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努力实行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努力实行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并通过《共同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而1948年“五一”劳动节,因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民主党派积极响应,让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年的劳动节。正是这不同寻常的口号,吹响了中国多党合作的号角,预示着多党合作制度形成、发展的先声,也由这一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团结合作的序幕,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和衷共济 共创伟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无党派人士广泛响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般称无党无派的知名人士为社会贤达。“五一口号”特地提到“社会贤达”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鼓舞了老一辈无党派代表人士。郭沫若在“目前形势与新政协”座谈会上表示:“在新的局面下,应承认中共的领导权。承认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承认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并于5月2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和中国未来走向的基本主张和基本立场。其中,第五条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60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一口号既是珍贵的政治记忆.也反映了一条深刻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回顾“五一”口号的提出过程,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辉历史,“五一”口号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邀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进入解放区,共同筹备新政协。筹备新政协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民主协商为主线、以团结合作为主题的中国民主政治特色。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头产党的领导,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崭新篇章。本刊摘要刊登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领导人及无党派代表人士的一组文章,以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9.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拉开了协商建国序幕,新政协的起源被历史定格在西柏坡时期。西柏坡时期,是新政协的发起和前期筹备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携手合作,为人民政协成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中发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于是召开新政协进入了宣传和酝酿阶段。毛泽东写信给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主席李济深、在香港主持盟务的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沈钧儒,信中说:“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  相似文献   

11.
从第十届湖南省政协提案、大会发言来看,地方政协协商内容呈现出经济“重”、民生“热”、政治“轻而冷”的特点,导致这种状况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是“根本”,是大局和中心工作.而民生几乎关乎每一个人,而且,协商民生问题,没有“政治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政协基本的工作模式是“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政协害怕“越位”、“添乱”;政治建设的问题很多与国家制度、法律有关,由全国政协协商更有效.然而,协商政治建设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应有之意;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执政党重视政治建设的现实需也要加强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在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口号中,中共中央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正值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众叛亲离,经济上濒临崩溃,军事上一败涂地之际。中国共产党这一口号不仅提出了正确的政治主张,而且坚决反对一党一派的专制统治,愿意同各革命阶级阶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赢得了广大党派、民族工商业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拥护。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我国先后召开了两次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由中国国民党召集的政治协商会议被称为"旧政协";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一度被称为"新政协",后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论是旧政协还是新政协,多党合作在促成会议召开、达成会议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政协与旧政协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多党合作也表现出迥异的政治风貌.梳理多党合作在旧政协和新政协中的差异,对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关系的演进,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制度自信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新道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前的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这一政治主张的提出根植于当时重大形势之要求。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选择已经泾渭分明:蒋介石的反动独裁统治即将被推翻,建立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但通过何种途径、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必须给出正确答案,人民期待着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6.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17.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随后,各民主党派纷纷通电或发表公告,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积极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中共"五一口号"的发表,成为我国多  相似文献   

18.
"五一口号"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元规则",因应"五一口号"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语境中关注国家全部领域的多边谈判机制,其基础是协商.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既具有主体在利益最大化前提下自愿长期合作发现公共利益的手段正义共识的面相,又具有就消灭紧迫危险或抑制重大危机、保障生存权、争取平等发展权达成共识并制度化的目的正义共识面相;这种共识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合作基础.《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共识定型化的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国名,鲜明标示了新中国成立的划时代意义、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它以党“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历史逻辑起点,并在党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探索的基础上,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讨论协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虽无“民主”一词,却蕴涵着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本质。  相似文献   

20.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本文回顾了五一口号的提出过程,阐述了五一口号的重大意义,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