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华 《国际展望》2013,(5):132-136
2013年7月6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沪举办"中国周边公共外交: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在对公共外交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周边公共外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在周边国家塑造命运共同体意识,主题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抓手是拓展人文交流。中国自身在周边公共外交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解释清楚周边公共外交的理想追求、在文化层面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公共外交有着诸多误区以及在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为此,中国应当勇于探索,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指明其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地方;破除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误区,创新文化沟通思维,发展共同价值观;摆正心态,优化周边公共外交的整体布局,壮大公共外交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鬃强 《南风窗》2014,(10):44-47
<正>支撑中国"西进"战略的"中亚+俄罗斯"双轴心,可以与"东固"战略的双轴心"东盟+美国"呼应,为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提供一个基本的战略框架。2013年下半年,学术界提出的中国外交"西进"战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外部延伸,也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所作为、更趋进取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中亚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政一起,"西进"战略宣告了中国外交未来一个阶段的政策重心,即以中亚为核心,辐射南亚、独联体、中东的"大周边外交"。在这一战略中,哈  相似文献   

4.
郝昆 《当代世界》2014,(2):77-77
<正>2013年10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周边外交工作专门召开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指出,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中国和周边国家人民往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广泛做商界、学界、媒体、智库等阶层工作,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打造一支活跃在周边的民间外交队伍,润物无声地增强中国的影响力。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将周边外交放到与大国外交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外交由此前的"一个重心"变成"两个重心"。战略重心重塑的主要动力在于周边外交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毛泽东时期周边外交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生存,邓小平时期周边外交主要是为实现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目的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推进中国新时期周边外交,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或具体政策,并且更加积极地介入周边外交事务,在处理手段上"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展望未来,中国的周边外交策略应保持战略定力、循序渐进、树立底线原则,争取早日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6.
周边是中国从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真正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新时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周边外交思想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精华,继承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外交思想,有利于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的形象、构建新型周边国际关系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在积极运筹中争取周边战略主动,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周边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周边外交的实践布局。  相似文献   

7.
周慧来 《南风窗》2011,(3):40-42
有学者就去年的中国周边局势分析道,美国仍然是影响中国周边环境的决定性角色。在中国的外交布局中,大国关系是首要,周边是关键。但在过去一年,大国关系中的中美关系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紧张状况,周边外交也面临严峻的局势。有学者就去年的中国周边局势分析道,中国  相似文献   

8.
2014年初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充分反映出美俄两大国的地缘战略优势与劣势。美国认为克里米亚入俄是俄罗斯对冷战结束的报复,但美国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不敢轻易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打击,暴露出其海权的有限性。俄罗斯虽然在冷战后国力下滑,但应对乌克兰危机这样的周边地缘政治博弈仍游刃有余,体现出其传统陆权的优势,并希望利用本次危机阻止甚或扭转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不断在东欧压缩其战略空间的态势。由于军事冲突得以控制,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战略博弈发展到地缘经济领域。俄罗斯利用乌克兰对其经济依赖的加强,对乌东部地区实施援助。美国则派出专家帮助乌克兰实施经济改革,促使其进一步倒向西方,同时与欧洲共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新态势,中国应当积极谋划自身周边外交,落实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周边外交和经济倡议,扩大经济影响,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9.
雷墨 《南风窗》2013,(26):76-78
中国不再以对美外交来稳定周边外交,而是将对美外交与周边外交脱钩,更加强调周边外交的独立性、自主性,以中国自身的实力和手段去稳定周边。在中国2013年的一系列对外行为中,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事具有相当程度的象征意义。从中国主动提出划设防空识别区,到美日韩"齐声"反对,再到美韩一定程度上的"默认",日本事实上陷入"孤立"。这样的演进逻辑恰好反映出中国2013年外交的特点,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工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要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全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中俄的上合外交正显出分野的趋势,在北京眼中,反恐、经济和能源方面的合作是重点,安全领域则应"少说多做"。而俄罗斯却着力将所有国家拧成一团,并着重突出其对外指向性。  相似文献   

12.
周方银 《当代世界》2016,(10):10-13
正近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外交实践和理念层面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周边外交也面临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领土领海主权权益争议等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周边外交需进行系统的筹划和设计,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进一步优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更有力的周边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为了更好地指导周边外交以及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应以"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对周边外交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本文在梳理"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理论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分析"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周边外交理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进而对构建"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个理论应以"利益—责任—规范"为维度,构成一个三位一体和稳定的理论框架。其中"利益"是前提条件,"责任"是应履行的义务,"规范"是应遵守的价值观及制度,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共同指导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国外交登台亮相,可谓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尽显。国际舞台上,打着鲜明"中国创造"标记的外交与国际公共产品喷涌而出,中国外交更具章法,更有力量,更富于智慧,也更显魅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特色外交战略的轮廓已清晰显现。"东稳,西进,北固,南下":中国大周边战略蓝图清晰呈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之后的一年里,中国外交深耕周边,践行"亲、诚、惠、容"战略大思路,取得了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对于有14个陆上邻国的中国来说,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安全利益。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八字方针,并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种方式,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地区合作。地区合作首次成为中国推行周边外交的主要政策手段。在亚洲的地区安全合作制度方面,1994年中国加入了东盟地区论坛(ASEAN Regional Fo-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是首次为本科生开设的限制性选修课。这门课程以历史为主线,以近代世界的发展为主要背景,对俄罗斯这个在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颇具戏剧性色彩的国家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分析,揭示政治、经济与外交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维护发展中国同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大局提出的重大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重要实践.广西作为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始终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自觉服务和融入国家总体外交和周边外交全局,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国际战略环境及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综合实力衰退,俄罗斯在国际力量对比中份量不断降低,在当今世界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今后一个时期,俄罗斯将实行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以西方国家为重点、以独联体为依托、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外交.与此同时,发展俄欧关系,使俄罗斯融入欧洲将成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周边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是我国制定实施周边外交政策、开展周边外交工作的指导原则.从总体上看,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周边外交领域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但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方式方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准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侧重点以及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边界纠纷的方法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赵可金 《当代世界》2013,(12):36-39
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观大势、谋大事,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对外战略。2013年10月24—25日,中央在北京专门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今后五至十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