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旭 《当代世界》2015,(12):81-83
<正>2015年9月12日,英国工党素有"左翼激进议员"之称的杰雷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以59.5%的得票率当选最大反对党工党领袖。他的当选,不仅在工党内部,在整个英国社会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一直执行"中左"路线和"布莱尔主义"的工党如何使一个"激进社会主义思想者"当选党首?这是否意味着"左派"的崛起?科尔宾当选后又将面临党内外怎样的挑战?默默无闻三十载,  相似文献   

2.
在举世瞩目的2019年英国大选中,执政的保守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胜利,而主要反对党工党却遭遇惨败,且这也是它的连续第四次失败。工党领袖科尔宾已经宣布辞职。科尔宾和工党领导层对四连败固然难辞其咎,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潮流、英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才是英国工党四连败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3.
左翼议员杰里米·科尔宾在2015年以"黑马"姿态当选英国工党领袖,又于2016年以明显优势战胜竞争者。两场选举标志着"后第三条道路"时期工党的左转,折射出政党精英与普通选民的分歧,也是工党调整方向、网络传播效应和选举制度变革的结果。科尔宾如欲弥合党内分歧,整合工党力量,把党员支持转化为工党选票,争取工党重新上台,还需要解决党内高层认同不高、理论创新能力不足、民调结果持续落后等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4.
正(3月22日至4月21日)3月25日,英国议会决定暂时关闭议会以减缓新冠肺炎疫情传播。4月4日,英国反对党工党以首轮过半数的结果,选举基尔·斯塔默为新党魁,接替已卸任的前领袖科尔宾。4月21日,英国议会复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议员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会议。  相似文献   

5.
英国工党在2019年议会选举中的失败再次引发了工党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在回顾布莱尔与科尔宾路线调整的基础上,力图把握工党路线的变化脉络;分析近年来英国选民的变化、工党在观念层面缺乏号召力以及激进经济社会政策的局限,指出工党如果继续向左转将面临诸多限制,向右调整似乎是工党回归政治中心的唯一选择。这意味着工党在选举策略上要更加注重赢得大多数工人阶级支持,在意识形态上向民族主义回调,在经济社会政策等问题上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6.
英国工党历来重视领袖选举,其领袖选举制自1922年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演变,最大变化是选举人群逐渐扩大。推动选举制变化的直接动力是党内左翼的推动,但深层原因与社会发展大趋势有关。伴随选举制的演变,党内民主得到发展,但工党对党内民主也施加引导和控制,目的在于使当选领袖在对党员负责的同时也满足党组织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1998年12月的委内瑞拉大选中,行伍出身的左翼政治家查韦斯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在选民面前,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竞选纲领,最终获得了56%的选票,当选总统。2002年10月27日,蓝领工人出身的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同样以左翼政治家的面目出现在选民面前,赢得了大选,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国家的总统。同年11月24日,厄瓜多尔“1月21日爱国社团”领导  相似文献   

