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指纹增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随着光学技术、化工技术、纳米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快速发展,指纹显现和提取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许多案件的破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许多案件现场检材上显现出或提取到的指纹中,仍有不少显现或提取得到的指纹效果较差,不易分辨指纹纹线与客体背景之间的差异或指纹纹线成像模糊等,主要表现为指纹纹线与客体背景的反差较弱、指纹纹线受客体背景的干扰、两枚或多枚指纹相互重叠干扰、弯曲表面客体上的指纹成像问题等,这时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易辨识的指纹进行增强处理,便于后续的指纹识别鉴定。下面就以实际案例,来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指纹增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指纹作为法庭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证据,它的价值已毋庸置疑。乳突纹线上的汗孔在现场纹线特别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人身识别。汗孔的间距、形态、数量以及单条乳突纹线上汗孔的排列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红色客体或多色图案的客体,并在这些客体上发现了作案分子遗留的手印。通常情况下,基层技术人员一般都用黑白照相方法拍照提取这些客体上的手印。然而,冲晒出的指印往往都出现纹线反差较弱,并且纹线受客体图案颜色的干扰,造成纹线模糊或断续,效果不够理想。实践中,我们发现改用彩色照相方法,使用小光圈,配柔和光拍照这些客体上的手印能加强手印反差,排除客体图案颜色的干扰,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例如,1994年4月7日,梅江区东湖路28号梁某家财物被盗案,现场勘查时,在梁某卧室的椅…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物质光反射特性的差异 ,论述了如何对光滑客体上重叠指印进行分离拍照 ,使其由重叠指印分离为单个指印 ,以达到消除重叠纹线相互干扰 ,清晰显现单个指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994年4月21日,深圳福田区词堂村2号301房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在现场提取案犯用过的透明茶杯上面留有两个无色汗液指纹.普通光下,指纹反差微弱,并在指纹处形成强反光带,同时指纹纹线受到茶杯上凸起的彩色图案的影响,应用普通照相法,难以拍摄纹线全部细节。由于玻璃对紫外线表现为吸收特性,因此在紫外线下,载体玻璃杯和指纹纹线将形成不同的亮度分布,有助于消除反光带的影响,提高指纹纹线的清晰度。我们采用紫外反射照相技术成功拍摄了茶杯上的汗液指纹,经分析、比对确认为案犯李炳文指纹。拍照方法如下:一、器材1…  相似文献   

6.
研究显现光滑彩色客体上潜指印的方法。用暗视场配光方式,使用光谱成像仪,对30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照片上的皮脂汗潜指印进行拍照,并处理光谱影像集。所有彩色客体上的潜指印图像纹线,整体清晰或部分清晰,可以用于比对。光谱成像技术和暗视场照明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显现光滑彩色客体上的潜指印。  相似文献   

7.
相关研究表明,指纹变形对比对结果的影响远大于模糊指纹,修正变形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在模拟情境下,由实验人员在同类客体相同部位以相同作用力方式留下实验指印,根据实验指印与捺印指纹之间特征点的偏移规律,用Phtoshop软件对原现场变形指印的特征进行修正,从而为侦破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验和归纳法,通过对指印形成过程中,手指用力大小及方向的不同,研究了由于以上原因指印发生的整体形态变化、纹线粗细及间距的变化、纹线曲度的变化、三角到中心距离的变化及细节特征的变化等变化规律。揭示了指印变形的机理及发现可能产生的特征变化,提出判断、分析变形指印中假特征的方法,为指印鉴定工作得出正确结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自从公安机关开展受理非刑事案件检验鉴定的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案件向公安机关申请对有关证据进行检验鉴定,而此类经济案件绝大部分是需要对签名上的指印和捺印样本进行是否同一的鉴定。由此而产生一个技术上的问题:黑色的签名笔迹往往会与指印重叠在一起,遮盖了一部分的指印纹线,尤其是遮盖了一些关键的细节特征(如图1)。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利用photoshop图象处理软件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8,(1)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书证提交义务制度构建过于粗疏,导致在具体程序适用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为避免该制度因使用不当对当事人权益造成损害,我国书证提交义务制度的适用应该采用限制化的原则,明确书证提交申请书的内容,放宽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时间,完善法院对申请状的审查程序,扩大书证提交义务的义务主体,完善对书证证明妨碍的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1.
命案现场中高度腐败尸体的指纹是尸源人身认定的重要物证,由于尸体腐败,尸体指纹提取成为一个难题。经实践研究,将高腐尸体冰;东后,使用黑色磁性粉上粉处理后照相提取,是一种简单有效、无损可靠的高腐尸体指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94年6月,笔者在勘查一起入室蒙面抢劫案现场时,提取到一黄色胶带。现场其它部位未提取到任何有直接认定犯罪价值的证据,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胶带上。胶带光面上的指印只有几条线并且重叠,没有鉴定价值。胶带胶面上在侧光下观察发现有一指印,在显微镜下观察,系油质指印,直接拍照,反差弱,效果不理想.如何显现胶面上的油指印呢?笔者曾做过处理胶带胶面上汗液手印方面的试验,用生物染色剂法显现时,汗液指印部位与胶面同时吸附染色剂,只是吸附能力不同,受这一实验的启发,对胶带胶面上的油指印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用生物染色…  相似文献   

