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符合中国国情,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化和整体性特征,是各种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有机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基本的实现方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选举表决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最能体现和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中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特别重要的实现形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把民主政治建设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要重视由下而上推进民主和由内而外拓展民主的“双向并举”的民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在中国近代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诞生的。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突出的政治优势就在于它的和谐性,追求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选择和内在要求,体现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核,和而不同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重要保证。这些政治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政党制度总体上必然是一种和谐共赢的政党制度,成为保障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与长期稳定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同时坚持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形成与发展同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就是要符合客观规律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也要符合客观规律.我们应该从符合客观规律人手,健全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完善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良好政治格局,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而且还彰显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外政党的历史表明,政治发展包括着政党制度,而政党制度决定政治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的标志,政党制度建设的发展深刻体现政治发展的规律。一个国家的政局要稳定,首先必须稳定政党制度。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方向的改变大都是从政党制度建设方向的改变而开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多样性是宇宙普遍存在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7.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历史必然性的伟大创造.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是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内容、方式、程序,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三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政治准则;四是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抄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模式,绝不搞西方式的多党制和议会制.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作了科学规范,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纲领性文件。一、《意见》的颁布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文件的颁布,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意愿。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意见》的颁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充分认识我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相似文献   

11.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谋划。协商民主的概念虽然提出于西方,但在涵义上与中国政治协商相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有着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世界经验的价值。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更大优势在协商而不在选举。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系统构造,其深刻性在于将协商民主从社会覆盖、工作向度、普遍要求和运作规范等方面得到提升.协商民主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窄渠道、小口径的实践形式,而成为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中具有全方位的制度系统和工作机制。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形式载体,其政治生活的覆盖面、民意吸纳的包容性、参与范围的广泛性,需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供给,需要形成规范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科学理论底蕴,又有着现实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现实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权稳固、社会政治稳定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的自身建设的作用是其他政党制度所不能代替的。这一政党制度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 ,而且是当代中国现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After Hong Kong is integrated with mainland China in July 1997,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s of the two places will inevitably link up with each other. Economic modernization significantly not only improv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Chinese, but also alters their social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values. As such,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democracy become the two conflicting value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2000.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nd China are presented a choice over two mutually exclusive targets: economic prosperity vs. democracy. On the one hand, the choice for economic prosperity will imply no democracy because a conservative political system will be maintained to preserve the political status quo.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oice for democracy will imply no economic prosperity, because democratization will be suppressed and hence the economy will suffer as a result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However, neither of these two choices could offer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nd China a genuine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Therefore a congru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As prosperity is contributed by both economic growth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neglection of either of these two elements will not result in a long‐lasting prosperity. Thu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zation are two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ntradicting forces on the road to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China's policy toward Hong Kong in the period 1949-1997 was primarily driven by utilitarian calculations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Hong Kong policy of China, as an integral part of its foreign policy, was distinctive in that ideological fervor and nationalist passions had limited influence. The goals to be achieved by the Hong Kong policy remained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period; the strategies adopted, however, chan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s defined by the Chinese leaders. The primary goals of the Hong Kong policy were to secure a less threatening exter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China and to make calculated use of Hong Kong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tolerating Hong Kong as a British colony, China also depended on Britain to control the potentially threatening anti-Communist Chinese population there. The 'over-dependence' on the British to control the Chinese people in Hong Kong on the eve of Hong Kong's reversion to China, however, alienated the Hong Kong people as well as impeded the formation of local political leaders in the territory. As a result, the acquisition of Hong Kong by China in 1997 has not been accompanied by political rapport 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Hong Kong people, thus sowing seeds for lingering friction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6.
Zhiyue Bo 《当代中国》1996,5(12):135-154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 unlike their counterparts in a democratic system, are not elected but selected. Hence the criteria by which the center uses to select and retain provincial leaders would be critical for the political mobility of provincial leaders. As China has been a developmental state since 1949, it is not un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the center would retain or promote or demote provincial leaders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ir province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I conducted multinomial regressions with a data set of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 between 1949 and 1994 in thirty provincial units. As the results show, the political mobility of provincial leaders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the political movements of the PRC but also by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provincial leaders. The wors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record the more likely the provincial leader will be demoted. Moreover, the revenue contributions of the province during the provincial leader's tenure are also a determinant of the political mobility of the provincial leader.  相似文献   

17.
"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期最鲜明的特质。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助于诠释中国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有助于彰显中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有助于深化对政党和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发展道路,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解这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与西方多党制和某些国家的一党制的根本区别。它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 ,反对国内一些不良的政治思潮 ,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存在、发展和广阔前景入手 ,对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民主反腐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丰富的民主反腐思想,既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又成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指导思想。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反腐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