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最近,笔者走进田东县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但见入屯水泥路宽敞、干净、路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口放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屯中央的革命村史馆、凉亭、综合广场错落有致……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那恒屯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被评为广西"绿色村屯"。基础设施"亮"起来"右江河畔看那恒,红军码头浪翻腾;新村建设结合好,美丽乡村最迷人。"那恒是坐落在田东县右江河畔的一个自然屯,  相似文献   

2.
<正>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前小河清清,游人如织……最近,笔者来到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瑶乡的美丽蜕变令人欣喜。那平屯的变化正是田林县实施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今年来,田林县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宜居乡村活动,重点对旧州镇者务屯和平满屯、乐里镇田平村新寨屯、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潞城瑶族乡旺吉村俄外屯等5个广西"绿色村屯"进行建设,让绿色资源真正变  相似文献   

3.
周华玲 《传承》2008,(18):134-136
广西龙胜县坳背屯作为广西最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村屯之一,打造出了全区文明的"不拆旧屋建新村,内强素质创文明"的坳背模式。而近两年却发展缓慢,昔日风采稍逊,如何实现坳背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村中人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为视角,探讨广西龙胜县坳背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广西龙胜县坳背屯作为广西最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村屯之一,打造出了全区文明的"不拆旧屋建新村,内强素质创文明"的坳背模式.而近两年却发展缓慢,昔日风采稍逊,如何实现坳背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村中人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为视角,探讨广西龙胜县坳背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全国共有1598个村落入选,其中广西有72个,恭城瑶族自治县揽下"四席":莲花镇门等村委矮寨屯、莲花镇竹山村委红岩老村屯、平安乡巨塘村委巨塘屯、西岭乡西岭村委西岭屯。2012年,恭城有关部门深入全县各乡镇,调查走访所有村屯,深入挖掘县内仍具历史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资源,搜集各个村落的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经过历时半年的调查,对全县近千  相似文献   

6.
正大将镇小村之恋·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自治区验收;长安镇、雅瑶乡顺利通过"中国老年宜居名镇"的认证;长安骑楼街开始修缮;浮石镇、长安镇、大良镇等3个乡镇被评为2016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长安镇大袍屯、东起乡东皇屯等5个村屯被评为2016年度"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中国供销·桂北农产品电商园开始投入使用……一桩桩大事喜事,将柳州市融安县乐业、乐居、乐购、乐文、乐游、乐康、乐寿的"七乐融融"宜居乡村画卷  相似文献   

7.
林辉 《中国发展》2014,(3):67-71
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发展加快融合,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各方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该文以广西定江村定典屯为例,提出以土地流转为核心,企业与村屯携手共建发展平台的“金穗模式”,即依托产业带动,村屯以土地流转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问题,企业帮助完善村屯基础设施,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实现村屯变美、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走,我们到‘一帘幽梦’散步去……"在合山市北泗镇屯山村屯山屯,有一处清新雅致的锦屏藤长廊,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这是该市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成果的一个缩影。如今走进合山市村屯,幽雅精致的小景随处可见,一个个村庄装点得如画如诗。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是生态乡村建设的硬指标,如何推进工作,为村民营造青山绿水生态家园的人居环境,合山市因地制宜开展了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9.
广西自治区河池市工商联和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国庆前夕,带着慰问品深入到联系点革命老区东兰县隘洞镇香河村看望村屯党员干部和贫困户,还协商解决最边远贫困山村牙岁屯的饮用水,公路和危房改造等迫在眉睫的难题,给村民带去了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村前小河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语花香,村道干净整洁,来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看到的景象。内城屯的美丽变化,正是忻城县实施"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活动,重点对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泮水村下才屯,大塘镇龙安村那赖屯、寨南村三寨屯,马泗乡马泗村果  相似文献   

11.
<正>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1月9日,笔者和几个同事一道去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蜕变。给我们做"导游"的,是崇左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整个村都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  相似文献   

