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莉 《前沿》2010,(8):154-156
文艺记者是文艺新闻报道的主体,是记者这一职业的一个小的分支,它具有一切记者所具有的属性,又有其特殊性。本文从几方面分别探讨文艺记者与一般记者的职业区别及定位,阐述了文艺记者所应具备的多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2.
遭遇连环计     
7月20日 ,记者经过10余小时的旅途颠簸 ,来到了蜚声中外的泉城———济南。在地下出站口 ,记者来到一冷饮摊前。想买一份市区地图。摊主是一位大嫂 ,显得很利索 ,也很热情 ,她边取货边与记者搭讪着。此时 ,一个一直候在摊边穿着白色T恤的小伙子 ,趁机凑过来 ,一指那妇女说 :“她是我嫂子 ,您刚到 ,我送您去宾馆。”记者说了要去的宾馆 ,并询问车费多少。他一边主动弯腰帮记者拎包 ,一边堆着笑说 :“不贵 ,才10元。”记者心想 ,在北京 ,坐出租车起步价便是10元 ,并未多虑 ,即随他拾级而上 ,走出站台。脚一踏上站前广场的水泥地面 ,…  相似文献   

3.
可圈可点     
记者暗访南京"色情街"据江南时报报道,某日零时24分,记者选择了南京应天路段加油站附近的一家无门牌、无店招的洗头房停下。进店后,五六名正在玩扑克的小姐放下手中的牌,收起桌上的钱,忙着招呼记者坐下。一操浙江口音、化浓妆、着低胸露脐装的小姐开口道:"你们几位要不要敲背?"记者:"多少钱?"小姐:"50元一位。"记者:"其他活动呢?"小姐:"全套优惠价150元。"记者:"全套服务包括什么?"小姐:  相似文献   

4.
《乡音》2006,(7)
初到华盛顿时,外国记者中心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华盛顿并不代表美国,如果没有到过农村,对驻美记者来说就不算是真正了解美国。"日前,在美国农民协会的帮助下,记者到北达科他州河谷市的一家农场,着实体验了一次现代化的美国农村生活。美国农民住得不比城里人差美国农民协会刚把联系成功的消  相似文献   

5.
采访是场“拔河”比赛上期谈到关键词,本期谈如何过渡到关键词。有读者可能会问,直接说出关键词不就行了,还要“过渡”吗?回答记者提问,当然可以直接说出关键词,但记者可不是“听话”的小学生,他会打断你,继续提出他关心的问题。你要把记者硬塞给你的问题当作耳旁风,仍然自顾自地说你的关键词吗?绝对不能这样!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激怒记者,而激怒记者的结果,将是一场媒体灾难。你必须回答记者的问题,但并不是说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也许另一场“滑铁卢战役”正等着你——记者问,你答;再问,再答;还问,还答……不知不觉中,你被牵上了牛鼻子,跟着记者…  相似文献   

6.
出生台湾的女科学家杨慧珠是一位务实勤奋的人,记者几次约她都因工作繁忙而未成。最后,杨慧珠带着歉意的口气对记者说,“要不,就在电话里说说吧。”就这样,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她。杨慧珠告诉记者,1991年,33岁的她携父母举家回大陆定居。之后,她在清华园一呆就是9年。  相似文献   

7.
史维勤 《中国减灾》2010,(11):11-11
2010年10月9日,记者来到重灾区农村探望"5·12"汶川地震伤员。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农房,记者感到一份踏实,真为灾区的农民有这样好的住房而高兴。但在伤员家里见到和听到的情况,又让记者有些不安。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前,我在市青年联合会担任《青联报》编辑、记者,由于这张带有资料性小报只有准许证,没有刊号,我也只能算一名准编辑、记者。能够专业从事文字工作,当一名正宗的报刊编辑、记者是我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9.
<正> 阳春三月,北京又感受到了春风。3月6日上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就国际形势与中国对外关系举行记者招待会,李肇星外长应邀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一位细心的外国记者统计显示,李外长在90分钟问答中,"和平"一词使用了35次。身临现场,强烈感受到和平与中国外交,强烈感受到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发展。600多位中外记者出席记者招待会。4位中国记者和10位外国记者获得提问机会。李肇星外长与这14位记者的对话涵盖了中国外交全局,涉及四海五洲。  相似文献   

