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诚实、守诺言、讲信用的准则 ,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并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当事人严格遵循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本文旨在介绍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过程 ,并对该原则的功能作一简要论述。一、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1.罗马法阶段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 ,但其究竟来源于罗马法的何种制度 ,说法不一。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 ,借鉴德国等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发展创新 ,参考了希腊、意大利等国民法典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建立了一个在合同法第 6条指导下 ,以《合同法》第 4 2条为一般规定 ,包括《合同法》第 17、18、19、2 7、4 3、4 8、5 2、5 4、5 8、5 9等条款在内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一 )诚实信用原则的指导我国《合同法》第 6条规定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体到契约的订立过程中 ,当事人有订立契约的权利和自由 ,但必须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  相似文献   

3.
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号称是帝王条款,在我国1999年合同法施行之前,我国曾存在过三部合同法,在<技术合同法>中对诚信原则曾有所涉及.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自然也适用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已经发展为体现在民诉法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在民事诉讼中用以指导和评价各诉讼主体正当行使权利、立法、法律解释和法律补充的总的理念和指导原则,同时它也是赋予法官司法自由裁量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反思诚信     
民法中的诚信原则根源于西方的商业法制文化,仅此一点就足以提醒我们,它与源自中 国传统伦理的诚实信用绝不可轻易等同。在现代民法制度中,诚信原则仍旧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补 充和修正;反思诚信,关键在于客观地评价诚信对私法自治的干预程度,在中国伦理文化的背景之 下,其实质就是界定道德对法律的介入程度。相对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以“君子”言行为楷模的 诚实信用,民法中之“诚信”所采用的仅仅是“中人”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最早是由罗马私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要诚实守信。法国民法和德国民法继承了罗马法的这一传统,在法典中对诚实信用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兹后大陆法系以及英美法系都发展了这一原则。我国民法通则依据本国情况,借鉴他国经验,也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由此可知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领域里广泛适用的情况。那么,在民事诉讼法领域里是否也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呢?应当说,诚实信用原则不仅适用于民事实体法领域,也适用于民事程序法即民事诉讼法领域。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不仅具有道德上的意义,同时还具有政治法律上的意义;不仅是基本的私法原则,更是重要的公法原则。诚信原则要求进行诚信政府建设。在网络时代,如何消解诚信危机、重塑政府的公信力,将是我国诚信政府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保险法》将从事保险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从原保险法第4条中分离出来,独立列为了第5条。文章针对保险法的这一修改,指出我国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对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最大善意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作者对我国保险法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险法中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12月11日,我国终于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入世”既给我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就得要遵循国际经济运行法则,得按国际规则办事。诚信原则就是国际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原则。遵循诚信原则,宏扬诚信道  相似文献   

10.
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原则应当成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不仅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民事诉讼中坚持诚信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完善诚信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诚信原则的一般化表现为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作为高高在上的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因其要统摄民法之全局,贯穿于民事立法与适用,科学证明涵盖面越大的原则,越发得抽象,但是,抽象性使得其不能直接被法院作为判案依据,且一般化的诚信原则的授权功能使得法院自由裁量权过大,为解决诚信原则一般化所带来的问题,应将诚信原则在不同民法领域、不同法律行为模式下的不同诚信义务加以分析,使之固定化,成为类型化、具体化的诚信原则,且在适用时,应坚持类型化的诚信原则优于一般化的诚信原则,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从而最终形成了一般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诚信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2.
保险法诚信原则的确立基础可以从保险的历史、合同性质、产品功能来考察。保险法诚信原则的实现是通过投保人和保险人对保险法诚信原则的履行来完成的。现行保险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应该改为最大诚信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的保险法体系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3.
债权人之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以致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时,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之权利。我国《合同法》第73条明确规定了债权人之代位权:“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无疑,债权人之代位权制度维护了债权人的利益,有助于交易的安全与建立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然而,其作为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很大的探索余地。  相似文献   

14.
试论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是民事活动中要求当事人遵守的原则,为《民法通则》、《合同法》所确立,但在保险合同中却要求“最大诚信”.本文既分析了最大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约束即如实告知义务,也分析了保险法理论中未被重视的最大诚信原则对保险人的要求和约束.  相似文献   

15.
论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第 2 86条规定了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该项权利属法定抵押权 ,其行使必须具备法定的条件。在行使该项权利时应注意它与一般抵押权及其他债权竞合 ,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对《合同法》第 2 86条作出了司法解释 ,但该解释及《合同法》的规定仍有许多缺陷 ,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权利失效,是德国在判例法上创设的一项制度,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也通过判例确认了该制度。权利失效是以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为理论依据,在司法实务上发展出来的一项制度。权利失效主要适用于时效期间过长、形成权未设除斥期间等场合。由于权利失效的适用有其特定的法律背景,我国现阶段不宜承认权利失效理论,更不应在民法典中以成文法形式规定权利失效制度。  相似文献   

17.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我国《合同法》首次对代位权制度作了规定,该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  相似文献   

18.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存在至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一度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实现诚信后果的良好期待,同时也证明了实现诚信的艰难,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日益发展,其作用发挥与价值内蕴发生巨大的尴尬背离,陷入一种困境之中.于是透过历史视城潜心思考,追根溯源,分析形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当代法律的诚实信用原则寻路通衢便成为一种责任和必然.  相似文献   

19.
“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的我国全体公民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之一。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新内容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有民法学者认为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的范畴,因为它从消灭权利的角度来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的可能性和司法机关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