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伯特·达尔为非民主国家设定了通向现实民主的理想目标——多头政体。达尔及同时代的学者就多头政体对于民主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达尔从民主化的两个维度(公开争论与参与权)、通向多头政体的一般思路、通向多头政体的不同道路、多头政体的不同创立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非民主国家通向现实民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民主理论领域存在着实质民主论和程序民主论的激烈争论,占据主流地位的程序民主论,推崇民主程序,贬低或否定民主的实质,将民主的程序和实质相割裂、相对立。当代重要的民主理论家达尔倡导多元民主论,他的多元民主论也主张程序民主。他坚持了人民的统治的民主实质的核心理念,提出了理想民主的标准程序和现实多元民主的制度性程序。达尔反对将民主程序和民主实质完全割裂和对立起来,强调民主的程序与实质是捆绑在一起的,认为民主具有强烈的实质性同样具有程序性,从而超越了程序民主论与实质民主论的对立,这是达尔对程序民主论的一大贡献,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民主理论领域存在着实质民主论和程序民主论的激烈争论,占据主流地位的程序民主论,推崇民主程序,贬低或否定民主的实质,将民主的程序和实质相割裂、相对立。当代重要的民主理论家达尔倡导多元民主论,他的多元民主论也主张程序民主。他坚持了人民的统治的民主实质的核心理念,提出了理想民主的标准程序和现实多元民主的制度性程序。达尔反对将民主程序和民主实质完全割裂和对立起来,强调民主的程序与实质是捆绑在一起的,认为民主具有强烈的实质性同样具有程序性,从而超越了程序民主论与实质民主论的对立,这是达尔对程序民主论的一大贡献,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民直接管理制是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一理想尚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间接管理与人民监督制相结合是列宁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的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现实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理想的正确道路。列宁的这一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受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开始由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转换,批评理想主义的民主价值,而追求对民主的经验式、实证式的分析。而达尔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最具有代表性。达尔秉持价值中立原则,改进了民主理论的研究方法,区分了理想的民主与现实的民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适应西方政治现实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多元主义民主是一种对于自由民主理论的解释性或者补充性的理论,更加适合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形式。  相似文献   

6.
达尔的现实的民主指的是自17世纪起,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民族国家的大规模代议制民主。它是具有多个来源的混合之物,因场所上的变化而具有八个方面的"现代性"特征,是预设了价值诉求的程序民主。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是民主的,有六项衡量标准。通过这些描述和建构,达尔较为完整地描述了现实的民主是个什么样子,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关于现实的民主的完整图画。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达尔的《民主及其批评者》在学界受到了如潮的好评。全书通过对民主的两种批评,即对“民”与“主”的质疑,以及达尔的反驳表达了一个中心旨趣,那就是倡导多元民主。并且,达尔所主张的多元民主是立基于程序民主之上的。达尔认为这样才能促成第三次民主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我们的民主实践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达尔拓展了民主的自治权利,以自治权利的优先性预设为民主找到了一个内在的本体论基础,重塑了民主主体的价值.同时,达尔把民主自治价值优先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经济领域,甚至是整个社会领域.达尔对民主自治价值的拓展,重塑了民主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自治权利的优先性预设存在逻辑论证上的障碍,以自治权利及其附带的民主的普适标准统摄相互冲突的领域最终偏离了多元主义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是由理论与实践证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中国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形态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独特发展路径.而历史选择和现实重任两个因素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是中国政治民主形态的特殊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走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发展路径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三是中国社会民主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且能够走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政党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自然的逻辑结论是:由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和国家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实践表明 ,民主在理念与现实两个层面中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价值观沉积在民主观念之中 ,构成了民主内在的价值观的冲突 ;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角度考察 ,也遇到种种困境。民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但它要靠理想来建立 ,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 ,只能由人们在实践中去化解。  相似文献   

