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观天下     
正医保药品谈判成果落地要不打折扣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举行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此次对150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成97个,价格平均降幅为60.7%。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据人民网)【评论】"秦川":药品谈判,"谈"到了患者的心窝上,更谈出了一个国家的情怀。药品善政越多,越能让患者看到希望,更能延伸他们的生命长度,以及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让患者早日买得到、用得上、可报销的药物,不仅可释放国家医保政策的红利,更能让患者拥有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近期,针对抗癌药的举措不断,已经有部分药企开始下调抗癌药品采购价格,四川省也成为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专家称仿制药质量有待提升,药品招标、医保支付等政策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前段时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落幕,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们真诚且专业、坚定又温暖的"灵魂砍价",让人动容。对一种药品来说,价格些微变化,叠加庞大用量,都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调整。为了分厘之差,医保代表常常与药企代表争得面红耳赤。而之所以"锱铢必较",是因为点滴小账背后,都是民生大账。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讯     
《小康》2019,(11)
正广州:启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根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部署,广州市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有关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规定也将同步实施。按照规定,中选的25种32品规的药品,广州将以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对非中选药品则需打折或以中选药品的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这意味着医保患者在选购集中  相似文献   

5.
小康月报     
《小康》2017,(24)
<正>微观@李旭峰123:药物研发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日前,人社部公布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价格谈判结果,大多是肿瘤靶向药,平均降幅达44%,最高降幅达70%。降价使患者受益。据悉,长期以来,部分癌症患者必须靠进口药延续生命。这些药品价格极高,且不能报销。点评:很多死于癌症的人并不是治不了而是用不起治疗的药,谈判得来的结果应该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湖北政报》2023,(3):30-32
<正>鄂医保发〔2022〕83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各定点医药机构:按照《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1〕28号)、《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适应国家医保谈判常态化持续做好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医保函〔2021〕182号)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0,(6)
正中国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是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的脉络:中国医改的主导者依然是医保。567个县域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正式实施,药品带量集采,医保目录谈判及动态调整,医保版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试点启动,给社会办医国民待遇,促进医生自由流动,全国统一电  相似文献   

8.
社情民意     
正基层"基药"应充分体现保基本原则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病患者配药的首选,但存在非基本药物和进口药品使用过多、国产与外资药品医保支付比例小等问题,不仅有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设计初衷,也直接导致了患者就医费用的上涨及医保基金支付压力的增大。一是非基药使用占比呈上升趋势。随着分级诊疗、区域医疗联合体、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对口支援的推进,大医院医生的用药  相似文献   

9.
<正>京医保发〔2023〕15号各区医疗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相关定点医药机构,各有关生产经营企业: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落地工作,拓展参保患者用药购药渠道,根据《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1〕28号),建立完善国谈药“双通道”管理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更好满足参保人用药需求,提升医保基金保障水平,在本市药品“双通道”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选取部分门诊量大、国谈药采购数量少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双通道”管理试点工作(附件1),现就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直接抗病毒药(DAA)的问世,丙肝在2~3个月内可以被治愈。去年有3种原研药通过谈判已纳入医保,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5%。纳入医保后,对绝大部分患者来说药品负担已不是主要问题。但在实现消除丙肝威胁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引起重视,包括:一是群众缺乏对丙肝的了解,极少主动检测诊断,疾病认知水平较低。丙肝发病隐匿,感染初期可能不会感到不适,很多患者不知已患病。患者教育缺位耽误丙肝诊治,等到出现并发症时,将增加更多的经济成本。二是医疗机构难以及时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尽管价格主管部门陆续降低了一大批药品的零售价格,但当前社会各方面普遍关心的看病贵、药价高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据了解,目前纳入我国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共计2400余种,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20%左右,占市场销售份额的60%左右。近年来,我国价格主管部门先后17次出台降价措施,降低了1100多种药品零售价格,降价总金额达到350多亿元。从  相似文献   

12.
正一、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基本估价中国传统的医患关系是非常和谐的。患者视医生为生命的守护神,医生受到全社会普遍的尊敬。这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和谐医患关系。但是,随着把医院推向市场,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过分注重用经济指标考核医生。医生以"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方式为医院创收,部分医院按检查开单次数给医生"提成",部分药品供应商按药品用量给医生吃"回扣"。  相似文献   

13.
正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昂贵一直是导致百姓看不起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这种状况迎来转机。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国家药品谈判结果,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谈判药品降价幅度分别高达67%、54%和55%。这一消息,对慢性乙肝、肺癌等疾病患者是一大利好。新医改以来,在构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过程中,各地普遍反映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缺乏市场  相似文献   

14.
正黔医保发[2021]39号各市(自治州)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属各医疗机构、军队驻黔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医保发[2019]67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采购交易机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数读天下     
《小康》2019,(36)
正35000公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将超过3.5万公里,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通过最新谈判,又有70个新药加入到医保报销行列中来,另有27个药品"续约"。这些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6.
老马 《小康》2015,(1):52-55
中国制药业还处在上升期,希望与困难并存,可以预见行业中蕴含的办法和突破能力比困难更强大。2014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改委下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药改"方案涉及药品供应领域的8个行业协会,核心内容是从2015年1月1日起2700多种由国家定价的药品价格会"全部放开"。冷对与热捧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牵涉所有中国人日常健康保障的药品价格,以一种什么新姿态出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医院的药价虚高,是医药费用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虚高的价格产生于一环一环的加价。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只要市场上存在着药商和药品的竞争,医院和医生就是他们争夺的对象。正常的竞争方式是优质低价,而典型的不正当方式是药品回扣,药品回扣拿到医生手上是一种红包。  相似文献   

18.
正鄂医保发[2020]8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医疗保障局,各定点医疗机构:为贯彻落实《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工作的意见》(鄂医保发[2020]6号)要求,确保患者不因医疗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对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抢救治疗使用的药品和诊疗项目,不在医保目录支付范围内的,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乙类报销;在  相似文献   

19.
本来是质量相同的商品,价格便宜的卖得快而价格高的卖不动。然而,在我国的药品市场上,却是不问质量,价格越贵越好销。患者:看不懂的药方药费 3月16日,因为眼睛轻微不适,记者就近前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第一医院就诊。医生诊断的结果是结膜炎。她在  相似文献   

20.
动作     
国家发改委:发布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的最高零售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月14日发布了华蟾素注射液等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的最高零售价。例如,5毫升的华蟾素注射液最高零售价为27.4元/支,10毫升为52元/支。具体品种、规格和价格可查阅发展改革委网站www.ndrc.gov.cn。发展改革委通知要求,最高零售价自11月20日起执行。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同时降低销售相关药品的实际加价率,以最小零售包装的实际采购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有关药品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变化的跟踪调查,发现中标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