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平衡是两个文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张纪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平衡性文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物质方面的成果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两者相伴而生,总要互为前提条件而存在,相互协调适应而发展。一定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文明是一种文明系统或文明群。这种文明系统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维并进的过程。第一层面是物质文明,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外在凝结在人类劳动的各种物质产品之上,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说到底,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中来的。”物质文明决定了精神文明的水平。第二个层面是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总和,表现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和发展。它内在地蕴涵于人类种…  相似文献   

3.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张翠珍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状态的概念。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在改造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精...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航程,需要张扬理想的风帆;社会的进化,应该高举文化的旗帜。我们谈的文明,自然是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基础,物质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小平同志谈过:“精神文明谈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他还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在这里,小平同志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谈得再透彻不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我们另有专文论述。此处,专论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者的关系是: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广播电视就其物质属性而言,属物质文明的范畴;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属精神文明的范畴。认真剖析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认清广播电视在人类发展中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便按照正确的方针和原则办好广播电视,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两个文明建设其中特别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建设应解决三个问题刘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一个方面,其在现代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质文明建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同时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铁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新时代铁路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教导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了。这里既有唯物论又有辩证法,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道理是几乎无人不懂的。但在实践中,人们却往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事实告诉我们,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文明建设这手软了,最终也会殃及物质文明建设,使这手也硬不起来。为什么会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呢?其关键还是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缺乏科学的认识。我们认为,从…  相似文献   

9.
一、两个文明协调与发展的相对性及绝对性社会的文明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对一定时期人类社会所达到的物质资料生产水平和物质生活状况的统称。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直接产物,它充分显示着人类在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  相似文献   

10.
两个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齐玉琳翻开一部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基本上处于一种相互适应的状况。但这并不是说,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从制度建设高度建设精神文明王庆五制度建设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从而表现在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方面的具体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史,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人类文明进程的速度、质量和方向.同时,社会文明的进步状况影响着人的素质的高低.现在我们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要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就必须建立丰富的物质文明与高度的精神文明,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因此,正确把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对于我们现代化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时,应自觉运用“两点论”,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全面地分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辩证地处理正面引导与惩戒邪恶的关系。一、用“两点论”看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不仅包括实现经济繁荣,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包括实现科学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全面进步,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又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等。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他在去年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一、什么是政治文明所谓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所取得的精神及物质成果。从内容上看,它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社会制度方面,如国家制度的革新,政治制度的进步,法制制度的完…  相似文献   

15.
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领域的根本问题,由此而延生出来的政治与经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问题,也自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何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将两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使其走向健康有序、相…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活动的积极成果,从哲学层次上对社会精神生产的质的规定性及其规律作科学探索,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有巨大意义的。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以外又一社会生产领域.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也即社会的精神生产,不是与人类物质生产同步产生的,而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历史分工、特别是当出现专业脑力劳动时才产生的。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这个问题时所加的边注中指出的:“与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异彩纷呈,但最基本的不外是物质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的文明。其中,物质文明属于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部分,政治文明属于社会结构的政治上层建筑部分,精神文明则属于社会结构的精神上层建筑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王振国 《中州统战》2002,(12):10-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三方面的联系,即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思维的联系,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即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因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9.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他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出,“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海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理念.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相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