11.
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民主是参与主体借助网络技术,以直接参与为主要形式,以高度互动为主要特征,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培育、强化和完善民主的过程。它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现有民主的信息化;二是对现有民主的重塑和拓展;三是网络引发的新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不是独立的民主形态,而是媒介与民主新的结合形态,它的突出特性就是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广场”,重现了“广场政治”的某些要素;它是一种参与式民主,强调更多的参与和更直接的参与,但不等于直接民主;它在不同政治生态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其功能取决于现实政治的“选择性吸收”。  相似文献   

12.
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冀 《理论前沿》2009,(22):52-53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构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1)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基层人民民主,确保基层人民民主健康发展;(2)通过相关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动;(3)建设党内双向互动机制,提高党员民主参与程度,为基层民主的实现路径提供重要借鉴;(4)努力规范党内选举制度,实现以党内民主选举推动社会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13.
"卢梭困境"内含了多元主义民主政体中实现民主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卢梭是以牺牲个别意志为代价的方式解决了这一困境。与卢梭不同,以达尔为代表的多元主义承认多元组织的个别意志,并将其作为民主社会的必要条件。然而,多元主义民主对于"卢梭困境"的解决并没有导致民主的实现,反而陷入了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在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之后的民主实践中,经典民主理论越来越难以圆满解释和说明西方世界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变迁和现实。对经典民主理论进行反思、改造、修正和重构,赋予民主以新的涵义,以适应社会政治不断变迁的现实,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逻辑。民主理论“修正”运动在西方世界由此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民主话语主题的转换。这种民主话语主题的切换表现有二:一是由强调民主的核心是人民的统治转变为民主就是人民对政府的控制;二是民主理论研究由注重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时转换。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模式:价值、制度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在当代西方文化多元主义条件下产生的新兴的民主模式,是对聚合式民主模式的替代,但它是民主观念的复兴而不是创新.它包括价值和制度两个方面的要素,它的政治理想包容了自由、平等、共同体、协商等价值,并努力实现理想的制度化.同时协商民主模式面临着将理想现实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多数暴政"是民主发展初期的一个普遍担忧,托克维尔可为其代表。达尔从多元主义民主的基本理论出发,加以他对平等的偏爱和对社会转型方向的认识,从逻辑上、经验上和方法论上对托克维尔的"多数暴政"论进行了反驳。达尔的反驳提醒我们,多数暴政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结果,而是民主政治不成熟的表现。过分夸大"多数暴政"可能会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主并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扎根于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当中。作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旗手”,罗伯特·A.达尔在《谁统治》一书中似乎并没有回答诸如“民主是什么”以及“民主的起源”这样一般性问题,也并未展开有关民主历程的宏大叙事,但却阐释了“少数人与多数人”这个“民主话语”的基本命题,而其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脉络也随之跃然纸上,开辟了民主问题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日趋科学和理性化:参与主体由政治精英趋向于社会各阶层的多元化;参与方式由政治机构的商讨趋向于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多样化;参与领域由政治决策的磋商趋向于覆盖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参与制度由政治制度趋向于社会生活和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虽然如此,人民政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仍然不够;参与民主协商的各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民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尚待进一步创新。这些问题较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体系化的协商民主各项制度,确保各协商民主参与主体地位平等,扩大协商民主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引导协商民主深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准确地论述了关于理想社会中的民主模式的现实前提以及民主模式的实质。马克思的民主模式鲜明地表达了“后政治”语境。这种直接民主模式既遭到了巴枯宁等无政府主义者的曲解,又受到当代自由主义者和新左派在内的西方学者的责难。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时序错位,未能充分意识到马克思民主模式是后政治民主或后资本主义民主的民主模式。由于这种时序错位,马克思民主模式的“后政治”语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被忽视、曲解和扭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进化主义人类学在政治文化领域所推崇的民主制度输出为出发点,在对作为观念结构的民主理想和作为现实政治形态的民主体制进行严格区分的基础上,探讨西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哲学传统与民主输出的文化关联;在多元化格局渐渐形成的当代,民主理想的进化主义一元论陷入困境的理论原因与历史事实;和谐思想的哲学背景与其对世界政治文化多元化的兼容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