13.
掠入射偏振光照相方法显现电脑电源接线头上灰尘指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盗窃案中,电脑电源接线头常常留有案犯的灰尘指纹,电源接线头表面粗糙不平,凹凸深度较大,灰尘指纹纹线较细,若用胶带粘取,指纹纹线会弥合,这就破坏了指纹。采用掠入射照相的原理加偏振光照相的方法可以将电源接线头上的灰尘指纹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指印显现是法庭科学领域中进行人员身份的认定、案件串并的重要过程,近年来稀土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稀土纳米材料因为其荧光性能和展现细节特征具有先天的优势,而MOFs材料除了荧光优势外还具有可调节的孔径和各种功能化修饰的孔道。因此对MOFs材料的合成、荧光特性、作为显现试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与稀土元素相结合,制备了磁性稀土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Fe3O4@Tb-BTC。使用该复合粉末对各类客体上的皮脂指印进行显现。结果显示,该粉末具有极强的选择吸附性,显现出的指印纹线清晰、完整,在254nm紫外光的激发下释放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极大提高了与客体背景的对比度。最后提出了该复合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并对MOFs材料在指印显现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光滑客体表面指印的显现、提取方法,本文利用全光谱特种照相取证仪的主光源,以10~30度入射角照射检材,在垂直方向上接收记录检材的反射光亮度分布,显现出亮纹线暗背景的指印图像。因此利用全光谱特种照相取证仪进行暗视场照相可以显现、提取遗留在光滑纸张、油漆、陶瓷等客体表面的潜在指印。  相似文献   

16.
在涉枪案件的现场勘查中 ,常常要提取枪支上遗留的手印 ,以供判断案件的性质 ,区分他杀与自杀 ,以及应用指纹认定嫌疑人。   1 案情简介2 0 0 1年 7月 4日 ,驻湛某部队一士兵中枪死亡 ,在尸体旁边遗留一支“五六式”冲锋枪 ,在枪机匣外表面上发现一枚微弱减层油污指纹。   2 该油污指纹的形成枪支在使用、擦拭、保养过程中 ,由于枪油的沾染而形成一薄层油污 ,当用枪者接触枪支时 ,手印乳突纹线将油污粘走 ,从而形成减层油污手印。   3 此类手印的提取技术难点3 1 理化显现方法方面虽然手印形成过程中乳突纹线粘走了一部分油污 ,但…  相似文献   

17.
一、绪论1996年4月3日,广州市某区辖内一户居民家中发生一起撬门入室盗窃案。技术员勘查现场时在犯罪分子触动过的洋酒玻璃瓶上,发现一枚汗液指纹,用银粉刷显后直接用照相方法提取。同年9月16日,派出所送来两名收容人员的十指指纹捺印祥本,要求鉴定。现场提取的指纹(下称检材指纹,见图一)属斗型纹,呈椭圆形,现场分析是右拇指所留。花纹中心及右上角外围纹线、右三角部位纹线清晰,具有较高的鉴定价值。检验两份捺印指纹样本,发现其中姚某右拇指指纹与现场提取的指纹同属斗型纹(下称样本指纹,见图二),呈正圆型,指纹…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证明,复配荧光剂具有许多优点,其荧光强,显现指纹纹线清晰,且随着激发光源的不同,可显现不同的荧光,并可拍照固定,为乳胶涂料表面汗潜指纹显现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便于技术人员发现、寻找现场客体存在的汗潜指纹。  相似文献   

19.
在杀人碎尸案的侦破过程中,查明尸源是关键,现场能够提取到有价值的指纹,可以为查明尸源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如果能找到可供比对的指纹,就可以准确、快速认定尸源,从而侦破案件。1案例资料案例12008年2月19日上午,海丰县公平派出所接群众报称:在公平镇九龙路路边发现两处可疑人体组织块。经勘查现场及检验拼接尸块,确定为两具尸体,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左右,死亡时间约4天。现场提取到一个离断的手指,指端有刀痕,将指印  相似文献   

20.
指纹具有人各不同、终身不变的特性。足底乳突花纹也具有人各不同且终身不变的特性。研究足底乳突纹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区别手纹与足纹,分析案发过程中留痕人员的动作,区别左右脚,确定足迹的留痕部位,如果留痕条件好,可以推算整个足迹的大小、嫌疑人的胖瘦、性别等等,并进行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