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为社会多作贡献,这跟企业的发展并不矛盾。因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做对国家有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做的”。这就是孙建中的肺腑之言。他不仅把开封市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更是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者。真诚做人德为先多年的商海纵横,造就了孙建中开阔的视野、过人的胆识和从容自信的气度,也让他领悟到了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也应当是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之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企业家要以员工、投资者、客户的基本利益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以“顾客导向”的思维来做经营决策,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恰当地处理好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报》2000,(9):44-4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认为,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其进展明显滞后于改革的其它方面。目前的国有企业中既存在激励不够的问题,也存在约束不力的问题。由于激励力度不够,或者没有激励,使得国企经营者合法的正当收入普遍太低。其次,激励的方式不当,通常把经营有方的企业家提升到党政部门任职。与此相应的另一方面是,有相当多不懂企业经营的官员,却坐到了企业经营者的位子上。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在时髦地喊全球化,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全球化吗?日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8.5%的经营者非常了解全球化的内涵,多数企业经营者对WTO条款一知半解,对企业将来面临具体有哪些机遇和冲击都不甚了解。我耳边听到的是人们对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公司在辽宁抢滩登陆的惊呼,听到的是对加大同外商合资合作的欢迎辞。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是领导管理企业,组织实施经营活动,具有特殊才能的专家。把企业家界定在“具有特殊才能的专家”这个范畴内,是想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法人代表和企业经营者。企业家的共同特征一般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悟性强而睿智 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力与理解力。悟性强是企业家们成功的共同基础。他们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不同于常人,总有个人的定势和切入点。大到一种战略,小到一个产品,经过他们的观察与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常常与一般人不一样,正是基于这一点,他们英明而有远见的睿智特点显露得比较充分。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首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到来之前,为了掘金挖银的有志者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者收入的性质是什么,是否应该或者应在多大程度上高于一般企业职工,这是经济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必须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新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社会主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是具有风险因素的经营性劳动收入,原则上应高于一般职工,这是一个需要强化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念。经营是企业经营者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对企业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进行领导决策和组织  相似文献   

7.
王幼平 《奋斗》2004,(1):33-34
按照弗奈特的意思,“企业家”与两种功能有关,即商业决策(经营)及承担商业风险(剩余索取权)。什么是“经营活动”,不同的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如弗奈特认为,所谓经营活动就是“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卡森认为是“判断性决策”;科斯认为是“发现相关价格”的活动;熊彼德认为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显然,经营活动是与生产活动相对  相似文献   

8.
《党建与人才》2002,(9):40-40
近日,一项调查表明:民营科技企业缺乏“企业家”。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很多,但真正叫得响的还很少。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营科技企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和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团队”;要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必须尽快“孵化”企业家,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企业家“团队”。面对数目庞大的民营科技企业,一些人戏称这里是有“企业”而无“企业家”,有小草而无大树。其中民营科技企业不少都是由科技人员自己开发产品,自己出来创办企业,科技人员既是开发者,也是创业者和经营者。这些人的特长在于研…  相似文献   

9.
省委书记杨正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强调:“今年,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我省工业基础较薄弱,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我省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使之成为全省工业的“标志性工程”,要把我省工业化推上快车道,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注意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一、从哪些方面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决策方面的作用。企业家特别是优秀的企业家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上大都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决策上,要放手让企业家去独立决策和运作,要…  相似文献   

10.
广东步步高公司总裁段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发人深省:“我做企业经常是用开车的情况来理解的。一部车要开得快,其实并不仅仅与司机的技术和车的质量有关系,更重要的是路况、交通管理各方面的情况。任何一个企业到任何地方发展,首先要看看周边的环境……”这给我们传递着一个讯息:企业发展也好,生产经营也罢,经济环境至关重要。诚然,仅用开车来形容经营企业,不免过于简单,有失偏颇。但细细想来,这一比喻倒也有形象和妥贴之处。司机好比企业的老总,司机的技术就是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和驾驭市场的能力,车的质量便是企…  相似文献   

11.
董强  马兴 《共产党人》2005,(9):45-45
最想的是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财力的旺盛和群众的富裕程度。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宁夏要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倾心打造“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民营经济。在调研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民营企业家们思谋发展、企盼成长的愿望和要求:“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办企业就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00,(3)
最近 ,阳泉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顺宽撰写题为《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企业家》一文 ,提出企业家至少应具备八种素质 :一、超越金钱的高尚追求。企业家不是将眼睛紧紧盯住金钱的人 ,而是锲而不舍追求事业的人。综观中国企业经营者中的“五九现象”、“于志安现象”、“褚时健现象” ,无不是因为人生价值观的滑坡而导致的。二、驾驭市场的战略眼光。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内外两个市场交互作用 ,瞬息万变 ,企业家应能拨开迷雾 ,把握商机。没有站在全球市场高度的洞察力和决断力 ,就不能制订克敌制胜的企业经营战略 ,就没有企业的持久发…  相似文献   

13.
塑造企业文化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亮 《求实》2005,(9):86-87
企业家是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关键,员工是塑造卓越企业文化的基本力量。企业文化塑造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创造、不断实践的过程。企业文化塑造的主旨是“以人为本”,突出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民营企业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加强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既有内在必然性,也有客观现实性。民营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经营者及其员工在企业发展和经营活动中形成并汇集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管理者把员工的理念引导并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架构设置、系统管理等之中。河南民营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其文化建构对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家队伍中,女企业家是一支新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给女性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广阔天地,一批市场经济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女性一展风采,成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作为县一级党组织、地方人民政肘,竭尽全力为这些女企业家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近几年,在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我们把为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也特别注重给那些有胆识气魄、富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女性铺平通向企业家的道路。 (一)给优秀的女企业管理人才创造机会,为她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把她们推向通往企业家的跑道 机会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一个女性来说,它不仅重要,而且格外珍贵。在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中,也不乏具备企业家素质的女性,如何把她们的潜能发掘出来,首先得给她们一个机会,给她们一个舞台,让她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安达市针对不同层次的女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采取“分类培养,分灶吃饭”的办法,加速其成长成熟。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起来的,并在当时体制条件下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这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报酬制度,建立经营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经营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是报酬激励机制和声誉、荣誉激励机制。   1报酬激励机制。经营者的收入实行年薪制,目的是把经营管理者收益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使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联系起来。要坚持先审计后兑现的原则,经营失误造成的损失必须从经营管理者的年薪中作一定扣除,经营管理者要有负亏责任。在已进行改…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经营者素质是企业经营者个体和群体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综合整体,包括政治信念、思想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沦理、经营理念、法律意识、科学知识、文化素养、生活方式、身体状况以及决策、指挥、组织、应变能力等素质要素的总和。全方位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就是力求企业经营者素质的多要素平衡发展达到优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在理论上、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中,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管理、经营理念以及业务能力上有许多过人之处,企业经营者群众素质是强的。但也注意到…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郑东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正确选择,但制度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做各方面的准备,其中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批有理想、有韬略、讲奉献、善经营的现代企业家。一、他们应...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搞活国有企业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阶层,而要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就必须要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精神激励主要包括荣誉、地位、权力、成就感、归属感等。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必须与国有企业的目标定位、分…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企业家阶层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如何定义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以及近代天津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知等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