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余光中的《乡愁》里,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而南宁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愁就是一座村史室。从2014年起,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中,南宁市、县两级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在全区率先探索开展市级示范性村史室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充分挖  相似文献   

2.
地区传真     
《当代广西》2015,(6):8-9
<正>南宁市投42亿元打造"花样南宁"在成功打造"中国绿城"城市名片之后,南宁市今年将投资42.6亿元打造"花样南宁"。今年计划实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66项,着力在增加花量、多彩亮度上下功夫,实现"四季有花、处处见花、生机盎然、宜业宜居",并重点打造生态式五象新区和森林式火车东站片区,推进精品线路绿化、桥梁美化绿彩化、"花样庭院"、"花样校园"、"花样村屯"建设等"九项工程",增强城市的国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宜居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以我区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颜值"和"内涵"并重,聚焦"形、实、魂",努力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2020年12月,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关于印发第一批南宁市优秀基本整治型村庄名单的通知》中,马山县列入12个村,位居南宁市13个县(区)的第2位。马山县的12个村屯中,林圩镇列入6个。  相似文献   

4.
正情景重温2013年初,一场"美丽工程"席卷八桂大地,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建设"美丽中国"决策部署,立足区情农情,决定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之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全区"三农"工作。2013-2014年,从"清洁乡村"起步,清洁了家园、水源和田园;2015-2016年,"生态乡村"接力,绿化了村屯、净化了饮水、硬化了道路;2016年7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正式实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初,一场"美丽新风"在八桂大地的广袤乡村悄然刮起。6年来,这股"新风"驰而不息,涤荡了乡村多年来的沉疴宿疾,激活了村庄的内生动力,一个个亮丽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一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开展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规划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有条不紊推进建设。如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让八桂乡村实现了从清洁到生态再到宜居的脱  相似文献   

6.
地区传真     
正南宁"五网"建设掀起新热潮5月28日,记者从南宁市推进"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新闻发布会获悉,2020至2022年,南宁市将在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等五大领域重点推进项目711个,总投资7336亿元以上,3年计划投资2256亿元以上。截至4月底,南宁市2020年度实施项目已开工项目300个,开工率50.25%,完成投资  相似文献   

7.
理宣 《当代广西》2014,(24):39-39
正2013年4月,我区开始实施"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这一活动规划2013-2020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推进。去年4月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我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使全区乡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洁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坚持移风易俗,推行生态殡葬,实现公益性墓地生态化建设、节地化安葬、规范化管理。科学规划殡葬设施建设,实现乡镇(街道)生态公墓全覆盖。一是全区一盘棋规划墓地建设。编制完成《柯桥区乡村公益性墓地和乡村骨灰存放处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整合全区殡葬资源,按照"区级统筹布局,镇(街道)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一镇街一规划"墓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八桂乡村刮起了一场"美丽飓风"。不到一年时间,这"飓风"就涤荡了乡村多年来的脏、乱、差,一个个清洁靓丽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眼前。这"美丽飓风"就是"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谋划广西农村美好未来的重要决定。《"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明确提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分四个阶段——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十二五"期间,清洁乡村阶段顺利收官,生态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广西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富民"五个一"目标任务全部完成;1383个行政村按"六有"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改厨、改厕、改圈工程全部完工……2018年,南宁市以"三民"专项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宜居乡村活动,全市农村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正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综合示范区成为首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横县入选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100个示范县(区、市)名单,全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落户马山……近年来,南宁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市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南宁"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连片推进,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大片大片的玫瑰花绽放,水塘边垂柳依依,青瓦房红灯笼交相辉映;游人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六、南宁市政府重奖A级景区根据《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中的奖励政策,南宁市政府重奖2006年评上4A、3A级的旅游景区,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投资旅游业的信心。七、"乡村游"成为南宁旅游新亮点南宁市举办"2006中国乡村游"开游仪式,推出了乡村大世界、武鸣下禄村等22个乡村旅游点和"乡村生态观光游"等20条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实现生态宜居,应着力在"宜"字上做文章、下功夫,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从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很充足,旱三个月也没问题!"潘国臣老汉开心地对记者说。潘国臣是马山县古寨乡本立村古朗屯的村民。身处石漠化严重的大石山区,早些年潘国臣经常为没水用发愁。如今村里建了小型水厂,地下水经过处理后输送到各家各户,村民在家一拧开龙头,干干净净的水就"哗哗哗"流出来。而且,山上种树种竹子,植物多了、山变绿了,还能保水固水,就是旱上几个月,也不怕没水用。古朗屯的变化是全区生态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清洁乡村建设到生态乡村建设,两年时间,全区不少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正>郁郁葱葱的沙糖桔园,一座座农家别墅掩映在桔园中,清洁干净街道绿树成荫,人们在树荫下谈笑风生……自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以来,西林县那劳镇党委、政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形成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使那劳镇呈现出乡风文明生态美的宜居宜游新景象。市场运作破解垃圾转运难题乡村垃圾清运一直是个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美丽西林·清洁乡村"活动,西林县那劳镇率先探索生活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镇党委、政府结合地域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迁 《重庆行政》2014,(1):75-76
正近年来,云阳县积极建设"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全民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探索出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清水村美丽乡村模式、以生态搬迁与现代循环农业并举的永福村美丽乡村模式、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的五同村美丽乡村模式。  相似文献   

17.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2,(8):58
南宁高新区亿元企业数居首近年来,南宁高新区将抓好亿元工业企业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南宁高新区亿元企业已达113家,数量高居全区37个开发区之首,占南宁市开发区(工业园区)亿元企业总数的48%。仅去年一年,南宁高新区就新增亿元企业40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绿城南宁传来喜讯: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成为我区历史上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城市!财政收入超百亿体现了南宁市“十五”时期的重大成就,这标志着南宁市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是南宁市也是我区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历史的新跨越。当前,南宁市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关键时期。日前,本刊记者就南宁市“十一五”期间要建设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南宁”采访了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  相似文献   

19.
钟振 《当代广西》2014,(22):27-27
正我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和"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持续推进,各个阶段有机联系、层层递进、互相衔接、互为促进。生态乡村活动是乡村建设重大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也是清洁乡村活动的升级版。11月14日,自治区召开"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会议充分肯定了清洁乡村活动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目标任务,并作了全面部署。为了配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顺利开展,最近,自治区印发了《"美丽广西·生态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4日,全区"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召开,确定从2015年至2016年集中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重点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同时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到2016年全区村屯绿化达标率达65%以上,建设1万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以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开展生态乡村活动,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