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杨娜  王慧婷 《东北亚论坛》2020,(6):39-50+124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和国家间贫富差距拉大、国家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更为复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决策和国际形势增加新的变量。世界之变促全球治理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为全球层面治理机制的革新、区域层面治理的深化与整合、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先削弱再增强的过程、大国国内政治与国家政策变化导致全球治理在多方面发生改变。中国一直以来以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度变革、开创全新的合作模式与合作理念并广泛参与多领域治理进程。当前,为应对大变局,中国创新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包含以"合作共赢"为驱动探索理念创新、以"开放包容"姿态推动治理模式创新、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促共同安全治理的实践创新和以"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并率先在认同度高的领域发掘合作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东升西降为本质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裂变中逐步展现。但是,以权力转移为基调的百年变局框架不能深刻解释世界范围内千年变局的文明与国家发展规律。只有以千年变局视野下文明中国为路径,才能跳出既有西方国际关系的叙事框架。在当今新时代,中国首次放弃过去数百年间“刺激—反应”模式的被动策略,迈入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引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轨道。从战略全局的挑战来看,美国正试图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各方资源建立排华反华联盟,阻挠中国战略全局的实现,以期延续其21世纪的全球霸权地位。但是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东升西降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可逆转。然而,变局非定局,中国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实力政治与文明对话这两大战略,积极主动塑造和引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国际秩序大变革、国家间关系大调整,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多边主义面临危机,全球治理遭遇挑战。面对大变局,美国采取了逆全球化政策,欧盟、日本采取迂回多边主义政策,俄罗斯主张重构世界规则秩序。与之不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中国要继续加强研究世界正在发生的大变局,对外交往中保持务实、自信、低调,全面深化国内改革,顺应大变局塑造和延长战略机遇期,适应大变局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日益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同,它既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题,也成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向度与内容。本文立足中国视角,探讨全球治理面临的新环境与新问题,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特点,并着重阐述在当今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视角与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全面深化,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等“一带一路”项目稳步推进。随着马来西亚政局的演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及大国博弈加剧,自2018年起,中马关系经历了波折、恢复和提质升级3个阶段。马来西亚领导人对华认知积极、巫统长期执政为中马关系发展奠定基础及中马关系根基稳固是中马关系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未来,随着国际、地区及马来西亚国内政局的演变,中马关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能增多,管控南海争端是中马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际关系》2020,(1):19-25+18+59
2019年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东升西降""南升北降"大势所趋,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非国家行为体影响上升,全球秩序重塑伴随失序无序风险,人类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美国优先"令大国竞争再度走强,中美战略博弈尤为激烈。地区热点起伏不定,地缘角力错综复杂,多国政局波动不已。美国单边主义加剧全球治理赤字,气候变暖等全球性挑战更显紧迫。西方民粹主义泛滥折射制度困境,一些国家分离主义与极端思潮发酵。  相似文献   

7.
8.
9.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变化既为中国的参与带来了新机遇,也增加了风险与挑战。机遇主要来自全球治理理念的多元化、治理规则的新发展和新兴国家影响力的总体增强。与此同时,阻碍性力量有所加大、支撑性平台作用有限、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等使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约束增加。为了更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中国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的影响力,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需在机构平台建设、议题设置及构筑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防护网络方面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发展治理已成为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重点领域。在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三个层次,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态势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与联合国合作深化拓展的根本动因,在于双方之间核心目标的一致性,以及关键能力的互补性。这种一致与互补同时体现在规范与实践层面,成为合作的坚实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在政府及非政府部门层次,均存在提升双方合作绩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与讨论。目前,中国综合国力迅猛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俱增。与此同时,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因此,在当前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探索全球治理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安全等机构的治理改革,增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需要开展基于中国视角的全球治理研究,尤其是要制定中国的全球治理战略.该战略应在理论上阐述中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世界观,在实践上提出中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案,并应具有综合性、着眼于长远、现实可行且能够为其他国际行为体所接受和分享.中国的全球治理理论、中国与国际规则制定、中国与现存国际制度改革、中国与地区问题治理、中国的国际领导等议题应是中国的全球治理战略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暴发对全球金融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全球金融治理更加艰难。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割裂与全球金融治理包容性不足、集体性量化宽松政策再度泛滥、核心大国责任缺失以及国际金融组织效力不足等问题。依据全球金融治理的基础与约束条件,后疫情时代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建构要素包括治理原则准则、治理主体、治理效率和治理目标,建构层面主要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同时,寻求共同利益增强合作协调、加强政治信任与政治包容、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发挥大国责任与担当是后疫情时代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建构的重要途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建构,具体策略包括积极协调和处理同主要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关系、积极倡导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与新兴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基础的作用、促进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及推进对数字化金融的治理等。  相似文献   

14.
15.
在当前日益开放的国际能源市场中,中国要维护自身能源安全,缓解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必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确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能源合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与国际能源署(IEA)的互动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不是其正式成员。随着中国能源大国地位的提升,中国与IEA有必要创造条件,突破现存障碍,积极探索进一步合作与协调的可能。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签订特别工作协定、形成"IEA+中国"模式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国际战争是全球治理中不可回避的议题,深化对其合法性的认识和考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战争合法性,是国际社会依据一定标准,对国际战争权力和行为的自愿赞同与认可。理念价值、国际规制、协商赞同是形成国际战争合法性的三大源泉基础。而通过对国际战争合法性基础权力特性表现的分析,可将国际战争合法性程度划分为合法性充足、欠足、缺乏和丧失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17.
张小波  李成 《国际观察》2016,(4):144-157
本文首先探讨国际投资机制的概念和构成,着重分析了双边、区域性、全球性投资安排和有关国家内部的外资审查制度。其后,本文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简要回顾了国际投资机制在萌芽、成型、高速发展和调整四个时期的演变轨迹和时代特征。随后,本文考察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投资机制的影响,并展望了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投资机制与原则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转向讨论中国与国际投资机制的互动,并以最近推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为例,分析国际投资机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相应的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竞争正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焦点。近年来,日越关系的不断走近,不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双边关系的发展推向新阶段,并出现了推动发展双边战略关系、日本强化政府开发援助的意识形态作用、持续深化“维和”合作、强化“供应链安全”领域合作,以及聚焦新兴领域合作等新走向。这一新走向以强化日越关系为主线,并展现出以安全利益诉求为根本基础、以经略对美国关系为主要支点、以促进经贸合作为基本动力等特征。尽管该新走向存在非等距结构难以化解、经贸合作存在人力资源缺陷、悬殊经济财力难支和双边人员交流不足等问题,但引发了多组双边关系复杂化、东南亚地区成为大国竞争新场域等影响。为此,中国应在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出战略研判,聚焦中美竞争实施战略谋划,加强中越关系,以及发挥东盟多边机制作用等方面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作为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G20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相似的战略考量促进了中印在G20中的合作,增强了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但两国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G20机制的内在特点等因素,也对两国的G20合作形成了制约。从未来看,G20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不容低估,中印需要重视G20的价值,通过建立两国G20事务合作机制、加强对G20的联合研究、把握G20合作重点、推动G20机制改革以及稳定中印双边关系等措施,不断拓展并深化两国在G20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其在实践中存在权威性不足、加深集体行动困境以及加剧现有治理体系碎片化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国际软法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不断探寻优化路径,包括努力提升国际软法制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国际软法遵守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推进国际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作为正在迈向建设海洋强国征程的新兴大国,中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软法的制定,积极利用与搭建助推国际软法发展的话语平台,科学选择国际软法介入的治理领域,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