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田晓 《党课》2010,(9):116-117
香格里拉是我一直神往并倍感神秘的地方。去年十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几个“驴友”到了云南,最后一站来到香格里拉。往返七天的旅程,竟让我失魂落魄,找不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因为,已、依然在游荡,游走在天堂的路上。  相似文献   

2.
邹鹏 《云岭先锋》2018,(2):F0004-F0004
德钦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于2009年10月开园。该公园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国家4A级景区。  相似文献   

3.
盛夏季节,我和几个知青朋友一起到曾经下乡的隆昌县黄家镇郭家祠村三组去拜访一个老乡.一下车,就看见一幢幢具有川南民居风情的漂亮小楼,在千层稻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一到老乡家,我们首先参观了他们家楼上楼下干净整洁的居室、厨房、客厅.看见卫生间,我顺手推开门,"哇,真干净."老乡得意地告诉我:"是啊.没想到吧?我们农村的环境变漂亮了,房子变漂亮了,就连厕所也变漂亮了.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家家户户修建的都是无害化卫生厕所,闻不到一丁点臭味,跟你们城里的厕所比起来没得啥子区别嘛."  相似文献   

4.
左右为难     
正我正在办公室赶材料,有两个中年妇女进来找赵局长。这段时间,市里正开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活动,我忙热情问她们有什么事儿。年龄大点的妇女说:"我们是赵局长的老乡,找他有点私事儿。"我忙领她们去了三楼赵局长的办公室。我敲开门,满脸笑容地对赵局长说:"赵局,您的老乡来看您了。"赵局一脸茫然,对那两个妇女说:"我好像不认识二位。"那两个妇女进了办公室,笑着说:"我们是来替四海酒楼要账的,不说是您的老乡,会找到您吗?"我一听头都大了,看到赵局长在瞪  相似文献   

5.
沙家店战役的第三天,周副主席在梁家岔沟口忙着安排慰问从前线下来的伤员。猛拾头,看见沟底大树下搁着一副担架。周副主席快步下到沟底,走近担架,揭开被单一看,见担架上睡的战士大腿负伤,因流血过多,已昏迷不醒。担架跟前有两位老乡,一位捂着肚子趴在地上,一位蹲在地上唉声叹气。周副主席指着那位蹲着的老乡说:“这位同志伤很重,请你快些把他抬到后方医院去吧。”那位老乡指着趴在地上的那个人说:“他得了肚子痛病,一路直嘶声,走到这搭孬好抬不动了,我也急得没法子。”周副主席立即对身边的警卫员说:“你快把这位老乡送到医疗站去看看。”警…  相似文献   

6.
人在江湖走,不能完全不沾染世事。有熟人远兜远转,托我为一名“美女诗人”站台——是一名土豪心仪的女神。我推托再三,最后土豪亲自打电话来,用浓浓乡音连声道:“我们是老乡,她是真的很漂亮,很纯真,很热爱文学……”美女作家的诗,就是几句车轱辘话分了段,诗集却装帧精美得过了分,恨不能如《圣经》般纸缘镀一层金。我倒为土豪的话好奇起来:这是什么样的女子,可是沙仑的水仙花,谷中的百合花.以其清更加颠倒众生?  相似文献   

7.
明主容贤     
车耳 《求贤》2011,(6):55-55
那次去海口市转了几天.访海瑞墓园.我在那里独自坐了半天,仔细阅读墙上的文字介绍.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8.
变红的房价     
我的老家在偏远山区。前年我回老家时.适逢一位当了镇长的老乡在卖自家的老房子。单从房子来看,已没多少价值。附近的几户人家都搬到了城里,好点儿的老土房还能卖上一千八百,差一点的只能卖三五百。然而,  相似文献   

9.
陈醋     
《当代工人》2011,(15):5-5
我为牙狂 我去看牙,女牙医略微一检查,给了我几种方案。可不论哪一种,都得要磨损紧挨着的两颗牙。想想好牙也跟着受损,我心有不甘。  相似文献   

10.
秦川牛 《党课》2008,(9):126-127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最近气温很高,他随单位领导去基层送清凉,协助基层的几名员工布置慰问现场,在拉欢迎条幅时,一名员工抬头看了看条幅上“送清凉到一线”的字样,笑着说:“你送清凉到一线,却整哥们儿我一身汗……”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7,(3):70-71
我从部队正团职的岗位上转业到地方,在等待安排过程中,认识一位下海经商的老乡,他几次找到我,让我参加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同乡会”,这样便于以后在各方面互相帮忙,互相提携。请问这样的组织是否可以参加?  相似文献   

