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对张新建来说是特殊的一年.那年,他从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转身"到仙居县两个村当农村指导员和第一书记. 10年来,他当"娘舅"、扮"导演"、做"媒人",激发穷山村追梦"绿富美",为实施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十年富民强村之路,他说自己"值了". 张新建到仙居的第一站是溪港乡金竹岭脚村,后改名金竹溪村.初到金竹溪,这里到处都是露天粪坑,垃圾遍地,已经20多年没建过一间新房,村集体没有一分钱.  相似文献   

2.
<正>"小丁书记驻村才一年多,就成了村坐响当当的领路人、脱贫致富的主心骨。"罗山县竹竿镇淮河村的村民啧啧称赞。村民们口中的小丁书记名叫丁明勇,是罗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他走出人大机关,到竹竿镇淮河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就在乡亲们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年见成效,两年上  相似文献   

3.
正黄思伦听取乘客意见和建议。他提出的开通镇到村10公里客运班车的建议,今春已办理落实,现该条专线客车直达村里,方便了学生上学和村民赶场办事。"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向上面反映乡亲们的问题,直到政府办理好为止。"10月27日,九龙坡区陶家镇人大代表黄思伦在走访村民听取意见时表示。年逾73岁的黄思伦是一位50年党龄的老党员,2012年,他被陶家镇树立村村民选为人大代表后,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他提出的10多件代表建议,密切关系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4.
《人民论坛》2012,(7):36
作为当地首位省级"空降兵",沈浩已经在安徽省财政厅干了18年。2004年2月,他被组织派去凤阳县小岗村任职,任期3年,有朋友闻讯惊呼:看来你官运没有,霉运充足,那里的村民可是"见官大一级"。然而,通过他在小岗村的工作,有村民评价,"能给小岗带来这么多好处,能获得80%村民的拥护,沈浩是第一人。"对于村民们对"空降干部"的疑虑,2004年到小岗任职时曾遭遇冷遇的沈浩在自述中也谈到了,"刚到小岗时,群众都对我抱着  相似文献   

5.
<正>周廷杰已经离去一个多月了。一提到他,村民韦春利依旧忍不住抹眼泪:"他为了改变我们村,连命都豁出去了!""周书记下葬时,几百个村民自发来为他送行。"村委会主任韦玉和说,"大家都把这位拼命干事的书记当成了亲人。"周廷杰,宜州市庆远镇城障村党支部书记。42年前,19岁的周廷杰就担任生产队队长。1991年起,他被推选为村长,在接下来的24年里,他从未卸下村委干部的  相似文献   

6.
"总票数819票,周君志484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当温岭市温峤镇岭下周村选举揭晓时,不少村民直呼意外。因为村民选出的新"村长"年仅29周岁,他之前的身份是大学生村官。此次换届选举,温岭市温峤镇共有14名大学生村官参选。村民们对这些年轻人的期望很高,纷纷投票给他们。除周君志外,各村还从中选出了2名村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正为修好瑶民出山的村道,他带头捐款,"赔"上运输砂石的费用和请钩机老板一个多月的吃饭钱;为了让村民有水喝,他两年倒贴4万多元钱;为了带动瑶胞产业脱贫,他免费送给大家6万多株金银花苗……从当村干到村支书10年里,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龙贵村村支书罗盛欢净干赔本的事,但他却乐此不疲。他憨笑地说:"看起  相似文献   

8.
从修路、通公交这样的大事,到帮村民到县城买烟、修手机这样的小事,光泽县华侨乡牛田村的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龚长清,14年来为牛田村的村民们办了一件又一件。兢兢业业的付出不仅为他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更为他带来了"福建省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的荣誉。《"好人"龚长清》,讲述偏僻乡村里,一个人大代表、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张俊如 《乡音》2013,(3):26-26
肃宁县政协委员、子由口村党支部书记刘文书,今年75岁。别看他这么大岁数,可他那对村民的深情、对工作的激情、对履职的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以他的话说,"当支书,就是要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刘文书的名字在肃宁县叫得很响,他响亮的名声是他用几十年奉献换取的。刘文书前后两次当村支书40年,为了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他可  相似文献   

10.
花尔琪,这个24岁血性男儿,1997年高中毕业走上经商之路,经过短短不到十年的打拼,如今已经是他创办的两个企业——交城四达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四达丰泰商务会馆董事长。2009年他被推选为交城覃村的村委会主任.从此他挑起了把覃村建设成“和谐之村、秀美之村、华北玻璃第一村”的重任,带领村民实现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1.
<正>蹲点地点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埂宜村2017年6月12日早上7点半,离互市开市还有一个半小时,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边民互市区内等待装货的小货车和三轮车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足有数百米。水口镇埂宜村村民黄定远起了个大早,目的就是抢占更"有利"的位置。这一天,他的车排在车龙的第一位。"排在前面今天就可以多拉几趟啦!"黄定远坐在驾驶室里一  相似文献   

