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推广运用,活体器官紧缺已成为重要瓶颈问题之一。我国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立法已上升到行政法规层次,但关于器官供体来源的规定却过显保守和简单,有必要从确立脑死亡标准,构建器官捐献法律规制体系,扩大活体器官受体范围,细化活体器官供体主体资格,建立器官捐献鼓励与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新考量、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卫生法制》2010,(3):26-30
为加强活体器官移植管理,确保活体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的生命安全,卫生部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制定了《关于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条文比较与社会分析方法,比较与分析大陆、台湾与香港地区活体器官捐献范围的有关规定,就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等方面问题展开探讨与分析,给出笔者对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十条的学理解释,并对该条文予以简评。  相似文献   

4.
人体器官是人格的载体,是可移植再用的特殊物。为了补偿器官权人因捐献行为受到的身体损害,给器官捐献者一定的补偿符合现代民法的基本精神和发展趋势,无损于国际公认的自愿、无偿捐献原则。  相似文献   

5.
赵蔷 《法制与社会》2013,(19):293+298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在我国有了质的飞跃,对于人体器官类疾病的治愈率也逐步提高,其中器官捐献移植现已成为治愈器官疾病的最佳方式,未成年人在器官捐献移植中的法律问题开始逐渐成为焦点,本文就未成年人器官捐献移植的法律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的问世使得传统的民法体系面临尴尬境地,而这些法律障碍的解决,依赖于器官法律属性的确定。器官法律属性依死体器官和活体器官而有所不同,死体器官属于物,活体器官属于人格。应建立与器官法律属性相适应的尸体器官移植及活体器官移植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侯卫鹏 《法制与社会》2013,(17):180-181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百三十四条修改后,增加了有关非法买卖器官的罪名,这确定了非法买卖器官的独立罪名。这一项修订符合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对于器官捐献、器官移植的相关法律还是缺失,相关机构不完备。这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完备相关法律制度,建立相关的机构,建立一套完备器官捐献、移植的运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我国而言,人体器官捐献立法重要而迫切。但是,目前法学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试图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概念、分类以及与器官捐献相关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外许多国家都有关于器官移植方面的立法,其内容主要涉及尸体器官捐献的立法、供者死亡标准立法、活体器官移植立法。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尽快制定出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的基本法和与之相关的死亡立法、尸体捐献法等是我国当前卫生立法的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10.
佘川 《证据科学》2000,7(2):69-72
本文以高伟峰医生偷摘尸体眼球救治两病人,遭死者家属起诉一案作引,提出了应在我国制定器官捐献法,并评述了器官捐献法的两原则,从个人权利来源,法律对个人权利限制的证成及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等角度分析,指出我国的器官捐献法易采取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11.
器官捐献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器官捐献法律制度初探刘敏器官捐献不仅仅是一个敏感的伦理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但是,我国至今未制定专门的器官捐献法,《民法通则》对此亦无具体规定,法学理论界亦较少有人论及这个问题。在实务中,器官捐献纠纷案件时有出现,由于法律无明文...  相似文献   

12.
论器官捐献法立法原则--兼论法律对私权利限制的证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以高伟峰医生偷摘尸体眼球救治两病人, 遭死者家属起诉一案作引,提出了应在我国制定器官捐献法,并评述了器官捐献法的两原则 ,从个人权利来源,法律对个人权利限制的证成及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等角度分析,指出我国的器官捐献法易采取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伟峰医生偷摘尸体眼球救治两病人, 遭死者家属起诉一案作引,提出了应在我国制定器官捐献法,并评述了器官捐献法的两原则 ,从个人权利来源,法律对个人权利限制的证成及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等角度分析,指出我国的器官捐献法易采取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丁冬  朱美芬 《法制与社会》2012,(21):292-293
中国是全世界器官捐献率极低的国家之一.死刑犯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之一,由此引发的医疔、法律和伦理难题则备受争议.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关于死刑犯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对今后死刑犯器官利用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姚岚 《证据科学》2007,14(1):I0029-I0037
第三章我国器官捐献匮乏的成因分析 一、国内外器官捐献立法回眸 在器官捐献立法方面,外国及我国地方的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第三章我国器官捐献匮乏的成因分析 一、国内外器官捐献立法回眸 在器官捐献立法方面,外国及我国地方的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王莹 《法制与社会》2011,(34):270-270
据相关报纸报道了死刑犯希望捐献器官已获得减刑的文章后,引起社会各界的讨论,死刑犯捐献器官究竟是良心发现还是预谋减刑?当然,这里又引发出一个问题,是不是该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18.
何悦  刘云龙 《法学杂志》2012,33(3):77-82
随着生物材料技术、免疫抑制技术、转基因和克隆工程的发展,人工器官正逐渐通过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解决器官捐献人不足开辟了新途径。受法律调整的人工器官应当包括人工材料制成的医疗设备和装置、利用干细胞技术培育的人工器官和组织、被敲除与人血不相容的动物DNA片段的动物器官和组织。人工器官与生命伦理密切相关,其造成的损害具有特殊性。警示、召回是人工器官缺陷的主要补救措施。人工器官分配除了应当考虑相对成功率、预期寿命和家庭角色,还应当考虑拟植入候选人的过去服务,以便体现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直到最近才在器官捐献方面使用"假定同意"的原则。如果人在生前没有提出明确的拒绝("可拒绝捐献器官"的制度),那么医生就认为他同意器官捐献。器官可以不通过家属的同意被移植。但是,少数几个国家严格的遵守这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法律灵活性很大,所以医生通常都要考虑到各种拒绝情况。在现实中,医生通常与死者家属讨论器官捐献的问题。任何人如果不同意死后捐献器官,都可以记录下来。例如,比利时有一个全国登记机构,法国有一个医院登记机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当人体的器官已经现实地能够成为合同的标的进行捐献甚至移转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人体器官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的层面对人体器官捐献合理性与禁止器官买卖的必要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