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永远会是24小时吗?10多亿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8小时,地球自转越来越慢,今天的一天是24小时。据估算,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一天将会是960小时!而10亿年前,月球离地球更近,那时一个月才20天。目前,月球仍以每年4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  相似文献   

2.
差别     
一天永远只有24小时吗?河流是活的吗?岩石会生长吗?对于我们天天生活在上面的地球,你也许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了,其实未必,有一些神奇的事实你也许并不知道。一天永远会是24小时吗?10多亿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8小时,地球自转越来越慢,今天的一天是24小时,据科学家估算,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一天将会是960小时!而10亿年前,月球离地球更近,那时一个月才20天。地球内部温度有多高?每向地球里面走1公里温度就会增加摄氏20度,据科学家推算,在地球的中心地区,温度高达摄氏3870度。河流是活的吗?河流像所有的有生命的生物一样有寿命,它们出生后会慢…  相似文献   

3.
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撰文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纵观人类历史,地球转速在公元前700年已在减慢。在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1个小时,在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日则是23个小时。随着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将来每天可能达到25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尹怀勤 《党课》2011,(7):92-94
火星位于地球的外侧,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个典型的类地行星。同地球一样,火星也有固体表面和大气层,并且斜着身子绕日运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一年亦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还有两颗天然卫星。这种近似地球的环境,很可能孕育和存活生命,故而科学家们把火星作为寻找地外生命的首选天体。同时,研究火星还可以深化人类对地球演变的认识。这也是除月球之外,火星成为人类发射航天探测器最多的星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这首动人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把我们带到那广阔无垠、神秘奠测的天际。那银河星汉,织女牛郎,嫦娥奔月,桂花飘香,多少美丽的神话,令人神往。月球同地球的年龄差不多,大约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但它同地球的差别是很大的。月球上的日子是漫长的,地球上的一个月,只相当于月球上的一昼夜。由于昼夜时间长,又没有大气的调节作用,所以月球上白天黑夜的温度相差很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晚上最低温度又可降到零下183℃。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水,而且月震经常发生。在这种条件下,任何生命是无法在月球上生存的。所以,在月球上根本没有像神话传说中的所谓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和嫦娥跳舞,也看不到什么琼楼玉宇和花草树木,月球只不过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宇航员在月球上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市职工每周工作日5天,节假日两天,以周平均观察国人的一天.则城市男性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为6小时24分;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37分;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8分钟;闲暇时间为7小时17分钟。而女性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为5小时37分;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47分;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51分;闲暇时间为6小时55分钟。上述四项时间累计之所以超过24小时,是因为对于同时做两件以上事情(例如边看电视边吃饭)的时间处理,  相似文献   

7.
《前线》1959,(24)
周口店区房山人民公社办起了七个粮食加工厂,实现了粮食、饲料加工机械化。粮食加工厂一天能磨39,000斤玉米,原来磨这些玉米需650人推650盘磨干一天,现在只需26人,13台电磨工作10小时。粮食加工厂一天能碾80,000斤米。原来碾这些米需800人和800头牲畜用800台碾子干一天。现在只需24人,8台碾米机工作10小时。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30):66-66
10月28日,美国自由女神像迎来125岁生目。生日当天,“她”获得一份由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名为“地球摄像头”的公司赠送的特别礼物——5台网络摄像机。这5台摄像机安装在自由女神手举的火炬之上,开始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00,(1)
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又叫阳历,它的历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回归年”为依据的。“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将365天作为公历平年的一年。这样平年每年要多出5小时48分46秒,累计到4年就有23小时...  相似文献   

10.
会动脑子的徐小荣,在温州出租车司机里的名声,现在可是越来越响。他"早上7点出来,晚上9点收工,绝不上晚班",除去休息时间,老徐一般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但赚得却不比人家开24小时的少。  相似文献   

11.
姚宏明 《党课》2007,(2):90-91
自34亿年前蓝细菌出现在地球上开始,形形色色的生物就不断地加入到生物进化的行列中来。这其中,最令人称奇的当属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体——病毒。  相似文献   

12.
一、地球究竟能供养多少人?据有关资料分析,公元初地球大约有2.5亿人口;到了1650年,人口增长一倍达5亿左右;1800年增到10亿;1930年达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可见人口数量正按照一条可怕的指数曲线增长着,人们不禁要问,随着人口的骤增,地球究竟能供养多少人呢?  相似文献   

13.
新视界     
《当代贵州》2011,(30):66
新奇事美国自由女神像获赠"生日礼物"10月28日,美国自由女神像迎来125岁生日。生日当天,"她"获得一份由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名为"地球摄像头"的公司赠送的特别礼物——5台网络摄像机。这5台摄像机安装在自由女神手举的火炬之上,开始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网友们可以通过摄像机以4个不同角度观看自由女神  相似文献   

14.
自从50年前苏联月球1号探测器掠月而过,全世界迄今进行了123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那么,中国为何要派出嫦娥一号卫星奔向月球进行探月工程呢?  相似文献   

15.
理想睡眠科学家研究证实:每天7.5小时是成年人最理想的睡眠时间。一天24小时,白昼和夜晚各占约12小时,成人最理想的睡眠时间刚好是夜晚12小时的0.618(7.416)即接近7.5小时。事实也证明,长期这样睡眠的人大多都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6.
《党风建设》2002,(11):25-25
地球上自6亿年前出现动物以来.曾发生过6次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的生物大灭绝,这次比恐龙灭绝还要厉害的生物灭绝事件直接导致了90%的海洋生物种类和70%的陆生生物种类灭绝。  相似文献   

17.
王威 《党建文汇》2007,(10):38-38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6亿年前,两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的小行星发生碰撞,产生很多大块岩石急速冲向地球,其中一块最终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嫦娥工程”。2007年,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在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嫦娥工程”。2007年,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在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20.
秋分是阴阳交替的关键节气之一 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日生 对人体影响非常明显 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伤风感冒 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因此做好秋分养生也显得格外重要 秋分凉燥易伤人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