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娟娟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10,108,I0002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南亚战略的实施凸显出鲜明的特点:其一,整合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强调跨区域战略协调;其二,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会谈并签署和平协议,贯彻基于条件而非时间表的撤军精神;其三,重视印度在美国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中的"关键国家"作用;其四,希望巴基斯坦继续发挥"前线国家"和关键"第三方"的双重作用。未来,美国解决"阿富汗困境"之路既阻且艰,美印关系将更趋紧密而美巴关系则趋于平淡,美国整合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的雄心不减,但将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建议中国与南亚共建"一带一路"以打造中国-南亚区域经济圈,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辐射与示范作用,促动良性竞合的中印关系的发展,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政治和解努力的同时做好美撤军后阿富汗内战再起的预案。  相似文献   

2.
拜登执政后,美国的南亚政策有望保持较大连续性,也会因形势所需而出现某些调整。美国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将继续升温,双方对"印太"接触的兴趣和能量也将不断放大,但节奏、程度和性质将受两方利害差异及其他外部因素的调节。从务实的战略利益出发,拜登政府有意改善美巴关系,而美巴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和印巴关系的稳定。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目标不会改变,但拜登政府的政策选项与阿富汗及地区的不确定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脱节,新提"和平计划"仍受到挑战并会有所调整。这些区域性要素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影响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基本面。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幅撤军后,阿富汗进入国家转型新阶段,安全、经济和政治领域均面临严峻挑战。阿富汗安全形势趋紧,经济发展陷入衰退,政治内耗严重及和解进程难以取得突破,对地区稳定产生深刻影响。美国鉴于阿富汗形势恶化及反恐作用上升,自去年以来放缓了撤军步伐。美国已为在阿富汗长期驻军做好准备,仍将继续主导阿富汗事务。中国积极支持阿富汗经济重建与政治和解,"一带一路"倡议亦与阿富汗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阿富汗希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助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但面临区域内外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美国将在2014年底结束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撤军计划及撤军后的善后方案将直接影响美国在阿富汗及整个地区的战略获取和超越"反恐"的长远战略目标,涉及错综复杂的得失权衡。一些影响全局的敏感问题包括签署美阿双边安全协议、阿富汗总统大选和美国在评估局势基础上的善后应对。美国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牵制,并不能单独主导撤军后局势的发展,阿富汗未来局势依然存在较大变数,从而决定了美国将继续为追求最大利益而调适自身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形成受国内关于阿富汗困局的政治辩论、南亚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及中国崛起等因素的影响。该战略主要由阿富汗、印度与巴基斯坦三大支柱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兵阿富汗聚焦于反恐并支持其自主重建,希望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深化多层次的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对巴基斯坦实施"大棒"政策以迫使其加强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力度。未来,美国仍将主导阿富汗重建话语权、强化美印多层次的战略协调与融合、在反恐上向巴基斯坦施压并倾向采用区域合作方法解决难题。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实施既受制于南亚域内国家之间的博弈,也受制于域外重要利益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其实施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形成受国内关于阿富汗困局的政治辩论、南亚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及中国崛起等因素的影响。该战略主要由阿富汗、印度与巴基斯坦三大支柱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兵阿富汗聚焦于反恐并支持其自主重建,希望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深化多层次的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对巴基斯坦实施"大棒"政策以迫使其加强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力度。未来,美国仍将主导阿富汗重建话语权、强化美印多层次的战略协调与融合、在反恐上向巴基斯坦施压并倾向采用区域合作方法解决难题。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实施既受制于南亚域内国家之间的博弈,也受制于域外重要利益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其实施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后阿富汗战争时期的美国中亚外交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3年里,阿富汗战争主导了美国的中亚政策。在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中亚利益的结构将发生变化,阿富汗战争不再是美国中亚政策的主导因素,这将导致美国中亚政策的变化。中亚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将下降,美国对中亚的关注将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亚的地位也将下降,但美国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将提高。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将上升,地缘政治将重回美国中亚政策的中心,大国力量对比将呈现新形态。美国将继续推进"新丝绸之路战略",继续参与中亚的"大游戏",但它将以俄罗斯还是中国为主要对手,存在不同判断。  相似文献   

8.
2014年底美军与北约联军主力将从阿富汗完全撤离,阿富汗未来的安全局势成为相关国家首要关心的问题。美国需要印度就撤军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战略合作,而印度对阿富汗问题有自身的战略考虑。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印两国将围绕撤军后的阿富汗进行一系列战略互动。本文拟探讨美印两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战略目的与两国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9.
