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不仅拥有金碧辉煌的宫殿,超凡脱俗的皇家园林,举世无双的长城关隘,风景如画的清华、北大校园,而且拥有众多的胡同和四合院。那里有古老淳朴的民风民俗,有历尽沧桑的斑驳岁月,还有灿若星辰的名人故居。名人故居不仅仅是名人在一座城市留下的历史遗迹,它也是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李大钊故居坐落于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及家人在此居住近4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北京李大钊故居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传承李大钊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铭记先辈奋斗路。西城区文华胡同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北京李大钊故居就坐落在胡同东段深处。推门而进,李大钊半身铜像矗立其间,庄严凝重。故居院内,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五十年代初,王震从新疆调北京工作,住什刹海附近的冰窖胡同5号。王老一家加上两名工作人员,仅有几间房子,三个儿子只好挤在仅有五六平方米的一间小  相似文献   

4.
梁衡 《学习导报》2014,(2):34-35
到韶山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的活动,意外地发现在离毛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为伟人、名人建纪念图书馆,在国外几成风气,美国每个退休总统都有一座,中国却极少见。关于毛的这座图书馆也未能建在北京等大都市,而是在他家乡的小山;中里。我很好奇,便进去一看。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故居     
正北京市东城区东堂子胡同,是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租住的居所,门牌33号,为东、西各三进的院落,现分为75号、77号两个院落。蔡元培寓居此地时,将5间倒座作为客厅。2009年故居修缮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的胡同很多,每条胡同的背后都有一些故事。走进东城区东四灯草胡同,一座红门石瓦古香古色的古朴四合院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奇人——叶恭绰先生的故居。围墙围着褐色的寂静,一块块的砖、一片片的瓦守着蓝空,红红的大门、镂花的木窗望尽沉默。带着想像和寻觅的目光跨过门坎,阵阵清风在有声与无声之间,穿越高墙与屋脊,那些百年不倒的古树,枝叶摇弋,吐露芬芳,也吐露珍藏。走进叶恭绰先生的故居,它是那般的安逸祥和,那般的静谧舒适。我们看到这座四合院整体轮廓没有改变,但内部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住所,在叶老生前的书房里,我们采访到了叶老的后人——王小满  相似文献   

7.
北京富强胡同6号,坐落在东城,是一个老式的大四合院。从灯市西口径直向前走,过马路(王府井大街),是灯市口西街,向前走几十米,这条街的第一条南北走向、与灯市口西街呈丁字形的胡同,就是富强胡同。从胡同口进去不远,就是6号四合院,坐西向东,红漆大门。这个四合院的历史,我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张宝秀  成志芬 《前线》2010,(5):39-40
<正>为详细了解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配合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以北京市旧城区为调研范围,对旧城区内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老城,有一千多条胡同。这里有名人旧居、历史旧址,有样式多样的四合院和历史建筑。一条条胡同,一道道的生活印记,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居民的审美志趣、人生理想和对生活的热爱。北京市从2019年开始推广责任规划师制度。专业的规划人员下沉到街道社区,为建设项目或公共空间改造提供规划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李大钊诞辰120周年,6月18日我带自己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一起去了位于北京西单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参观。这所故居是李大钊就义之前在北京住过的8所租宅之一,因李大钊一家在此住的时间最长,故北京市政府将此处定为故居。2006年2月,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搬迁、修缮,恢复故居面貌。2007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80周年时,故居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11.
徐悲鸿纪念馆原址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徐悲鸿故居。1982年12月,纪念馆迁址到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后因展陈面积有限,纪念馆在新址进行扩建。2019年9月17日,徐悲鸿纪念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青岛名人故居有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人文、经济等诸多价值。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不合理的利用程度的加剧,青岛名人故居日趋衰败。因此,只有采取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选择适宜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完善展示方式、整合各方保护力量等多种措施,才能实现青岛名人故居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家有本影集,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我们一家人难忘的生活瞬间,也见证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每每翻看,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影集里有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我格外珍惜,照片上的我站在一间低矮的小平房前。当时,我家从外地迁到北京,住在什刹海西边的千竿胡同。胡同东头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  相似文献   

14.
孙玲 《前线》2009,(10):53-54
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北京境内地上地下遗留了极其丰富的文物资源,工程浩大、金碧辉煌的宫殿陵寝,气势恢弘、景色秀丽的坛庙园林,玲珑多姿、建筑精巧的王府宅园,巍峨挺拔、庄严肃穆的城楼古塔,工艺精湛、婀娜多姿的亭台阁榭,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名人故居、会馆、戏楼,记录中国历史变迁的各种纪念地等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北京城的发展历程,是北京引以为豪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陈梓凡  史民峰 《世纪桥》2013,(11):68-69
北京胡同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胡同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它是北京人们居住的主要聚集地,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冲击等原因,胡同面临逐渐衰退甚至消失的危险,创建人文胡同、绿色胡同、文化胡同以及合理规划胡同是保留胡同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魅力什刹海     
尤龙 《前线》2007,(12)
北京城内有一片开阔的水域,与北海、中海和南海连成一体,湖光水色宁静致远,风物景观优美怡人,散发出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意韵,这就是什刹海。什刹海从不缺少世人关注的目光。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什刹海与厦门鼓浪屿、苏州老城、澳门历史城  相似文献   

17.
大匠的传人──访齐白石四子、著名画家齐良迟玄诗北京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进入齐良迟先生的画室,墨香袭人,儒雅别致,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纤尘不染的大画案和挂在北墙正中的那幅齐白石老人的黑白照片。另外,一个硕大的笔筒置于画案的一角,插满了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18.
董夏青青 《党建》2013,(2):58-60
高楼大厦之旁,喧闹的街市之后,一处陈旧的四合院,在现代的氛围里独显着一份古朴。这就是北京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一代书画艺术大师齐白石的故居。"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齐白石在这里居住了31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晚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传世之作都是在这所简陋的旧宅里完成的。今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9.
巴金故居     
坐落于上海市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是一座风格简朴的花园住宅,包括一座主楼、南北两侧配楼和一个花园。灰色细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中显出一派静谧的古典韵味。而当人们步入巴金故居,就不能不为这里浩瀚的文学收藏、史料和连每一个细节都力图真实复原的生活场景而感到震撼。这座  相似文献   

20.
浏阳市才常路89号的谭嗣同烈士纪念馆又名谭嗣同专祠,是一座祠宇式建筑,建于民国二年(1913)。与谭嗣同专祠相隔不远的北正路,是谭嗣同故居,又称"大夫第官邸",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千年古县"浏阳,因这两座建筑,平添了几分文化、几分幽思。一谭嗣同专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栋一亭,总面积400多平方米,设有"谭嗣同生平事迹陈列展"和"戊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