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百灵 《中国妇运》2012,(12):23-2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显示了执政党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国家批准在湖南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子。四年多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赵进明 《前进》2008,(2):29-30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观点、新思想。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了我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作为国有企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深刻内涵,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强调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广大的山区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化的主战场,在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磐安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欠发达山区县和全国生态县,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2007年12月1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晓鸥 《前沿》2008,(10):146-14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早日这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对文明的认识达到新的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新的深化、对科学发展理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秀冰  王剑峰 《前进》2009,(7):16-18
2006年2月12日,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同志在娄烦调研时提出,努力把娄烦建设成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2006年7月13日,娄烦县第八届党代会制定了建设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三年见成效,五年创一流,八年建成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的总体发展思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娄烦县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太原市的转型发展,逐步形成了“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建设太原城市后花园”的具体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昌 《江西政报》2007,(22):48-48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书记在报告中还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建设生态文明是其重点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科学发展观,需要多个领域的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整体变革,也需要社会每个人的积极响应和努力作为。其中,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的主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桑爱萍 《前进》2011,(2):50-52
近年来,襄垣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县情,自逼加压,提出了“创环境、促发展,上项目、促‘三化’,变作风、促落实,抓党建、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强工富县、惠农稳县、城建靓县、开放活县、生态绿县、和谐兴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跻身全国中部经济强县,建设全省生态大县,争创全国文明、卫生、环保、园林县城,争当全省小康、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县”的发展定位和“一年有变化、二年新变化、三年大变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研究是有重大价值的。 一、生态文明的界说 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义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格局,体现了礼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何谓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任重  任春晓 《今日浙江》2013,(20):48-49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新的深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人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准确理解、加深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9,(12):1-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构建生态湖北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新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并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莉新 《群众》2013,(9):43-45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无锡作为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陈榕青 《前进》2009,(2):52-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主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意义重大,而科学发展观则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是以生态省建设为目标、文明生态村为载体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海南模式”。实践证明,“海南模式”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