10.
8月的九江抗洪前线,出现了“三多”:兵多、官多、记者多。前“两多”众所周知,后一多则使宾馆住满了外国记者。堵口处于紧要关头时,长江大堤实行了军事管制,即使领到红色采访证的地方记者和外国记者,也进不了关键地段。为此,地方记者和外国记者叫苦不迭,某些外国记者不惜花重金买新闻,买不到的只好抄报纸炒“冷饭”。拿驻杭某师戚师长的话说,九江有两条战线:抗洪大战和新闻大战。在堵口时,此话一点不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外国新闻机构请求派遣记者常驻中国进行采访报道,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向外交部新闻司办理登记手续。第二条常驻记者不得向其所代表的新闻机构以外的其他新闻机构发稿。两个以上新闻机构要求派出同一名常驻记者,各有关新闻机构都应当分别按照第一条规定履行申请和登记手续。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办理常驻记者登记时,发给为期一年的记者证。常驻记者及其家属应当持记者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居留手续,领取居留证件。  相似文献   

12.
李立 《两岸关系》2001,(9):46-47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听说两位台商就两岸问题展开一场争论,其中的一位就是北京台商,北京红太华房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杨胜雄。一天下午,记者见到了杨胜雄总经理,我们俩清茶一杯,享清凉世界。当记者说,想听听他与那位台商争论的故事时,杨总经理高兴地向记者娓娓道来。“两岸原本是一家”去年,我接待了一位第一次来北京的台湾商人李董事长。李董事长是台湾产业工会的会员,公司主要生产五金和机械设备。原以为我们都是商人,一般避谈  相似文献   

13.
强大的公众认可度,也是每一名记者用职业操守赢得的。每年11月8日是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正赶上真假记者领取"封口费"事件。一时间,媒体的公信力跌至底谷,公众对于记者的整体认同下降,无法显示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力量。从现实中我们发现,主流之下,存在一些隐忧,导致了媒体公信力突跌:一是,记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而被殴打、设备被抢被砸,  相似文献   

14.
初识魏丽惠,就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由七位台湾团代表集体接受近百名国内外、境内外记者的采访。面对记者的提问,魏丽惠回答得十分得体,展现了人大代表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3月6日下午,湖北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中,该代表团没有按照惯例安排会后让记者集体采访,而是创造了一种《记者采访联络表》,让参会记者现场提出申请,随即在会场外与受访代表进行一对一的专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最伟大的记者这一罗伯特·卡帕,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 吴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晨报的记者,他很可能是唯一一个亲身经历这次汶川大地震的上海记者。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2005年8月11日这一天,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16岁女孩王振振捧着1200元前往沈阳市第81中学交纳了今生难忘的一年学杂费。王振振的家住在东陵区王滨乡后沟村后大背,今年她考入沈阳市第81中学成为公费生,这位花季少女饱受了父亲去世、母亲出走、家境贫困而交不起学费的痛苦煎熬。王振振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求助于记者,让记者帮她的忙。《沈阳晚报》的记者想起了沈阳市人大代表、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农工党沈阳市委会委员王莉曾代表农工党九院支部给记者打过电话,想资助一名贫困学生。记者联系上了素不相识的王莉,当王莉听到了王振振经历,…  相似文献   

18.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会不会"讲故事"。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为什么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却写得引人入胜?主要是因为有些记者会讲故事,擅于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一、记者为什么要会"讲故事"美国记者威廉·布隆戴尔说过:"我们理应是故事的讲述者和事实的提供者。当我们不能完成这个职责时,就不会有人读我们写的文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更是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焦点式消息的结构是"聚集于独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月前,记者在一望无际的农田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个月后记者又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会场里见到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民。会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叫买买提·恰瓦。“我是莎车县阿斯兰巴格乡阿热买里村的一名村党员干部,在这个村当了16年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记者     
《时事报告》2012,(11):79
机器人记者是美国叙述科学公司发明的写作软件,这款软件拥有自动撰写新闻故事的功能。目前,机器人记者每30秒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它在体育比赛、房地产价格等方面的报道,颇受人们青睐。机器人记者的知识储备庞大、丰盈,并且它的"搜商"相当高,光是拼写稿速度和编辑能力,真实记者就已经望尘莫及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能取代真人记者。人类和电脑运算可以天衣无缝地充分合作,比如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