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侯遂峰 《法制与社会》2012,(17):184-185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知识产权武器来在日益激烈的商品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国内企业经常面临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新的商品上市推出之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评估显得尤为必要。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评估是一项技术性、法律性较强的工作,其本质上是根据所获得的产品和市场信息以及所检索到的知识产权信息,由知识产权法律专业人士对于是否可能落入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进行综合的判断而得出侵权风险大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美国知识产权保险透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 言20世纪90年代伊始,美国政府在政策上推行新经济思维,集中精力和资金投入高科技领域,大力支持产业界创立知名商业品牌,让知识成为美国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公司无一不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谁拥有更多知识产权谁就更具有竞争力。勿庸置疑,知识产权已成为美国新经济的排头兵。然而,随着知识产权客体的不断扩大和授予量的不断增加,卷入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可能性也愈来愈大。1 而对于美国公司来讲面临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威胁尤其令人头痛,原因在于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费用十分昂贵,特别是诉讼费,一般…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的抗辩是指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知识产权,被告以自己也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提出的抗辩甚至反诉,表现出“谁侵谁的权”的诉讼对抗。因此研究其抗辩事由、产生的原因、消解的途径,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两个市场加速并轨,国际经贸竞争日趋激烈,西方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这一利器对我国企业积极构筑市场壁垒或展开诉讼攻击。1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的最好回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目标。2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具有内在的联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3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成本、技术、法律和服务等方面,而其中技术或知识产权正日趋显现重要的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抗辩事由、产生原因及消解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的抗辩是指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知识产权,被告以自己也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提出的抗辩甚至反诉,表现出“谁侵谁的权”的诉讼对抗。因此研究其抗辩事由、产生的原因、消解的途径,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抗辩事由归类 1、原、被告拥有同类型的权利归类 (1)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对抗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在提出的新方  相似文献   

6.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则已经成为维持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而知识产权则是保证上述情况存在和继续的前提之一。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源。谁先拥有知识产权,谁就会在市场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重视知识产  相似文献   

7.
所谓平行进口,是指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知识产权人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许可而输入本国,而该知识产权在此之前已在本国得到了保护。随着国际经贸活动的发展,一个知识产权可以同时在许多国家受到保护,平行进口的情况越来越多。平行进口是否会侵犯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利益不同,对平行进口所持的态度大相径庭,国际公约对此也未作统一规定。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解决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现实和迫切的。平行进口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平行进口是否构成侵权,关键…  相似文献   

8.
马锦德  何艳军 《法人》2006,(11):83-84
重视商标包括中文商标的重要性;注册和排查新专利技术可规避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技术保护措施可有效防止盗皈现在,或将来,几乎所有的中外企业家都要面对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观察家们发现,目前,在中国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呈复杂化态势,同时,知识产权诉讼也成为一些企业的商业竞争工具。  相似文献   

9.
我国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的定位与规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时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的法定化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但司法活动在遵循现有共同侵权立法的规定前提下,偶有突破。从平衡知识产权人、技术提供者、社会公众利益出发,应将民事《侵权责任法》作为上位法,在知识产权法中对知识产权间接侵权作补充和例外规定。在坚持间接侵权的共同侵权性质、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下,对其认定应把握更严格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宁 《科技与法律》2010,84(2):78-82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诉讼,由于现行立法的缺失和有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司法操作并不统一,甚至成为规避知识产权侵权和滥用知识产权的程序手段。通过对现有学者观点的梳理和现实个案的剖析,对该类诉讼的法律依据、法律性质、受理条件、司法管辖及与知识产权侵权之诉的关系等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规范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  相似文献   

11.
集成创新模式是技术和市场都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环境中的产物.随之,在企业获得组织效益与竞争优势方面,集成创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作者对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成因与防范研究这个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编者手记垃圾专利问题的进化论视角!!!!钮京晖2008.01谁是知识经济的掘金者!!!!!!钮京晖2008.02关于零售市场摊主责任的思考!!!钮京晖2008.03漫谈知识产权“反侵权经营”!!!!钮京晖2008.04产品外观知识产权保护应予重视!!钮京晖2008.05网络集市经营者之困惑!!!!!!钮京晖2008.06  相似文献   

13.
那英  闻雷 《知识产权》2004,14(3):60-63
当今,由于世界范围的市场经济开放和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活跃的技术转让和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努力等,使得全球的技术水平更加趋于一致,世界范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起来.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或着手制定以专利战略为主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其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知识产权方面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侵权促成性事由,是指不符合知识产权侵权构成要件但因对知识产权人商业利益造成直接损失而由法律明确规定视为侵权的事由。虽然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侵权促成性事由是对知识产权一般侵权要件的补充,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但适用不当也可能成为知识霸权的借口,因此需要在相关的立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在认定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促成性事由时应坚持严格的法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标志着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经贸体制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保护也已成为国际间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基本环境条件。这些都与知识(尤其是科技)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基础的作用有着最根...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会展业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展会侵权,品牌展会被克隆翻版,同类型展会泛滥,展会之间竞争无序。二是展品侵权,参展产品出现侵权、假冒和冒充等行为。为保护展会知识产权,律师应为展会主办方或承办方、参展商和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应有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产权不侵权确认之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市场上存在侵权行为时,以律师函或发布广告的形式,向侵权者或其客户发出侵权警告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侵权警告函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市场效果。例如第94届广交会主办方根据DVD6C联盟的侵权警告函,将福建日科等5家DVD参展厂商赶出了展厅。〔1〕我国台湾威盛公司早于英特尔推出P4X266芯片组并可能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时,英特尔公司向威盛公司及其客户发出专利权侵权警告函,并对威盛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威盛公司因此损失了大量客户,纯利润下降近70%。〔2〕相对人收到知识产权侵权警告函后,往往诉请法院确…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目前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假冒、盗版行为仍很猖獗,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不断出现,市场经济秩序仍需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在国际经贸科技竞争中意义重大,但目前还存在不足,急需得到加强;新修改的知识产权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机制,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司法审查的任务日趋加重;人民法院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律关于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规定是过错原则,从理论上说,由于知识产权的特点导致侵权行为之特殊,其侵权归责原则不应完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过错原则的局限性十分突出,法官成为法律原则与司法实践的调和者,不利于权利之保护。作者认为应在知识产权侵权法律制度中引入无过错原则,过错要件只与损害赔偿责任有关,而与停止侵权无关。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山东审判》2002,(1):10-13
与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相适应,现代民法的研究重点已经由传统的物权法、货物买卖合同法转变为知识产权法与电子商务合同法。同样,在侵权法领域,知识产权侵权作为当今社会最具时代特征的冲突形式,也应当成为社会规范着重控制的对象。中国加入WTO以后,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