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四个方面加强对东盟华商的引导,以及侨务部门在加强引导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提出要充分重视东盟华商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华商在越南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华商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广的商贸网络,使其成为影响中越关系稳定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华商在越南的投资经营活动,有利于创造共同的经济利益,推动中越关系的发展。华商与越南的经济合作会带动人员的往来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越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增强信任,降低中越非对称政治关系中的敏感度,从而维护中越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新华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浙江省青田海外新华商群体是其中的一支新军。青田海外移民源远流长,新华侨华人数量增长迅速。而其中日益成长的海外新华商群体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在众多领域崭露头角。其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往学术界对于海外华商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南亚华商,而较少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从大陆出国,在海外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华商。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海外华商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国的第一代新移民,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居多,来源地较为广泛。他们因在跨国贸易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经济实力差距非常大,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向:他们既不乏实力雄厚的大批发商,也有很多从事零售生意。这些华商深深扎根于移居国及其他国家,但又维持着与中国的多重联系,持续的、经常性的跨界交往成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华商是海外投资的主体、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桥梁、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参与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通过海外华商引进资金、产业项目、先进技术和人才,促进了管理、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推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芸 《中国发展》2011,(Z1):45-49
该文指出,历史上在云南与东南亚的经贸互动中,海外华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将云南省建设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中,海外华商将凭借其资金、技术和网路平台等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上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入手,分析了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及其与广西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东南亚华商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中将发挥先行投资者、桥梁和导向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吸引东南亚华商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广西不仅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而且也需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做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8.
陆桢 《八桂侨刊》2010,(4):67-71
1980年以来,毛里求斯的华商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是行业、规模、范围还是影响力都有突破,呈现出代际差异明显,华商组织性增强、经营行业升级转型,但小商人仍居多的特点。研究表明,毛岛华商的发展受到毛里求斯政府政策、华商的适应性和观念变化、毛岛华人的政治地位以及越来越多中国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年均双边贸易总额呈两位数增长。但诸如优惠政策利用率不高、投资服务市场开放度低等问题与不足也日益明显,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势在必然。东南亚华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以往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推动和桥梁纽带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中,要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谢君善 《协商论坛》2006,(11):64-64
11月10日,由全国侨联、全国工商联、河南省政协等共同主办的“国际华商文化节”在商丘市睢阳区商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商界盛事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人们最难忘的便是商文化广场那座高达15米的“三商之门”。商文化广场大门为何称“三商之门”?这要从2004年5月20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的一篇报道说起。题为《专家考证:中国商业起源于河南商丘》的报道以确凿的考古实物和翔实的史料向世人宣告:“商丘不但是商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商业的起源地,而王亥则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商丘“三商之源”的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然而,从一般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1.
作为17-18世纪越南海外贸易中最重要的外商群体,华商主导了越南与日本、中国及东南亚的贸易。参与其中的华商包括:清政府解除海禁前纵横于远东海域的郑氏武装海商集团;开禁之后赴越中国海商的主体——东南沿海民间散商;侨居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商。他们共同推动了越南融入远东海洋贸易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既往的跨国移民研究中,较少有学者关注到"跨国"带给移民的困扰及问题。本文以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海外华商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义乌及青田三地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之基础上,从生活"两重天"、家庭碎片化、隔洋难尽孝三方面尝试勾勒出因跨国而带给他们的无奈,以期为既有的跨国移民研究增添另一个面相。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响应体制改革而在中国率先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在总结和回望华商所走过的这20年历程之际,高树最先想到的是,当年他们这些参与改革的第一批律师作出选择时的那种兴奋和忐忑。  相似文献   

15.
东盟是海外华商经济实力最强、聚集人口最多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盟华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和载体,引起世人的关注。再次发挥东盟华商的优势,规避CAFTA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促进CAFTA的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非洲温州移民是海外华商的典型代表,六位温商的创业案例揭示了海外华商自移民落地继而艰难起步发展的全过程。温州移民经历的多维度冲突包括三个阶段,即创业萌芽阶段遭遇安全和文化冲突,快速发展阶段陷入经济竞争,创业瓶颈阶段面临政治冲突。海外华商发生冲突的主因是群体过于专注解决创业中的经济冲突,却忽视了安全、文化和政治等维度冲突。非洲温商冲突历程的揭露可增加华商群体对海外创业冲突的思考与认知,进而推动海外华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最先移居墨西哥的华侨,一是来自美国的华侨再移民,二是直接来自广东“四邑”地区的华侨。他们聚居在墨美边境的墨西哥一侧,后来逐渐散布到其他各州,但墨西哥西北边境一带始终是墨西哥华侨的中心聚居地。与此同时,边境一带存在着相当多的以此为跳板可能伺机移居美国的华侨,导致墨西哥华侨人数一直保持不稳定状态,但西北边境一带以唐人街为中心的华侨社会也逐渐形成,且愈益扩大。随着墨西哥西北边境一带的不断开发,以墨西卡利谷地为中心,居住在边境地带的华商与边界上的美国一侧和墨西哥其他地方维持着正常贸易往来。华侨为居住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7月31日,莫斯科查抄塞瓦斯托波尔市场,此前6月底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这使市场内主要经营者——在俄华商财产严重受损,人格被辱,中国商品和中国形象遭抹黑。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泰国华侨华人数量大约为700万,华商企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泰国华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总体实力、行业分布,以期对当前泰国华商的经济地位有一个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20.
当代非洲华商以民间企业和小商人为市场主体,主要从事餐饮、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地产等行业。他们利用地缘和业缘的认同和优势,形成了同乡社会网络,并在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取得成功。当代非洲华商在中非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帮助非洲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大陆华商企业成为中非贸易的主体;民营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非洲华商在帮助民营企业落地非洲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还间接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华商精神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非洲作为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场所,中非双方都在改善营商环境。非洲华商网络在新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非洲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等新趋势为华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