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长白学刊》今年第4期发表了简明的文章,题为《“七·七”事变前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文章说:中国人民的抗战史是经过一个由局部到全国、由部分人参加到全民参加的发展过程。其中37年后的八年全面抗战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军民在这以前的六年局部抗战。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样应当得到公正的评价;它所建立的业绩和体现的精神,在今天同样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湘北地区是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之一。湘北军民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湘北抗战研究相对薄弱,对湘北抗战认识偏于一隅。加强和深化湘北抗战研究,需要在尊重历史前提下界定湘北抗战概念,区分湘北抗战与长沙会战的异同;在铭记历史基点上评价湘北抗战地位,认识正面抗战与敌后抗战的关系;在传承历史趋向上提炼湘北抗战精神,理解湘北抗战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3.
“七·七”芦沟桥事件后,全面抗战开始。可蒋介石仍然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在军事上不断向我八路军骚扰;在舆论上颠倒黑白,封锁我八路军的抗战功绩,用一些假消息来欺骗、蒙蔽人民群众。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舆论封锁,唤醒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抗战,我党决定在湖南创办一份宣传抗日的刊物。具体责任落到了田汉、廖沫沙身上。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先后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不仅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且还认清和把握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辩证科学的抗战史观,即习近平抗战史观。习近平抗战史观主要包含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抗战史观,对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抗战史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51年前的7月7日,驻扎在北平的日军向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布防的卢沟桥发起野蛮进攻。守军奋起抗战,由此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在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和七·七事变时,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从宏观上侧重说明当时国共第二次合作所造成的影响。从微观上着重分析当时二十九军首领宋哲元、秦德纯、张自忠等人的抗日表现和蒋介石对日态度的变化,以及日军贪得无厌的扩张欲望;面对促成七七抗战  相似文献   

6.
彭厚文 《党史文苑》2012,(19):21-26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七大的筹备时间是最长的。早在抗战爆发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要准备召开七大,但1945年4月七大正式召开时,抗战已临近胜利,其筹备过程几乎与八年抗战相始终。筹备时间如此之长,与七大曾经五次延期有着直接关系。1938年:七大第一次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任务。1937年10月,毛泽东在《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对党的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珠海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者,早在10多年前抗战胜利60年之际,我便多次采访当年在珠海战斗过的欧初、罗章友、吴当鸿等抗战老兵,深感珠澳携手抗战在华南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珠海与澳门紧邻。澳门曾被称为战乱中的绿洲,其在抗战中的中立地位,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郭红婴 《新长征》2011,(6):62-63
七、主动出击,配合全国抗战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抗联第1路军各部立即向日、伪军发动猛烈进攻,牵制日军入关,配合全国抗战。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具有独特地位,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将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抒写新的篇章。本文以弘扬抗战精神为出发点,从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取得彻底胜利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时代写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1.
中共对实现抗战领导基本条件的理解,实质上是把握住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搏、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和基础,并通过具体应用到政治口号的与时俱进、群众性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抗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等方面,真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有利地保障了党的抗战领导地位和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谭幼萍 《党的文献》2005,9(6):49-53
自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以来的10年中,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70年了,70年来世界学界都很重视二战史的研究,然而在众多的出版物中,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避而不谈,就是尽量贬低。鉴于此,我国对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拓宽,特别要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全民族抗战减轻了法西斯势力在东方对美英法的压力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相似文献   

14.
正太行山,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是共产党八路军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是华北抗战的主战场,对赢得山西抗战、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战红歌《在太行山上》,就是一把以战斗的姿态插入侵略者心脏的钢刀。歌曲中的"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再现了让人心潮澎湃的抗日根据地军民一致抗战的热烈场面,"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这发自内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特殊的地位。我党在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1936年至1940年与1941年两个时期,以1941年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李蒙 《党建》2007,(10)
早在1937年12月,王明回国不久,党中央就作出了准备召开七大的决定。但由于全面抗战的爆发和王明的干扰,七大准备被拖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千千万万个海外爱国侨胞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于祖国抗战的洪流,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侨居菲律宾的沈尔七便是其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巍巍太行,莽莽吕梁,矗立着山西抗战历史伟业的丰碑。一、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构想,把山西摆到关系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5,(3)
2015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鉴于当前国际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或贬低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必要对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审视,公正、客观地肯定中国抗战在东亚战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当前东亚各国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和重要启示。公正评价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当今东亚各国长期保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有利局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37年8月8日至26日进行的南口抗战,是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军首次大规模阵地战,与同期进行的淞沪会战并列为北、南抗战的两个重心,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虽然未能参加此次战役,但自始至终都在关注战局,不仅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参战要求,还利用各种机会建言献策。中国共产党对南口抗战给予高度评价,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制定正确的抗战方略,为夺取抗战的伟大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