美国自阿富汗的撤军不大可能实行“零驻军”,而是在塑造“负责任的撤军’’形象的同时,尽量实现阿富汗问题的“阿富汗化”。撤军后,在“美阿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美国将实行“有限的长期驻军”,对阿进行有限度的经济援助,并力图主导阿富汗的和解进程。同时,美国将会鼓动阿富汗邻国等更积极的参与到阿富汗事务中来。再考虑到美国的国际地位与对外干涉的历史,撒军后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影响虽将会有一定的减弱,但仍将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在2009年3月推出"阿巴新战略"9个月之后又提出"阿巴新战略"的调整方案,为美国摆脱阿富汗困境和"体面撤军"创造条件。其内容包括:推进区域合作以实现阿富汗的安全与稳定;强化阿自身政权建设和扶植亲美部落首领;确保美国在阿的永久存在等。新战略调整能否成功,事关美国反恐大业的成败和软硬实力的消长,其结果将对整个国际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约介入阿富汗战争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介入阿富汗战争是其走出地区实践全球化职能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北约联军现已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急欲寻找出路。然而,尽管北约成员国正按盟主美国的退出战略积极行动,试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并举的方式,在完成战略安排后从阿富汗全身而退,但阿富汗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北约联军在阿富汗的民心取向、阿富汗政府的治理能力、阿富汗安全部队的素质,以及北约在阿富汗的撤军时间表及相关的过渡性安排,均存在不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这使得北约联军的阿富汗战争将无取胜可能,只是争取体面撤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4,(1):1-11,119-132
在过去一年中,南亚地区各国政府虽然维持了政治上的基本稳定,但经历的挑战巨大;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增长受挫;总体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未来南亚局势将更趋复杂,主要表现为:印度的战略地位将继续走强;巴基斯坦的长期稳定问题值得担忧;美国撤军将使阿富汗面临安全真空。由于南亚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大国在地区的角逐和争夺始终不会停止,地区局势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尤为重要,中国在对印关系、对巴关系和对阿富汗问题应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美国正式从阿富汗进行渐进式撤军,计划2014年完成撤军任务,届时将阿安全防御任务移交给当地武装。从阿撤军后,美将更加重视中亚的地缘政治地位,欲通过中亚继续保持对阿控制,因此谋求在中亚的长期军事存在将成为美国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美国落实长期中亚战略的重要步骤。俄美围绕在中亚长期部署军事存在的竞争愈演愈烈,使本已激烈的俄美在中亚的军事博弈更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27日,在苏联撤军阿富汗20周年和阿富汗战争8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将实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AfPak Strategy,即“阿富巴战略”),以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改善地区安全形势,确保美国不再遭受恐怖主义袭击。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调整了国务院地区局的划分,将中亚从欧洲局并入南亚局,改名为南亚和中亚事务局,任命原国务院发言人里查德·鲍彻为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此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机构调整,而是反映出美国中亚战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明一个以阿富汗为中心,涵盖中亚和南亚的美国"大中亚"战略新框架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反恐战略重心出现东移迹象,从伊拉克撤军计划开始实施,增兵阿富汗、加大对巴阿部落区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已成大势所趋.奥巴马入主白宫表明.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几成定局.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与恐怖活动在伊、阿地区的消长态势密切相关,也有顺应美民意和经济现状的考虑.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将导致全球战略态势发生新变化,与之相关的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局势以及大国关系也因此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美国提出构筑以阿富汗为枢纽,将南亚、中亚与西亚连接起来,以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这表明,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发生转变,从注重北约的作用并奉行军事第一、经济第二,过渡为倚重地区国家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这一转变既是迫于美国面临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民众厌战情绪上升的压力,也是阿富汗局势及美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东移的客观需要。"新丝绸之路"计划目前尚在探讨阶段,其实施将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及地区局势动荡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正式撤军,为此美国调整中亚政策思路,加大对中亚的渗透,加强在中亚的军事存在,试图将部分自阿撤出的兵力转向中亚,参与经中亚地区的能源运输体系建设,培育适合“革命”的土壤,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掌控对中亚的战略主动权,达到最终能有效遏制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干城 《亚非纵横》2011,(5):1-6,59,61
2011年是奥巴马政府推行新的南亚战略的关键一年。从美国的观点来看,南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反恐是美国的头号战略目标,但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谋求一系列改变,美国选民也希望看到与小布什政府时期不同的战略,其中显然包括了反恐这一领域。对奥巴马来说,要实现其在上次大选所许的承诺,恐怕阿富汗是绕不过的一关,也是外界可能赖以评判其新战略的关键。在这个重要的时刻,美国军方果然不负当局的希望,于5月1日给华盛顿带来了击毙本·拉登的好消息。该消息的地缘政治效应扩散之际,奥巴马宣布了美军从阿富汗开始撤军,初步勾勒出美国的阿富巴战略。本文拟从此点切入,进而讨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本地区大国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开展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变革与中东局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上台以来,力图从整体上缓和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弥合与伊斯兰世界的分歧,借助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中东盟友的策应和支持,带动中东和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谋求与伊朗关系的可控发展或战略缓和,稳健完成从伊拉克撤军,并加强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最终完成对布什政府时期中东战略的修正与变革,进一步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奥巴马可能在一些方面取得成果、甚至突破,但在阿富汗"反恐",以及中东和谈问题上会面临强大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