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维和的一年,让我体会到了作为维和警察的责任和担当,体会到了和平与宁静的可贵。同时也为我们能有今天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心怀感恩。维和的亲身经历,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参加维和行动是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军人的风采,一言一行都关乎祖国和军队荣誉,一举一动都受到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媒体高度关注。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而自豪。"  相似文献   

2.
正"维护当地的和平,让群众过上安宁的生活,这就是维和的意义。"读完《当代广西》第15期刊载的《方林宝:拼将热血靖一方》,我从方林宝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维和警察的风采。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就是方林宝所在的维和队伍,他们远赴西非,前往维和第一线,为利比里亚人民提供了安全保障,赢得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一次,巡逻小队在执行任务时,一名当地妇女带着一名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22)
<正>"于历史长河,我也许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执着,追寻生命的浪花;于苍穹社会,我也许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现生命的绿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和志虹维和日记当地时间9月28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讲话。习近平发言中专门提到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一根羽毛"的故事,以此寄寓中国以和为贵的和平观,引发峰会领导人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2)
<正>中国宣布将建一支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加上已参与行动的3000多人,中国将成为全球贡献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将改变联合国维和的面貌。中国蓝盔25年,为国际维和书写的是"中国担当",贡献着"中国智慧",树立着优良的"中国形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8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一支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相似文献   

5.
正"维和一年,受益一生。一年来,我懂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的维和路,便是选择了风雨兼程,选择了远离平凡与平庸,选择了沉甸甸的和平使命。"去年《战狼2》创造了观影奇迹,远在利比里亚的维和队员们也想观看这部反映与自己工作状态接近  相似文献   

6.
张慧玉 《桂海论丛》2009,25(1):56-59
"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中国维和则践行了这一理念.中国维和推动了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中国维和完善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和机制,中国维和积极致力于国际热点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22)
<正>组建一支常备的、专业的维和部队,不仅是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也是现实的军事需要。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特命机制,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自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后,外派部队主要以维和警察、工兵和医疗分队为主,这次大规模组建常备维和部队、参与新维和待命机制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信号。相比于中国以往的维和部队,常备维和部队究竟有哪些不同?常备维和的编制、装备和人员训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253天     
<正>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以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为主组建的我国第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远赴利比里亚执行为期9个月的维和任务,140名队员克服政治环境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任务危险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维和任务,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其"维和防暴英雄警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维和行动上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更应加快注重维和理论的构建,彰显中国思想,增强理论自信,夺得在国际安全领域应有的大国话语权。从学科科学化的角度重构对维和问题的认识,界定"危机"作为维和学的逻辑起点,由此演绎一系列基本概念,确立"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人具有满足需求的本能"两个基本命题,并创立方法簇来解析维和学研究方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得知山东省公安厅要组建第三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时候,我刚刚从联合国利比里亚任务区返回来才半年时间。这次的维和警察防暴任务,和我第一次执行的民事维和任务截然不同,我知道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3月25日,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医院为启程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三名军医刘健民、郎明渝、周振宇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欢送仪式。据悉,这是深圳市医疗机构首次参加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他们三人在河北廊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顺利通过了集训考核,将代表中国警察前往海地执行为期八个月的维和任务。]2005年4月8日星期五天气晴朗今天是我到海地的第五天,虽然天气依旧炎热,住房条件相对国内也比较艰苦(五六人住在铁皮房内),但我差不多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我是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2点和第二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先遣队…  相似文献   

12.
<正>在桂林,有这样一位警察,从警17年,先后荣获两次个人"二等功"、一次公安部"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他两次代表祖国以维和警察的身份赴非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均圆满完成任务,荣获联合国最高荣誉"和平勋章"。他,就是胡景仪。结婚16年,他与妻子刘炜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工作上相互扶持,生活中互敬互爱,三口之家温馨和谐。胡景仪是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的一名民警,2006年,他们的孩子只有3岁。当时,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招考维和警察,  相似文献   

13.
丁辉 《中国减灾》2011,(6X):39-39
<正>如所预期,今年的"春晚"果然安排了一个"代表"北川人民感恩的节目。已记不清这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北川的人民第几次"被"感恩了!朱军的主持风格据说是"热情洋溢",然而我的观感颇有不同。我觉得朱军主持的声音和笑容都具有"防暑降温"的功效,只是让人的皮肤受  相似文献   

14.
施正荣 《群众》2010,(8):23-24
<正>地利人和,是我选择无锡创业的动因10年前,我抱着"学以致用、环保需要立即行动和科技必须以产业化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理念,以及"既要让自己的同胞看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也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人不比他们差"的志向,回到袓国寻找创业的落脚点。如今回顾创业的历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对于政府中的人才——关键岗位上干部的作用,有几点让我感受特别深切:  相似文献   

15.
备忘     
《人民公安》2008,(22):1-1
周永康强调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孟建柱强调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带来的新挑战;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启动;中国驻科索沃维和警察荣获联合国维和勋章;全国11个省市共装备27架警用直升机.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正如歌词所唱,在学生眼里,教师应该是有力的、神气的,  相似文献   

17.
正她巾帼不让须眉,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获得一连串荣誉;在丈夫远赴西非执行维和任务时,她默默挑起家庭重担,用行动传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刘海燕是北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情报法制科科长胡泉的妻子,现任北海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二级指挥员。在"十佳边防警嫂"座谈会上,刘海燕谈了自己的感受:"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甜、有苦,但我觉得生活是甜多过苦。我愿意为了这种幸福而辛苦着,累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18.
李晓明当时就是我赴东帝汶第三批维和警察中的一员.身份是维和警队副队长。当时.他只有26岁。此前,李晓明在全国范围内的维和警察选拔考试中,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和警务技能给公安部外事局领导和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9.
周洁 《人民公安》2014,(1):32-37
<正>今年四十岁出头的吕岩,人生经历颇为丰富,履历表上"战功赫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公安局爱民模范,2012年度"我最喜爱的首都人民警察",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等。(一)现任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二支队副支队长的吕岩,2004年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那一年,他被公安部选拔参加中国首支海地维和防暴队,远渡重洋,来到地震过后、满目疮痍、暴  相似文献   

20.
丈夫于光武在海地维和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记得报名之初,光武轻描淡写的对我说:我参加维和报名了,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了出来。因为他原来一直在部队工作,我们从相识到结婚8年的时间,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好不容易盼到他转业,一家人刚刚团聚,可是他又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