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9,(12)
<正>"柳里河有个湾子村,湾子村出了个韩增丰,敌人怕他韩猛子,他为人民建奇功。"这是在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流传的缅怀抗日英雄韩增丰的儿歌。韩增丰,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观音堂乡湾子村一个开明家庭,他追求进步,以天下为己任。1931年,韩增丰在正定求学,他在校内成立了"苦干社",还在石家庄创办《晓报》宣传东北抗日联军的杀敌事迹。1934年,他投笔从戎,考入山西太原军官学校,先学无线电专业,后转学炮兵。  相似文献   

2.
我是抗日志士孟昭堂的孙女.然而,在我爷爷被党和历史正名之前的整整七十年里,我的家庭承受了太多:日本鬼子的搜索追捕、亲属的白眼呵斥、地主汉奸帽子重压下两代人的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3.
王帝 《党史纵横》2007,(8):60-60
我是抗日志士孟昭堂的孙女.然而,在我爷爷被党和历史正名之前的整整七十年里,我的家庭承受了太多:日本鬼子的搜索追捕、亲属的白眼呵斥、地主汉奸帽子重压下两代人的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4.
正他是一个年轻的村干部,有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灵活头脑;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描绘出新农村建设的动人画卷。他叫孙龙,现任新宾满族自治县红庙子乡西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富民不富,一样没出路"孙龙所在的西岔村原是一个后进村,村民只会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家家户户的收入自然不高。2010年,39岁的孙龙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孙龙上任后打的第一个"漂亮仗"就是解决本村遗留的林业改革问题。他带领村干部先从自家亲戚入手,然后起早贪黑深入各组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西岔村3万亩林地全部改革完毕,为村集体注入"第一桶金"150万元。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3,(4):61-64
这又是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英雄,他的抗日足迹踏遍了北满大地,他的牺牲也是那样悄无声息,但却给敌人以极大地震撼,给人民以深刻感悟。抗联史专家《赵尚志传》的作者赵俊清对赵尚志的最后时刻写下了这样的文字:1942年2月12日凌晨,北方大地寒气逼人,万籁俱寂。突然,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北方的梧桐河畔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这枪声撕裂了阴云笼罩的夜空。不久,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各地——东北抗联著名将领赵尚志以身殉国。  相似文献   

6.
赵尚志和方正抗日根据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江 《世纪桥》2009,(20):43-46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洪流中。历任珠河(现尚志市)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相似文献   

7.
陈振先同志是我们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他1936年入党,后参加抗日游击队,在福清、长乐、平潭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秋,他在沙县省立福州高级中学从事爱国民主运动。他组织了20多人的读书会,介绍大家阅读《辩证法全程》、《形式逻辑》、《政治经济学大纲》、《哲学笔记》、《大众哲学》以及苏联文学名著等,每星期日上午交流读书心得、讨论问题,结识和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我们就是在他的影响下,从破纸堆里走出来,走上革命道路的。1943年春,日寇铁蹄践踏祖国东南各省,而省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附近发现了抗日阵亡将士墓碑群后。便萌发了为抗日阵亡将士寻找亲人的念头,而且一找就是9年。他像电影《集结号》中的主人公谷子地一样,依据墓碑上的地址为牺牲的将士寻亲。这位被人们誉为当代“谷子地”的人,就是沁阳市文联副主席、沁阳市作协主席李建国。  相似文献   

9.
王元林是静乐县双路乡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防疫员,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在家乡的土地上徒步行走了39年,行程累计超过3万公里。为了双路乡15个村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今已年过花甲的王元林,依然身背药箱,在他熟悉的沟沟岔岔,用双脚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2010年以来,王元林先后荣获省劳动模范、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中华医学会还授予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今年5月份,他荣幸地当选为党  相似文献   

10.
《党建》1994,(6)
心系群众情洒乡邮唐令华与共和国同龄的余国印,1976年一脱下军装,就当上了湖北省郧县杨溪邮电支局的乡邮员。他负责投递的任家乡有8个村,1300多户,分散居住在“九岗十八洼”的沟沟岔岔里。每走一班要涉6条河、翻几座山、过15道梁。为不耽搁百姓的报刊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