8.
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其任务是尽快把党建设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或欧洲"左翼社会民主党"。近20年来,这些党有时在朝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有时又在野沦为反对党,但它们已形成为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而轮流坐庄的一翼,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托尼·布莱尔,英国工党领袖、首相。苏格兰人。1953年5月6日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牛津大学法律系毕业。1975年加入工党。1983年进入议会。1992年起任工党影子内阁内务大臣。1994年7月当选为工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袖。他上台后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和新的财政政策的设想,更新了党的宗旨和价值观,刷新了党的形象,得到了广大中产阶级的认同,工党支持率激剧上升。1997年5月1日,工党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18年在野地位重新执政,布莱尔成为英国185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以下所载译文,反映了布莱尔经济思想的一些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原文载于《社会党事务)(Socialist Affairs)1994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0.
围绕布莱尔何时辞职交权问题,英国工党内部的"二布之争"最近有了比较明确肯定的答案.面对党内强劲的"逼宫"浪潮,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今年9月工党年会前夕,明确承诺将在12个月内辞职交权.在随后举行的年会上,布莱尔带着依依惜别之情发表了告别演说.布莱尔在演讲中称赞了布朗,说"没有布朗就没有新的工党和3次大选的胜利."对即将离开领袖的岗位,他表示,"离开是艰难的,但也是正确的",称他"爱这个党,永远和它在一起".布朗在年会的第一天发表了主旨演讲.他首先颂扬了布莱尔为工党、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明确摆出了首相继任者的姿态.而后,他大谈新工党、新英国的理想和价值观,描述了工党未来改革的新前景.他还恳请工党同仁给他机会战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宣告了接替布莱尔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4日,澳大利亚最大政党、主要反对党工党举行领袖选举,现年50岁的原影子内阁外交贸易部长陆克文(Kevin Rudd)以49票对39票击败原领袖比兹利当选领袖.此前因备战下届大选而愈演愈烈的工党领导权之争终于划上句号.澳社会普遍认为,陆克文的当选意味着工党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布莱尔担任英国工党领袖,对工党进行全方位改革,并将之称为"新工党".但新工党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是新的,很多改革在工党前领袖金诺克①时期就已完成.本文通过对金诺克改革的分析,表明所谓"新工党"同金诺克时期的"旧工党"之间虽有差异,但更多的是一种继承延续而不是一种分离甚至对立,因而不能简单地以"新"或"旧"对两者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不断发酵,欧美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复苏乏力,西方媒体、政要和专家学者纷纷对当前资本主义困境进行反思。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和自民党领袖克莱格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深刻分析当前英国经济社会困境和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为打破长达三年半之久的"脱欧"僵局,英国举行了近百年来的首次冬季大选,保守党地位得到巩固,顺利推动英国议会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工党力量则被进一步削弱。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保守党和工党在"脱欧"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多年来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政党社会基础的变化,特别是阶级政治让位于身份政治,从而削弱了选民原有的政党忠诚,而"脱欧"这一特殊背景则加剧了转变进程,凸显了身份政治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英国的选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政党格局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一段时间内,英国保守党的强势地位将继续得到保持,工党则将进入艰难的转型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5.
新工党自1997年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英国的政党财政改革.《政党、选举与全民公决法》(PPERA)付诸实施以及选举委员会成立至今,英国两大主要政党仍面临不同程度的财政困境.菲利普斯报告虽然勾勒了新工党政府新的政党财政改革蓝图,但由此引发的争论却使工会与新工党的关系遭遇严峻考验.种种迹象表明,新工党正在经历由"大众"政党向"卡特尔"政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现代政治中政党有左翼和右翼之分。一般来说,左右翼的说法源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的制宪会议,当时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与平民坐在左边席位上,支持封建专制的教士和贵族坐在右边席位上,故称左右翼。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对左右翼的解释不同。在当代欧  相似文献   

17.
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英国脱欧进程出现了众多波折,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源于政治博弈和社会分歧的脱欧进程加剧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极化和分化,使延续数百年的政治制度遭遇了新形势、新议题的冲击,制度问题不断暴露,制度韧性被推向极限。2019年的英国大选是脱欧公投以来的第二场提前选举,它是英国国内政治受脱欧进程演变的结果,这场选举也将持续影响英国政治的走向。后脱欧时代,保守党政府依然面临着社会撕裂、国家分裂、国际定位等诸多挑战,工党、自由民主党等政党则进入了重选领袖、重新调整的新阶段。由于苏格兰地区和北爱尔兰地区的离心倾向上升,脱离欧盟"重获国家主权"的英国将直面国家分裂的风险挑战。如何淡化脱欧纷争和重建国内共识,仍是保守党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大会简介2007年7月5日,“2007年马克思主义节”在英国伦敦举行,会场设在伦敦联合大学、亚非研究学院和伦敦大学。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反抗”,即反战、反资本主义和反新自由主义。这次大会由英国左翼联盟“团结联盟(re-spect)”召集,参与者包括英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英国反战联盟、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英国邮政工会、英国公共服务部门工会等多个组织。近20个国家的左翼政党和反战团体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吸引了6000多人参加,其中有工党议员、知名学者、记者、作家、电影制作人、剧作家、诗人、音乐家,也有来自国外的左翼政党和反战…  相似文献   

19.
沈旭晖 《南风窗》2008,(24):82-84
接受了西方宠幸十多年的穆加贝忽然成了反美义士,其原因要追溯到1997年他的英国盟友保守党被选民轰下台,继任的工党政府自称同属"帝国主义受害人",所以没有义务继续资助津巴布韦黑人购买白人土地。之后穆加贝把一切政治乱局诉诸民粹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殖民阴谋论,管治越来越高压,终于变成西方眼中的新邪恶领袖和不受欢迎人物。  相似文献   

20.
李宏 《当代世界》2022,(2):64-69
2021年9月,挪威工党在本国议会大选中成为第一大党,由其领衔的中左翼联盟在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胜出.此次大选终结了以保守党为主的中右翼政党联盟连续8年的执政,挪威成为北欧地区继瑞典、芬兰、丹麦之后第四个由中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在欧洲各国民粹政党迅速壮大、欧洲社会民粹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北欧四国集体"左转".此轮中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得益于国际环境和北欧国家内部条件的变化,其重新执政伴随着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