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前苏联是在确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目标后,为了使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轨道,才提出私有化的。笔者认为,这种把向市场经济过渡与私有化归结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似乎过于简单。 一方面,私有化是前苏联所有制改革理论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应割断私有化与所有制改革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来谈论私有化与向市场  相似文献   

2.
自从俄罗斯实行私有化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常见报端。但对于私有化的评价,众口一词持否定意见者为多。笔者认为,尽管从宏观上看,私有化的确是给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负面的结果超过了正面的。但从微观上分析,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私有化还是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的,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够明显。如小私有化基本成功,商品市场已经形成,等等。本文拟对俄罗斯的私有化作一简要论析,以作拋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3.
1989年底以来,为了消除中央计划管理体制带来的种种弊端,东欧各国政府相继提出并推行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纲领。企图通过“奇方妙药”的经济私有化,短期内实现体制转换,轻而易举地享受西方的金钱和繁荣。东欧国有企业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小私有化”是指商业、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捷克经济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行者是财政部长克劳斯。他主张激进而迅速的变革,尽快建立市场经济,即使暂时造成大量失业和高通货膨胀也在所不惜。克劳斯的主张得到了捷多数人的支持,联邦议会通过了以他的激进观点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如“经济改革纲要”、“财产归还法”、“小私有化法”、“大私有化法”、“土地法”、“外汇法”、“价格法”、“税  相似文献   

5.
推行私有化债券是俄罗斯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按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私有化债券如能顺利实施,将是历史上所有制改造的重大举措,其意义不亚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所不同的是:这一举动却是走向反面,将国家所有制“归还”私人手中,这是对历史合理性的否定。俄罗斯推行私有化债券工作,如按原定计划即将结束。那么私有化债券实施后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6.
经过数月的争论,波兰议会通过了《国营企业私有化法》,波兰开始了转变经济结构的改革。《私有化法》及其《关于设立所有权改造部的法律》是广泛适用于国营企业私有化问题的普遍性法律规定。《私有化法》仅适用于国营企业,《银行法》则为银行股份化的改革提供了独立的法律依据。(根据部长会议的决定)国家银行和国家合作银行可以转变为股份两合银行公司。财政部长负  相似文献   

7.
按照多年流行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与私有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苏联在目前的改革中却明确提出了私有化问题,声称私有化与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矛盾。例如,沙塔林在去年12月29日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说“我头脑中的社会主义概念就是要实行财产私有、企业经营自由、实行市场经济。”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苏联为什么改变了对待私有化的一贯态度?苏联的私有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它在体制改革中起什么作用?对于私有化的概念,苏联国内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官方  相似文献   

8.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9.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推翻现实社会主义并最先宣布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自1990年1月起贯彻著名的“休克疗法”纲领两年多来,波兰正在步履蹒跚地向市场经济过渡。截至目前,波兰已全面放开物价,大幅度削减财政补贴,政府设置了所有制改造部,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包括“小私有化”和“全面私有化”,取消了中央计划,把中央计划署的职能改变为经济预测性。改革了税收制度,建立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银行体制,如信贷制度和开办证券交易所,把兹罗提变成国内可兑换货币,消灭了外汇的黑市交易。对外,一方面寻求西方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东欧诸国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因而在私有化(或非国有化)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由于政治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国在国营企业私有化方面采用了不同形式。本文仅就中东欧诸国(包括俄罗斯)的国营企业私有化形式作一比较,但不涉及归还资产问题,尽管它也是一种非国有化形式。 匈牙利:自发私有化和引进外资 匈牙利自60年代以来即着手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东欧发生剧变后,立即提出向发达的西方型市场经济过渡的任务。这就要改革所有制关系,而私有化则起着关键作用。私有化虽是当代世界的普遍趋势,但在东欧各国私有化的决策方面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规模私有化是东欧国家市场改革的基础。根据这些国家政治变化的情况,当前它们发生的一切不可以称之改革,更确切地说是制度、整个社会、经济模式的更替。当然,只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在改革以后社会意识才可能比较快地接受系统地回到私有制,回到西方型的经济模式的思想。这些国家在大规模私有化纲领颁布以前就已经通过了一系列为私  相似文献   

13.
一、私有化的成果: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1992年1月至10月已私有化的企业(项目)共有16993个,其中4046个项目(23.8%)是10月份实现私有化的。考虑到在私有化的过程中零售商业、公共饮食业和生活服务方面的企业划小,转为私有制的企业总数为3万左右。在私有化企业中,81.7%属自治市(镇)所有,13.4%属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内的共和国、边疆区、州、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的国家所有,4.8%属联邦所有。通过股份制实现私有化的企业只占总数的3.1%,其中自  相似文献   

14.
波兰“大冲击式”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年,证据表明,国有企业对新的经济现实所作出的反应比如下偏见中预示的更灵敏,这种偏见认为,国有部门是缺乏主动性和失败的。不仅在对于中期增长仍是至关重要的波兰,而且在其它国家生产部门典型地占有国民生产总值、就业、税收和出口中很高比例的改革的国家中,国有企业的行为和改革在不同的后共产主义国家,情况有所不同,而作为先行者的波兰的经历则提供了某些有益的教训。 大型生产企业的私有化并非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在东欧前计划经济中所要求的私有化范围极大。1990年,许多人认为国家财产应尽快被私有化。任何拖延都意味着浪费时间,而且当私有化最终实现时,恐怕不再会留下什么可私有化了。这种观点是以这样一种流行的观念为根据的,即国有企业在适应新经济现实时行动迟缓,并且不愿进行结构改造。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东欧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企业私有化的经验,随着联邦和共和国有效的私有化法律的履行,新的所有制改革法草案已经由共和国政府制定,并已提交议会议定。该法预期在1993年7月底正式通过。 该法草案的主要思想是要按照已被接受的原则加速私有化进程,从而建立起更有效、更具竞争性的企业和经济。其它目标,如吸引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继承国,虽大不如苏,但余温犹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俄罗斯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份最。因而俄罗斯改革举世瞩目,它的成败与否与世界经济的整体推进密切相关。俄罗斯自实施了激进的“休克疗法”改革以来,就全面推行了私有化,国营大中型企业私有化则是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主要对象。但在实践中,俄罗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波折百起收效甚微,令其国人大为失望,教训颇多,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中东欧各国和苏联制度变更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经济私有化道路。有的国家实行私有化后,经济明显增长,但有的国家反而下降。因此,私有化并不是万灵药方,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国情和经济基础不同,中东欧各国实行私有化的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两类;1.以普遍私有化(或称大众私有化)为主的私有化,即主要是将国家财产即国有企业的产权分发给  相似文献   

18.
从90年代开始的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私有化,私有化后俄罗斯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所有权的分散化,控制权的集中化,其中控制权主要集中于内部人手中,相应地,公司治理结构也呈现出独特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俄罗斯公司治理的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前东德的私有化方案是德国统一的内在一部分。实质上,私有化的目标不是将社会主义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是将东德经济统合进西德的发达市场经济。将前东德的私有化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的私有化相比是不适宜的,因为在前东德是通过采用西德的法律一夜之间便确立了私有化的法律框架。另外,德国拥有波、匈等国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联邦自推行市场化、私有化方针以来,国内社会生活一直处在极大的震荡之中。经济改革遇到越来越多的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俄联邦的生存。尤其是在以下四方面,是需要加以认真对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