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陶副县长帮我们筹资修桥、建设拦河坝、搞危房改造和屯内道路硬化,出谋划策引导村民发展养蚕、种果等产业,农民大幅增收,如今大部分农户建了楼房,买了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重楼村中村屯65岁的村民莫龙烟如是说。莫龙烟口中的陶副县长,叫陶传友,是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干部。2010年5月,中央组织部与财政部选派他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从今天开始,我就是环江人了。"在环江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元月31日是华侨农场归侨值得庆贺的一天,冒着霏霏细雨,漳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分别专程赶赴常山华侨农场和双第华侨农场祝贺广大归侨喜搬新家。市委刘可清书记走进刚搬入新居的归侨李亚炎家,关切地询问他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逐一参观了各个房间,祝贺他乔迁新居。现年50多岁的归侨李金树1960年归国后一直住在当时安排的老房子里,如今搬进了两层楼的新居。他兴冲冲带着市领导参观他的新房子,口里说得最多的还是“感谢”二字。  相似文献   

3.
罗宝益 《当代广西》2012,(13):54-5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力开展"阳光惠农"工作,以各种公开、公示、透明运作的方式,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创新载体以点带面去年9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大才乡为试点,以"十五个一"为载体,  相似文献   

4.
密令传递     
那年,我从胡庄小学调到谭杨小学任教,接的是四年级的一个班。教了没多久,我就发现班中有一个很奇特的女孩子,她的脸似乎一直紧绷着,所有的面部肌肉好像都被冰冻住了,从没看见过她展露一丝的笑容。 她叫谭莉,同学们暗  相似文献   

5.
正搬到新村、住进楼房、耕有水田、种果致富……这种安居无忧的生活,对于"刨"了近30年黄土的农民葛现露来说,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年50岁的葛现露,是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新村的村民。他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得益于河池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若不是赶上国家的好政策,现在还在老家的山里种地。"葛现露说。  相似文献   

6.
宁明县明江镇岑岳村力岳屯的黄元义今年过年特别高兴,因为他的新居最终可以面水而建,年前就搬进"近水聚财"的新家了。黄元义新居的所面之水,是屯里的一方小池塘,之前因村民把生活污水和垃圾都往池塘里倒,污臭异常,为此,他犹豫很久都不敢建房,但自从种上一种神奇的水藻后,池塘污水竟变得清澈起来,他才放心地临水建起房子。"池塘里的水藻,名叫狐尾藻,具有  相似文献   

7.
正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初级中学,采访一位来自深圳的美术支教老师,他向我们说起这么一个男孩。男孩曾好几次想靠近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很是胆怯。一天,这个怯生生的男孩鼓起勇气对他说:"老师,我想画画。"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孩,他并没有特别留意,给男孩两张画纸和几支画笔,告诉男孩自己先画,画好后拿给他看。没想到,两天后,男孩便拿着自己的画来找他。看到男孩的画作,他惊呆了!  相似文献   

8.
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坚持夯实基础"学"、抓住关键"做"、学做结合"促",使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开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分类施策"学"筑牢思想基础"微信平台在线学习真方便,可以在家里或者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学习。"6月3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毛苗瑶党支部书记韦金荣边看微信边说。  相似文献   

9.
正产业扶贫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支撑,是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首要方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聚焦产业发展,坚持发展"短平快"扶贫项目与支撑"中长远"脱贫成果主导产业相并重的发展路子,抓好稳定脱贫,使贫困户"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基本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入夏,正值雨季,在青山环绕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社区上里屯,有一间蓝顶钢架结构的大棚点缀其中,显得格外亮眼。棚里几位村民正忙着焊接栅栏和安装铁窗,雨点敲打顶棚的滴答声与焊接捶打发出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在空旷静谧的大山里显得格外清晰。  相似文献   

10.
正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习近平"嫂子好,忙着做饭呢。味道可真香咧!"1月15日18时许,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达科村沙黑屯村民邹安技正在做饭,驻村工作队员梁文汉和邹芳棉一进屋便打趣道。看到梁文汉和邹芳棉进屋,邹安技热情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县城住进新房子,只花1万多元钱,硬是享福哟!"83岁的罗爱秋是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说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罗爱秋一家人原来住在大山里的破旧砖瓦房中,出门就是坡,腿脚不便的他还曾摔伤过。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生活十分方便。在环江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像罗爱秋这样告别大山的搬迁户有4360户。"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为避  相似文献   

12.
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探索的"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动、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六联一带",以及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三社联动"机制,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最后一公里"终端服务开启了全新的尝试,探索出了易地扶贫项目从"移民新村"向"移民新城"迈进、群众安居乐业的可行路径。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户意味着什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城西安置区的搬迁户覃林云说:"搬迁后,开启了我的幸福新生活。"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7,(11):64-6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唯一一家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是全县的医疗指导中心、急症创伤救治中心和孕产妇急救中心。医院拥有编制床位155张,现有职工2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9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4人。设有内儿、外、妇产、  相似文献   

14.
报国情深记留学回国学人张改平□牛守贤新年到了,张改平全家在布置新居史家民摄“这是中国人的发明”1993年元月,在英国英格兰南部纽伯里国家动物健康研究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显微镜下,在百万个基因转染的细胞背景中,可以准确无误地...  相似文献   

15.
“漂亮,真漂亮!”所有走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平治屯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平治屯位于省道205线环江至德胜二级公路旁,是进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第一屯”,有环江“南大门”之称。  相似文献   

16.
正【探访见闻】漫步在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的石板路上,道路两边的花朵随风摇曳,宛若行走在美丽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穿屯而过的小河边,一条充满着毛南族民俗风情的廊道,成为欣赏南昌屯美景的观景台。在河边听流水潺潺、鸟叫蝉鸣,看波光粼粼中古朴民居的倒影,尽情地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环江申遗成功后大步迈入了"世遗时代",即将于今年开工建设的南宁-贵阳高速铁路又将把环江推向"高铁时代"。既已具备赶超跨越基本条件的环江,正意气风发地踏上"十三五"发展新征程,科学谋划与全国、全区各族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近,本刊记者专访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荣彪,让他告诉我们"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环江的科学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工艺美术大师邓秀虎,因其在微书领域创造出了令世人惊叹的艺术成就,十多年前就已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世界微书之王”。今年3月,我有幸到他的新居作了一次拜访。他随和而谦恭,略显腼腆的笑意透露出淡泊与宁静。他的成功,与他的天赋分不开,更与他二十多年来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19.
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美乡内同村党支部书记黄焕海,带领休假的妻子和正在读大学的"志愿者"女儿,一家三口参与战"疫"。村里有4名武汉返乡人员,他们不惧接触风险,坚持上门测体温,发放疫情防护物品,帮助采购生活用品等,发扬了无畏的奉献精神。(周敏阳景刚)  相似文献   

20.
以案释法     
安装护栏,各持己见案例:2006年春节过后,北京的李客良带着全家高高兴兴地搬了刚刚购买的商品房。由于家里有老人,所以他购买了位于二层的三居室。搬进新居不久的全家,很快就有了一件烦心事。与他同时搬进新居的邻居樊冰住在他家的楼下,由于小区刚刚建成,还有许多民工居住在周围,治安环境不是很好。因此,樊冰在自家的阳台和窗户上安装了护栏4个,护栏不仅超出墙体30多公分,而且高出窗户上框很多。自打一楼安上了护栏,李客良的老母亲便寝食不安,总担心有人会顺着护栏爬上来,这让天天上班的李客良也变得不安起来,于是找到楼下的樊冰,希望他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