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条块分割、不同阶层保障水平不同的不公平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同历史时期对效率与公平的不同立法价值选择和社会保障立法中的不公平所致,从经济学上看则是不同社会集团利益博弈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确立公平的立法理念,建立公平的利益诉求机制,而包容性发展模式则成为确立公平理念与建立公平立法机制的政治指引。  相似文献   

2.
作为通过使用而获得显著性的“第二含义”商标,无论是在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还是在世界各国立法中均已存在,我国亦有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但我国学者对于“第二含义”商标的保护意义没有过多的论述,更有部分学者对我国是否应对“第二含义”商标予以保护持有异议。应从商标保护的由来、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消费者的保护及公平原则方面来看待“第二含义”商标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驰名商标的异化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及保护制度在地方政府高额奖励、主管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惯性”思维以及市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之下已严重异化,其结果是背离了商标立法目的、商标权本质以及保护驰名商标的立法初衷,也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企业的盲目、甚至恶意追求驰名商标认定的非理性行为,妨害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应当从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行为、完善驰名商标认定程序和规范驰名商标使用行为等方面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著名商标保护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培育、奖励、扶持地方著名商标,提高地方企业的品牌认知度、扩大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弥补了商标保护体系不完整,客观上与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形成呼应与协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标法》不断修订,驰名商标制度的修改,我国商标体系日渐完善,著名商标制度并未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调整,依然采用20年前的认定、保护,使得其与整个商标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失衡,其缺乏上位法依据、区域间制度冲突,以及制度实施的异化问题也日渐突出。除此之外,该制度还存在与现代商标保护理念相背离;认定与保护力度超过驰名商标制度;公权力过度介入导致权利属性定位模糊而引起的商标权保护障碍;因追逐区域经济增长而背离捍卫公共利益这一商标保护的正当性要求等问题。笔者认为,人大法工委清理著名商标制度有利于维护商标体系的完整性和与驰名商标制度的协调一致;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高效;有利于提高各地政府的立法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贸易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在著名商标制度废除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借鉴驰名商标制度,通过在个案中扩大驰名商标制度的保护范围来解决对于特定区域、范围内有一定公知性或者较高声誉商标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应单独立法,立法时应摒弃“机构性”规制理念,采“功能性”规制理念。金融商品类型化可作为实现此理念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规则,引入“金融投资商品”概念,将整个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商品重新分类为存款型商品、金融投资商品、保障型商品、贷款型商品和复合型商品类型。在设计具体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规则时,应以重整后的金融商品类型为基础,以“适当性原则”、“说明义务”、“不当劝诱之禁止规则”等为体系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6.
完善反倾销立法 ,对于当今的中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入世之后 ,外国商品有可能会大量涌入 ,“倾销”现象的出现 ,在所难免。然而我国的反倾销立法 ,在立法观念上稍嫌保守 ;在制度建设上 ,需要完善反规避制度和商业秘密保护机制 ,增加“地区工业”的例外和司法审查制度 ;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亦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或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公平是分配理论的本质要求,而初次分配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种提法还比较新,那么提出这种思想的依据是什么呢?在实际的政策设计中如何体现这种思想呢?本文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价值层面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核心。作为立法宗旨之一,我国《商标法》总则第一条作了规定。但由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历史不长,尚有不完善之处,商标专用权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商标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了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未经授权,在同一种类或类似商品上使  相似文献   

9.
“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法治成熟国家的经验,当前中国“正当法律程序”制度的主要问题更多是集中于法律适用(实施)层面,而非法律制定层面。文章在三个层面展开“正当法律程序”适用的基本问题的探讨:首先,建立正当程序的基本理念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之前提;其次,加快程序规范的立法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之依据;最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是“正当法律程序”适用之核心。在中国走向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应当认清“正当法律程序”的两面性,在具体适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抑恶扬善”,将“正当法律程序”规制的宽严与行政行为的性质等个案语境结合考量。  相似文献   

