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的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潮流和国际格局的未来走向,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外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2010年的国际形势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在后然机时代,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难度上升.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际形势看似水波不惊,没有出现冷战结束头两年那种疾风骤雨、颠倒乾坤的转折;没有2001年"9·11事件"那种"风雨暗千家"式的巨大变故和惊心动魄;也没有1991年海湾战争、1997年科索沃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式的血与剑的洗礼.然而,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切切的历史性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潮流悄然变化,国际形势表现出了不少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赵义 《南风窗》2013,(12):84-87
如果说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有个转折点的话,那就是由全方位外交向远交近攻转移。根本性的转折点,恐怕还谈不上,没有结构性的大变动。中国目前面临的基本国际形势有什么新变化?中国新领导人执政后,在外交哲学、外交思维、外交政策等方面是否有转折性的变化?国际秩序中的"结构实力猜想",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明多样性现在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这同近十几年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密切相关.文明多样性,同国际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一起,构成当前国际形势的"三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关于21世纪初我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我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根据"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就我国在21世纪初的安全选择、安全目标、安全途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我国的安全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实现的手段和途径等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归根结底反映了中日两国发展道路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使中日和平友好关系得到溯本清源的历史回归.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日关系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反映两国在发展道路上的新变化.从中日关系的跨时代的视角上,审视两国关系的历史经纬及其规律性,能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地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来,受国内政治“钟摆效应”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深刻影响,日本“反政治右倾化”趋势明显,但防卫和安全领域的新保守主义有所增强,狭隘民族主义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指导中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际社会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一些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性下降,国家行为方式中的机会主义色彩增强,国际合作中强有力的领导者缺位。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中国外交战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定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的有效空间和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全球化经济体系已把国界打破,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格局,许多新问题需要智库去研究解决。中央也提出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多元化的要求,对智库越来越重视。因此,现在是中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国际格局不断发生错综复杂的深刻变化,世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国际格局呈现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但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全球治理赤字愈加凸显。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主要大国矛盾跌宕起伏,地区热点问题走势各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严重冲击多边贸易和金融秩序,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国际形势"动中有变",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一是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提升了东亚地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东亚不断发展的经济一体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大国关系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大国关系变化及其趋势是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局势的重要尺度和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期以来,古巴的改革、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提出的"21世纪社会主义"、厄瓜多尔祖国主权联盟提出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及其所推行的"公民革命"、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社群社会主义"受到广泛关注。最近两年多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拉美局势的变化,拉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拉美政坛出现了"左退右进"的局面。然而,拉美左派并没有消亡,拉美进步周期并没有结束,拉美左翼仍有希望复兴。  相似文献   

15.
刘欣 《国际展望》2013,(1):142-146
2012年10月1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201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外交学院的专家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一起探讨,以期对当年国际形势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路。现将有关观点总结如下:国际形势大趋势与中国外交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在深刻的变化中送走了2005年。综观一年来的国际形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着稳定,但“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不确定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就国际安全形势而言,恐怖主义在当前仍构成对各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今年是“9·11”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的第4个年头。但与2004年相比,“反恐”战争并没有取得什么新突破。世界范围内的恐怖袭击活动反而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一年来,全球各种大小规模的恐怖袭击连续不断,先后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临近年终岁末,又到了对年度国际形势进行盘点和总结的时候。今年的国际形势与以往相比,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国际格局正处在加速变革和建构中。本期以"建构中的国际格局"为主题,约请了4位著名学者从当  相似文献   

18.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能否把握住国际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列宁在帝国主义危机加剧、世界大战爆发的新形势下,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胜利论"等革命理论,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坚持统一战线;把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判断不够准确,应对冷战的战略和策略出现了偏差,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估计不足,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精心组织的“国际问题研究丛书”就要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喜事。丛书内容丰富,涉及各个领域,意在与时俱进,追踪新形势,探讨新课题,论述新观点,显现新特色,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正处于一个大转折的时期,因此,在国际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既要与时俱进,更要转换脑筋,当前特别要注意三个至关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体系深刻调整,中东欧国家作为重要新兴发展力量,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积极调整内外政策,地区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政局总体稳定,政治力量发展孕育新变化一、各类选举平稳有序,主要国家政局保持稳定2015年,波兰、克罗地亚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