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旬报     
《民主与法制》2013,(1):3-3
中国经济萌生“质变” 去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此前,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增长必须足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2000年3月,德国慕尼黑世界经济研究所对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作了乐观的估计,该所称:“不只是全球经济保持持续繁荣的走势,而且经济复苏的过程加快。”“美国经济有可能再次出现强劲增长势头,增长速度不会放慢”。“所有国家的国内需求非常令人满意,而且这种需求是上升趋势。”不久前,香港渣打银行经济分析表示对中国经济增长看好,他们认为中国已告别了双位数字的膨胀型高增长时代,进入了一个7%至8%的温和高增长时代。这样一个变化意义是正确的和积极的,他们预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将至少持续20年。2000年5月,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发表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方向正确,经济增长加快。它称:“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5%,比亚洲国家的平均增长率6%高出1.5个百分点。”“明年的增长速度将更快,将达到7.8%。”“中国的良好前景是同亚洲大陆经济的普遍恢复联系在一起的,在经历了几年的经济收缩后,亚洲今年将出现向经济增长的‘彻底转折’”。  相似文献   

3.
《新华每日电讯》12月11日刊登“新华时评”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这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奇迹的成因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奇迹” 对于“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赞赏者有之,诟病者也有之。纵观历史上各种经济“奇迹”观,衡量一个经济体实现了“奇迹”的最基本指标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二是较高经济增长应持续了较长时段;三是较高经济增长应较为稳定;四是经济增长中应存在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效率的改进)的一定甚至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论断可以看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解读,它明确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幸福”、“尊严”、“公正”、“和谐”,这是有别于以往经济、物质增长的客观指标,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评价的主观指标、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一年,中国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实现V型反转,在全球率先恢复增长,稳健步人后危机时代。重庆市更实现了经济增长14.9%、增幅排名全国第五的历史佳绩。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年,2010年1月26日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0年重庆经济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本文就其重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杨懂 《同舟共进》2009,(8):6-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间有关“中国道路”的讨论日益成为焦点。例如,“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就曾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蒋卫武  李建华 《小康》2008,(11):99-101
近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西方人称之为“中国奇迹”,同时他们有些人又以“中国经济是个谜”来表示对中国发展的不理解。  相似文献   

9.
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今后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性和深远意义。“十一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速7.5%,今年8%是现实可行的,既属于快速增长范畴,又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于使经济运行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从而使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群 《创造》2001,(1):16-19
有句时髦话叫做“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乍一听,这着实有悖于中国人“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古训。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有效需求不足已经对商品生产产生负面影响,以至制约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启动消费,让人们敢于花明天的钱,的确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些经济学家因此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增长是花钱买出来的”。   于是,在消费被喻为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的 1999年,一种名为消费信贷的银行业务热遍中国大江南北,进入了百姓生活,并使那些敢于“吃螃蟹者”尝了鲜。   可以说,时至今日,发展消费信贷的好…  相似文献   

11.
毕舸 《创造》2009,(2):16-16
事实上,减税从来都是刺激经济、休养生息、培植税源的最好方式。无论从世界经验还是从中国历史来看,减税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趋于下行通道时各国政府习惯采用的政策手段。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着一方面必须反通胀,另一方面必须保增长的双重压力。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重视“民富”显然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和持久发展。在中国当前经济迅速增长、税收增长过快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2.
管理经纬     
“重中之重”是提升经济质量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最近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将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提升经济质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战略创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多年的经济奇迹,同时掩盖了一些社会问题。从社会进步角度看,调整中国经济政策势在必行。课题组认为,未来50年,中国经济战略需要完成两次转变,一是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进步型的转变,时间大致为2005年至2020年,二是从质量进步型向创新福利型的转变,时间大致为2021年至2050年。质量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是世界经济跌宕起伏的一年,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险象环生。“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使经济发展峰回路转,实现了“V”型反弹,经济增长达到8.7%。  相似文献   

14.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袭击了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中国经济。从去年11月份发现第一例“非典”到现在,“非典”在全国传播的势头仍然未能得到遏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和自主性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非典”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些局部的负面的影响,但从整体上不会妨碍今年经济增长7%的目标的实现。一、“非典”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非典”作为一种疾病,不管他多么可怕,人类总能够…  相似文献   

15.
杨志明 《前进》2001,(10):4-6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实践证明:非公有经济是我省极具竞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将成为经济总量增长和人民收入提高的重要支撑。按照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广大从业人员“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论断,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动我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是“十五”期间将山西经济进一步搞上去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省非公有经济发展正面临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新机遇。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非公有经济在数量、质量、规模上有一个突破性发展。要力争用5年左右时…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所讲的“增长方式”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统称。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定性分析有效益高与效益低之分;定量的分析方法是考查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依靠增加劳动投入、增加投资、增加材料、扩大生产场所来完成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这是一种低效益的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生产要素的质量、依靠提高社会生产效  相似文献   

17.
张勇 《现代人事》2000,(7):14-14
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来支撑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根据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木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在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的关键取决于相对最弱的要素环节。经济增长有六大基本要素:资源、土地、资金、技术、环境和人才。从我区资源方面来看,生物、矿产、水能资源比较富集,经济潜能很大,有相当的开发前景,土地面积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已不成问题,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是温和提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作用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珍惜资本──兼论中国仍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樊纲“集约化经济增长”或“内涵式经济增长”的概念由来以久,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是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60年代就有许多讨论,苏联人30年代就开始讨论。但对于我们这样的经济来说,问题至今...  相似文献   

20.
要辩证理解经济回长方式的法挽l、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都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当前,我国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主要是从总体上要求的,而不是要求所有企业、所有生产过程都不要粗放型方式了。2、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从国民经济总体的战略目标来说,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但就每一个企业来说,是采取集约型生产方式还是粗放型生产方式,主要应以经济效益为准绳,不宜生很硬套集约型方式。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要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定指标或搞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