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图书简介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定价70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欢迎购买。亦可从本刊编辑部邮购。有意者请电话垂询: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定价70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欢迎购买。亦可从本刊编辑部邮购。有意者请电话垂询:  相似文献   

9.
近读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D·布朗《六维领导人》一书,感想颇深。作者通过对政界和企业界众多著名领导人的分析,发现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有时要扮演令人信服的"英雄角色",以战胜困难的勇气来凝聚人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一篇名为《鸥眼瞰昆明》的网文引起了昆明市民的关注.文章以拟人的手法,借分布在翠湖、环西桥、海埂大坝、大观楼、滇池几处的红嘴鸥之口"现身说法",对昆明的环境气候、文物古建、市井风情、历史人文等展开介绍,读起来亲切生动,打动了不少"老昆明".文章作者詹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先后撰写出...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9)
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流传较广的一句话,把抽象的"制度"这个概念讲得生动而富于形象。事实上有多少人对中国制度有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都向大家推荐《制度的笼子》这本书,值得一读。这本书适合现代人看,都是短故事加短评论。它是用各个小故事串起来的大文章。这本书后记中列举了文中引用的50本专著和48篇报刊和网络文章。如果你没有耐心读这么多专著,那就来读作者这浓缩的精华吧。如果你不喜欢理论研读,这本书的短故事也很适合你顿悟。经我粗略统计,这本书共分5章,有53个小节,每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一道彩虹     
<正>有一种书,极具山的内蕴和海的深邃。《晴耕雨读》就是这样一种书。《晴耕雨读》(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呈现出叶双瑜先生写作的大致轨迹以及影响各个迹点生成的执着坚守和时代因素。故而,牵引我们目光的、烙在扉页的"不忘初心"四个字是作者前行和超越的路碑,是作者凝视时代、思考中国的关键词。可以说,也是深入解读《晴耕雨读》的关键词。全书收集的作品,高扬现实主义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坚持人民性,坚持"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有一  相似文献   

13.
<正>买书如山倒,无非是一种囤积的热情,或者说"装点门面",为的是看起来有文化;阅读时,无时间、没心情、缺耐心,用"读书如抽丝"来形容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是一个难以潜心阅读的时代,更何况那些社科、哲学等理论书籍,读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李瑞环55万字的宏篇巨著《学哲学用哲学》。我连读三遍, 获益良多。确如作者所述: ”哲学是明白学”“哲学是智慧学”; “学点哲学,终身受益”。李瑞环同志是一位深受人民尊敬的领导干部,他的著述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一样的受欢迎。读他的书就像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书中没有从抽象到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结合工作实践,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升华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民主与科学文集》由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  相似文献   

16.
温晔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关于陈映真早期作品中外省人书写的征文,选题较有新意。作者发现,在台湾本省籍作家中,陈映真是为数不多的以外省人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异类"。通过对陈映真早期作品中外省人故事的爬梳与分析,作者体会到了陈映真先生对外省人历史际遇的"理解之同情",以及期盼族群和解的良苦用心。文章主题突出、思路  相似文献   

17.
想象的自由     
<正>伟大的作品都允许无限的解读方式—与其说其中有某个作者想表达的"本意",不如说我们在阅读中看到的其实都只是自己的投射:阅读起到了镜子的作用,反衬出我们头脑中那个世界的倒影。因此,翻开本书之前需要切记的一点是:关键词是"在德黑兰读",而不是"《洛丽塔》"。  相似文献   

18.
读书·充电     
据不久前某大报发表的题为<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的文章称"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达80%的被访干部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仍有高达46%,即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在不读书的原因一栏中,称没有时间读书的占了63%,没有读书习惯的占了35.31%,不知道读什么书的占了13.44%,而认为读书没有用和没有可读的书的分别占了2.81%和9.06%.  相似文献   

19.
《公民导刊》2015,(2):6
<正>由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论述摘编》9个专题,收入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等40多篇重要文献。书中部分内容摘登如下: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  相似文献   

20.
《春秋》2020,(1)
正核心阅读《氾胜之书》的"农本"思想和"耕本"理论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要从"谷帛实天下之命"的高度看待农业,以"勤农"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充分认识到"乡村兴则国兴"的历史规律;要发扬"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的"耕本"思想,"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氾胜之与《氾胜之书》《氾胜之书》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之一,其作者在汉唐文献中或写为"氾胜",或写为"氾胜之",现在一般都写为"氾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