12.
家有高字     
奥秘 《党风与廉政》2002,(12):37-38
人说“家有卫字,一生不穷。”我说,家有高字,则更令人有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旷远之感。一日,与朋友专程到建群家拜访,各求得高兄的一幅墨宝。他给朋友写了“香草美人,金石文章”,给我的是:“立脚怕随流水转,高怀犹有故人知。”我专为这幅书法做了框,把它挂在客厅显眼的地方,每有闲暇,我便朝夕揣摩,多数时候是一笔一画地看,细细琢磨其神韵。一位朋友到我家来,见到此作,赞赏之后带着试探的口气对我说,高建群的字好不好求?我说,建群十分平易近人,他的兄弟朋友很多,凡是去他家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他都同样热情对待。朋友若…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天我到一个海岛村,一位老乡请我到他们家里去看,说‘我家到现在还没有厕所,基本都是靠公厕’。”听到这个情况,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睿觉得很奇怪:大部分地方都已经配备厕所了,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个盲区?带着疑问又走了几户人家,夏睿发现,海岛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比如,缺乏建造化粪池、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地势条件。于是他把问题记下带了回去,一点儿点儿想办法解决。“只有深入到基层去调查研究,才会发现群众还面临着哪些现实困难。”这是夏睿“用脚走出来”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有一张饭款欠条,令我难以忘怀。那是在一户农民家里,我们几位老干部与农户主人交谈。我在屋里起身踱步,墙上一块玻璃镜框引起我的注意,只见一行褪了色的文字写道:在贵家吃饭欠大洋一块,王万全,刘喜山。主人看出了我的好奇,便把镜框从墙上拿下,讲起了这张欠条的来历:那是七十年前,两位战士在同敌人作战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其中一位负了伤。他俩经过一夜摸爬,敲开这位老乡的家门,向老乡讲了自己的经历,老乡就热情招待他俩吃饭休息。三天时间过去了,两位战士由于思念部队便向老乡告别。当时,除了带的枪之外,身上没有一分钱,老乡看出了他们的心事,说:你们为咱们穷人打天下,把命都搭上了,吃几天饭算个啥,你们放心走吧!  相似文献   

15.
《马夫老乡》是谢觉哉在长征途中怀念一位非常普通的饲养员(马夫)的诗。这首小诗朴实真挚,感人至深.诗前有序,序谓:“马夫老乡,忘其姓名,山东人,家贫,兄弟几人都流落在外。在白军里饲马,到红军仍饲马。长征时为我饲马,甚勤恳。他喜人叫他老乡。一天对我说:我不能送你到头了。因赶不上队,不知所终.”这个不知名的饲养员,其勤劳、诚朴的风貌,驱使谢老写了下面这首诗: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一本杂志“同志,请问《党建》杂志第2期到了没有?”一位老者站在办公室门口怯怯问我。“您是哪个单位的?”我以为他是基层单位派来领党刊的。“我是已退休的职工党员,特别爱看《党建》杂志,期期都不落,每月10号左右我都要去支部看,最近去了几趟,第2期还没...  相似文献   

17.
张观怀 《湘潮》2014,(1):30-32
2013年春节,惊闻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的老乡、学者周定,在单位为他举办祝贺他百岁寿诞茶会后不久倏然仙逝。百岁学者周定一与我们永别了,我寻思着要写点文宁,也算是代表炎陵老乡对周定一的一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8.
参加省委举办的领导干部赴美培训班五个月,回来后在《党员之友》以“美国印象”为题连续刊载了十一篇介绍美国的文章。十一篇文章都是谈具体的“印象”,那么,对美国总的印象是什么呢?想起刚到美国不久,我们班里的几个同学一块儿到长春老乡家作客,这家的夫妇俩从长春到芝加哥已近十年,他们的女儿是四年前去的,我们去年到美国时,她正在读高二。有人问她:“你对美国的印象如何?”女孩说了一句很平实、很深刻的话:“美国就是这个样子,你们呆上一段儿时间就清楚了,它既不像我的同学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我的姥爷想的那么坏。”她的同…  相似文献   

19.
敬畏天地     
长时期囚在城市里的我,随着陕西省纪委“舟与水写真”采访团的朋友走了一趟陕南的南宫山。南宫山在岚皋县。它像一条手臂从崇山峻岭中傲然伸出去,远看,仿佛一个人仰起头颅,气字轩昂地俯视着和它牵连的山峰和山沟。它沉静、凌然,支撑它的似乎不是岩石不是黄土,而是一种震荡灵魂的“气”,一种“骨气”,因而显得铁骨铮铮。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2,(18):1-1
媒体在转型,新闻工作者要转型。“你说或者不说,它就在那里。”但你转还是不转,结果就迥然相异。不转,它会离你而去;转了,才会与你并辔前行。于是,怎么转就着实让人“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