12.
正洁净的水泥路通村入户,绿树鲜花掩映特色民居,规整的菜园、花园、果园、苗圃随处可见,鸟鸣声、流水声和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声,萦绕在青山绿水间……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李洞屯处处彰显着"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带来的喜人变化。2015年来,资源县以村屯绿化、水源净化、道路硬化"三化"建设为主线,精心打造66个美丽村屯,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村屯绿化,让群众收获金山银山"这两年我在房前屋后和自家荒山闲  相似文献   

13.
正柑橘盈枝,又是一年橘黄时。在沃柑园里忙碌一个早上,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那床屯种养大户、屯长陈仁芯匆匆赶来,他停好摩托车后麻利地解下一个水桶,从里面捧出金灿灿的沃柑,让我们尝尝鲜。四塘镇原是小有名气的"葡萄小镇",缘何如今各村屯皆沃柑、火龙果、红心蜜柚等果树?走进那床屯,随处可见柑橘园绿意盎然,一抹抹橙色鲜活点缀其间。"2016年年底,我们屯就不种葡萄,改种沃柑了。"陈仁芯是群众选举产生的村民小组  相似文献   

14.
近日,融安县农户贷款“信用屯”授牌仪式在该县大将镇东潭村大潭屯举行。2009年以来,为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努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和经营贷款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安农村商业银行以村屯为主体,通过做好农户资信调查,严格按照柳州辖区信用村镇创建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村屯进行“信用村(屯)”评定,推出示范典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苏星 《当代广西》2014,(17):M0002-M0002
正8月26日,由当代广西杂志社和广东丹姿集团共同资助兴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小学教学楼落成。今年秋季新学期,达佑屯及附近村屯的学龄儿童就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上课了。当天,当代广西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牙韩彰一行第三次赶赴达佑,给孩子们带去了新购买的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达佑小学原来的教学楼是一栋木楼,使用多年,十分破旧,而且已经倾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新建的两层教学楼  相似文献   

16.
苏星 《当代广西》2013,(5):20-21
大年初七,记者走进平果县一些乡村,切身感受到了农民朋友齐心协力把新农村村建好、把年过好、把生活过得更好的迫切心情和美好愿望。卫生搞得好肥猪抬回家来到新安镇,听镇宣传委员蒋洪天说,好多个村屯今年得到镇里奖励的大肥猪过年,村民可高兴了,我们决定去看一下。来到新安村庄内屯、坡南村内屯、道峨村下甫新村等村屯,只见村村面貌焕然一  相似文献   

17.
正村屯垃圾成堆,影响环境卫生和村民健康怎么办?建了垃圾收集池和焚烧炉群众不用怎么办?最近,龙州县基层干部通过走访群众,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水口镇洞桂村位于龙州县水口镇西北面,与越南接壤,沿边三级公路贯穿全镇5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为解决沿边公路沿线村屯生活垃圾收集问题,水口镇党委、政府在公路沿线村屯建成了垃圾收集池和焚烧炉。由于  相似文献   

18.
农惠波 《当代广西》2013,(17):34-34
近年来,那坡县提出了"绿满那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大力倡导"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现代农业发展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工作相得益彰。2012年,百合乡清华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其中者兵屯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树立了生态产业富村的成功典型。从者兵屯20多年的发展路子中,我们真切看到生态怎样富美了一个曾经光秃秃的村屯。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百色市田阳县为调查对象,考察田阳县示范实施的"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现状,以行政村的半熟人社会和自然村的熟人社会为理论背景,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屯的"熟人"优势构建"屯委"自治的制度合理性,分析"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座座"洋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井然有序;清澈的溪水倒映着青山,倒映着蓝天,倒映着村民们幸福的笑颜……好一个美丽祥和的太平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太平屯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赶怀群街,要爬山还要过河。来回一趟一个多小时,累得很。"90岁的罗日勋老人说。雨天路泥泞,晴天尘飞舞,猪牛满地跑,开门臭气熏是昔日太平屯的真实写照。穷则思变。近几年来,太平屯村民想方设法,向上级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争取多方支持,实施村屯道路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