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凌源市采取"党建统领、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为主要路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3个,10万元以上的村有86个,5万元以上的村有194个。坚持党建统领,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2014年以前,全市有157个村属于无资源、无产业、无收入的"空壳村",有230个负债村。针对这一现状,凌源市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4)
<正>近年来,乃玛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为抓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人均纯收入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村集体资产400多万元,成为吉日嘎朗图镇第一个拥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选能人强支部带头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在乃玛岱村,就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谋发展的"当家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梅旺。  相似文献   

3.
正几年前,朝阳县波罗赤镇卢杖子村和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集体经济呈"空壳化"状态。年轻人杨喜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新的"两委"班子干劲十足,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正>村集体经济是办好农村公益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一、村集体经济在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一)村集体经济弥补了公共财政对自身无力脱贫"兜低保障"不力的"短板"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000万元,经济收入达400多万元的富裕村。2016年,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8,(3)
正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建设食品工业强县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摆上日程、因村施策、精准帮扶、市场带动,全力打造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全县共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个,消灭"空壳村"22个,全县79个行政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村总数达到74个,收入总额2708.8万元,其中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13个、10—50万元村38个。  相似文献   

6.
正建强基层组织、盘活资产经营、创办实体经济,贵州通过在农村改革创新,大力破解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步伐,为贵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农村集体收入低下或无经济收入,这样的村被称为"空壳村"。在贵州,"空壳村"占比不少,9000个贫困村基本都是"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7.
<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启动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零收入’村。"2018年5月,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指导意见》和《青海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并就相关事宜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根据省委安排部署,到2020年,  相似文献   

8.
正石阡县积极探索实施"100%的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贫困户链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100%的贫困户有稳定的脱贫致富门路"机制,逐步实现村强民富。石阡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集众智众策众谋,以民心党建为依托,积极探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个100%"机制,即100%的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贫困户链接集体  相似文献   

9.
正康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示范带动、健全机制等途径,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能力差等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7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67个,占总数的42%;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25个,基本消除了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工作落实。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兴城市积极探索抓基层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日趋壮大。自2017年以来,转化"空壳村"99个,全市237个村中有215个有集体经济收入,占总数的90.7%。突出党建引领,凝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兴城市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动,下好"一盘棋"、打好"组合拳":一是靠实责任。建立市委联席会议制度,制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开江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主要途径,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形成了"四联四破"工作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196个村均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其中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2万~10万元的有65个,10万元以上的有6个.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饶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饶阳县"互联网+党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农村集体经济有了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县村集体增收实现全覆盖,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全县197个行政村集体收入积累总额达8000余万元,年均收入3800余万元,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98个村,占比49%。  相似文献   

13.
正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探索"三聚三建"发展模式,向改革要动能、向产业要红利,初步建成"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田园村。2002年,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如今的青杠坝,环境幽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以来,商河县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坚持党建引领,从要素、资源、机制入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清零晋档"工程,为乡村振兴夯实物质基础。2018年全县新增5万元以上收入村104个,全面清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尚志市依托"四大发展路径",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健康发展。走"产业带动型"发展路径。通过"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走"资源收益型"发展路径。鼓励有集体资产资源的村,以发包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促进村集体对生产的再投入。走"村社合作型"发展路径。村"两委"采取村出场地、出劳力等方式,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形成优势互  相似文献   

16.
正铁岭县幅员面积2249平方公里,人口39万,下辖15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573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8021名,其中农民党员11415名。2014年上半年,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已经达到了13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1%,全县村级集体收入总额2370.64万元。近年来,铁岭县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强化引导和扶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途径,推动强村富民。"四项措施"强保障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刻不容缓,因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村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铁岭,地处辽北。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农村党建始终是铁岭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曾经,"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铁岭市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与实践,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实现了强村富民的发展目标,农村基层建设、服务与管理的支出需求得以满足,党的执政基础也逐步得到了夯实。目前,全市1175个村,村集体有收入的548个,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180个;村集体有存款的442个,其中,存款在10万元以上的63个。高度重视,倾力扶持树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空壳村"是指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的村庄。助力"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基层治理、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近日,本刊记者分赴惠水县甘昌、排楼、赤土三个村采访,将它们的致富经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宋兆璐 《共产党人》2005,(10):17-17,16
2005年西吉县在总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较大的50个村(包括原30个试点村),确定为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的示范村。到2005年底,要求2003年开展试点活动的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04年开展试点活动的24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2005年新确定的20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完完全全是跟着产业走的,产业做得越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也就越多。"谈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党委书记侯鉴如是说。范杖子村位于凌源市西15公里,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有12个村民组,农户788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