12.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河北省永年县施庄村党总支书记李思贵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过去的施庄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无知、愚昧成了它的代名词。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李思贵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到去年底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了1.75亿元,人均收入3450元,成为市县命名的首批小康村之一,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个村还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说起施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无不异口同声:"施庄人有今天,全仗了好支书李思贵啊!"17年来,李思贵和他的"一班人",时时想群众所想,处处急群众所急,为全村人解决了一个个困难。——率先建成全县第一座高标准教学楼,彻底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0日,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和平村67岁的龚佛宝拿到了4870元钱,这笔钱是他出院后除了基本医保报销,村民医疗互助"福村宝计划"给予的补助。从2017年开展村民医疗互助"福村宝计划"以来,全村3288名村民,共有561人次享受到补助,总计52.38万元。个人累计最高补助2.5万元,村民住院个人支付医疗负担减轻了25.66%,其中大病病种减轻了37.61%。该村也是全国首个采用按病种补助方式开展村民医疗互助的。目前,这  相似文献   

14.
坦途暖民心     
正"瞧这板坝村的‘水泥路’,人没走几分钟,衣服和鞋就像抹了土似的,全身都黄了,这自带的魔术效果,还挺神奇的嘛!"2015年以前,对于从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板坝村到河池市城区赶集的村民余安平来说,这一句短短的玩笑话,像是一把尖刀刺进他的内心,让他备受煎熬。和余安平同样煎熬的,还有板坝村的2530多名群众。因他们到河池市城区去赶集时,满身灰土的狼狈样子也曾遭到"调侃"。他们气恼但也无奈,因为他们的出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东阳市湖溪镇清潭村是远近有名的"幸福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最难得的是村民心齐,村里要干点什么事儿,大家都争着出力。"以前都想往城里走,现在恰好相反。"村民李胜美说,"只是让书记吃点亏,我们得实惠。"村民口中的"吃亏"书记叫李永君。2010年底,李永君当选清潭村村支书前,做运输生意年入百万元,是村里较早开上宝马汽车的能人。当时的清潭村是个有名的难点村、上访村,家里人不理解他为什么偏偏要蹚这"浑水",村民也给他浇冷水:"一个不住村里的人来当村支书,哪能搞得好?"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在汝南县宿鸭湖办事处宋庄村和汝宁街道办事处付庄村召开的村民大会现场,听到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田秀才"扶贫和"种花郎"脱贫两条新闻,感到耳目一新。"田秀才"扶贫记在宋庄村的会场上,说起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付常运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事,村民们都说他是个"田秀才":"这些年,他帮助贫困户做的好事,就像种的大棚葡萄一样,一串一串的!"  相似文献   

17.
赵培 《北京观察》2020,(4):57-57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刚到村口参加值守的时候,与机关派驻到玉甫上营村的其他4位下沉干部相比,村民对我并没有那么"亲近"。有人误以为我是来监督其他同事工作的、也有人认为我是来给村里"挑毛病"的。当我跟一些一起参加值守的村民打招呼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跟您报告,我们都干得挺好,没出现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怎么样?销得还可以吧?"在崇左市扶绥县城天晟农贸市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一条街,记者问正在给顾客称茶叶的农世鹏。"回头客越来越多了。"农世鹏告诉我们,这个展销窗口吸引了很多人到村里看茶、品茶、买茶,还把村里的旅游业,特别是农家乐也带动了起来。农世鹏是扶绥县东门镇六头村的村民,2011年,他在家乡的姑辽山上种了50亩共150多棵茶树,发展姑辽茶的种植和生产。2016年,在当地政府和扶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派驻东门镇六头村  相似文献   

19.
正7年来,他把年平均收入人均不足1000元的村变成了人均5200元的"别墅村",把"打架村"变成了守法明礼的文明村;7年来,他为村里建设垫支43万元……他就是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凌云县优秀共产党员、彩架村党支部书记劳伦。不言悔,为村建设垫支巨款2007年8月,劳伦还只是彩架村村委副主任。当时彩架村交通极不便,村民出行难成了焦点问题。劳伦主动站出来,带领群众建便民桥。通过走村串户的宣传,大家都乐意投工投劳,但施工资金一时拿不出来。劳伦二话不说,掏出身上所有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月28日(旧历腊月二十三),年关将至,百色市那坡县龙合镇果力村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过新年,然而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许大章的家依然冷锅冷灶,家人们还沉浸在失去他的悲痛之中。距离许大章离世已经一个多月,无论是他的家人,还是村里的群众,或是村"两委"的成员,都深深地怀念这个一心奉献、忘我工作的党员干部。傍晚,村民们自发地捧着一大碗猪肉上门看望许大章家人:"大章不在了,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