10.
公租房制度产生于福利国家与给付行政理念基础之上,当下公租房制度的地方实践呈现多元化的地方特色,囿于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不完善,公租房制度的构建仅有政策上的导向而无法制规制,因此立法目的呈现多元性特征而缺乏统一而稳定的价值追求与目标设定,在实践层面与原初价值追求渐行渐远。从行政法治构建的角度重新考量公租房价值追求,首要贯彻行政给付理念,以社会公平为逻辑起点,以社会阶层间利益平衡为运作框架,以基本生存状态改善为制度目的,以社会中间阶层的住房权保障为现实路径,以期实现恒久稳定而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未对商标“平行进口”作出明确规定。依“权利穷竭理论”和“地域性理论”,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立法时对商标“平行进口”是禁止还是允许,一定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和国际公约、条约的有关规定。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版权领域的“平行进口”的立法倾向应有所不同,对商标“平行进口”应允许并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2.
商标权的保护是各国商标法的核心问题。强化对商标权的保护 ,是中国商标制度发展的关键。 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的经第二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吸纳和借鉴了 TRIPS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增加了商标确权的司法审查程序 ;确立了商标行政诉讼第三人主体资格 ;明确了销售侵权责任 ;对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便于司法审判机关实际操作 ;为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规定了诉前临时措施 ;加强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从多方面完善了商标司法与行政执法 ,提高了商标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商标只是一种具有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功能的识别性标记。通过企业对商标(trademark)的实际使用,企业可以在特定商标与商品或服务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商标具有超出标记本身的商誉(Goodwillofatradeorbusiness)。透过“王老吉”和“加多宝”商标系列案,我们可以看出商标与商誉不仅可以分离存,甚至可以同时分属于不同的权利人。因此,不同于通过商标注册途径来保护商誉的研究,对商誉的后商标管理与保护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一种商品"和"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准确理解不仅是假冒注册商标罪认定中的难点也是该罪认定的关键。"同一种商品"包括名称完全相同的商品和名称虽不同但指的是同一事物的商品。"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理解为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商标和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其他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认定易产生分歧,对此举实例具体分析认定。  相似文献   

15.
商标权利用尽属于商标权利限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我国现行商标法却没有关于商标权利限制方面的规定,这种缺失不仅不利于我国商标法律体系的完整构建,还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难。应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借鉴外国相关规定,完善商标权利用尽制度,以解决商品贸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商标和品牌是两个内涵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品牌必须使用而无须注册,品牌一经注册即成为商标;商标只有注册后方可受法律保护并享有商标专用权,仅注册不使用的商标不是品牌,一个企业品牌和商标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品牌比商标有更宽泛的外延.  相似文献   

17.
"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是知识产权领域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文章揭示了域名与商标的一些基本法律属性,分析研讨了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主要原因以及对如何解决冲突进行了法理念分析,以期改善我国此方面立法相对滞后的不利现状,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著名商标制度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建立。20余年来,著名商标制度在推进地方经济和促进商标战略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法学界对著名商标的法律地位、认定和保护模式等问题一直存在质疑。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商标法征求意见稿》似乎为著名商标制度提供了一个“正名”的机会。但是,仍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著名商标制度的一些问题进行厘清和修正。关于著名商标制度的探讨也为我国法学研究的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标法》较多地借鉴了大陆法系商标法,并且具有浓厚的商标行政管理法特色,在商标权取得制度上偏重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效率性,较少体现公平,客观上使得商标抢注成风、不公平竞争泛滥、垃圾商标成灾,最终导致了效率的丧失。美国《兰哈姆法》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使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其商标权取得制度建立在使用主义的基础上,并科学地引入了在先申请主义的内容,使其制度设计不断优化,为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20.
商品化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一种权利类型.国际组织及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其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商品化权,有关权利只能通过《民法通则》中的人格权相关规定或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特别法予以保护。但按照上述保护方法和途径只是保护商品化权的某个侧面,在保护范围争强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目前没有明确立法的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现有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来逐渐实现对商品化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