京。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道路,始建于1710年,它最初是作为连通旧海军部与诺夫哥罗德、莫斯科之间的道路,在沼泽之中被开辟出来的。要知道圣彼得堡这座城市也不过始建于1703年,是彼得大帝不顾各种反对,一力坚持将这座城市从芬兰湾深处的沼  相似文献   

13.
78岁的黄世鹏老人,1982年至1994年间曾先后任大悟县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工作原因,他成了刘华清将军家里和办公室的常客。人宽厚、忠实,是刘华清给黄世鹏最深刻的印象,家乡有人到北京,  相似文献   

14.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注目,同时,在这历史性盛会中,美籍华人尚德林先生受北京奥组委邀请,为奥运会镜刻奥运城市之印,使中国印成为中国人民有勇气有信心向世界承诺表示自信的最有力的信物.尚德林还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嘉宾现场挥刀篆刻名章.尚德林的名字及他篆刻的中国印亦受到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四川永川县三教乡有座石龙山。山下住着一位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名叫刘声道。刘声道是位仿古高手,他仿制的古画、古物、可以乱真。这套祖传绝技从乾隆年间传下来,到他已是第十一代。最近几年,刘声道在成都、北京、广州等城市表演书法、指画、竹雕、微雕等技艺,展销自己的作品,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于是,他萌动了实现酝酿已久的一个宏大计划的念头:要把家乡右龙山开辟为一处新的旅游点。  相似文献   

16.
严秀 《瞭望》1986,(30)
最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二年,很多小商品极难买到,有不少品种都已经绝迹多时了,尤以北京为最甚。常用的小药品,如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眼药、胶布、药棉等,一般人家都愿意自备,可是这两年在北京就很难买得到,或者根本就买不到。有一次我悄悄问前门外某药店的一位老职工,这是什么道理。他说,“这还不简单么,一毛钱的东西,厂家不愿生产,商店不愿进货。”他还说,“我给你说句老实话吧,就是天天有几百人送一毛钱到柜上来,恐怕他们还懒得收呢。我干了几十年的西药店,天天看见成百的顾客来碰这个钉子,我也不好过。”由于同样的  相似文献   

17.
说起山海关外的古,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清初三陵一宫了。这些古建筑群气势宏伟,辉煌壮丽,既有浓郁的满族风格,又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艺术特色。 福陵是清朝第一代皇帝努尔哈赤和他后妃的陵墓,昭陵为第二代皇帝皇太极和他后妃的陵墓,永陵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等人的衣冠塚和陵墓。沈阳故宫则是清王朝入关前的宫殿,仅次于北京的故宫。在这里访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8,(5)
北京一零一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北京一零一中的校名由郭沫若同志题写,他对"一零一"的诠释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是这"八字方针"也就成了一零一中的校训。人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她60年辉煌的过去,还是今日,北京一零一中都出色地践行了她的校训。精心育人,是办学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是北京一零一中育人最鲜明的特色。她的光荣历史,她地  相似文献   

19.
韩小博 《各界》2011,(6):51-53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这句话用在唐武宗李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生于太监当家做主、皇帝低头为奴的中唐时期,作为唐文宗的五弟,原木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然而,历史制造了一个偶然的错误,而他最挚爱的一个妓女通过自己的胆识,硬是利用这个错误把他推上了皇位,从而开创了唐朝一段短暂...  相似文献   

20.
<正>吴波是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他一生追求做普通人。在晋察冀边区当"官"时,他就不吃小灶,与大家排队同吃一锅饭,并把分配给他的马匹坐骑送给伤员和最需要的人。到财政部当领导时,他仍然不吃小灶,与大家排队同吃一锅饭,并在高温季节一再拒绝为办公室配电风扇等特殊待遇,和大家同熬酷暑。因他没有"官架子",大家很少叫他部长,而称他"吴老"。他喜欢别人称他"吴老"。吴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北京当财政部副部长,直到离休,一直住在分给他的北京市西城区大酱坊胡同几间年久失修的旧平房里。他住在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