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点的促进警察组织和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对公安机关来说,以媒体为媒介来联系公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安机关和媒体的良性沟通合作尚存在制约因素。为此,公安机关要树立科学公关理念,构建与媒体的理性关系,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改善与发展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跳楼秀”事件谈警察与媒体理性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跳楼秀"事件屡有出现,已成为一大社会现象。在此类事件的处理中,警察与媒体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但在这层关系中,警察与媒体存有共赢的关节点,公安机关要理性认识这种关系,将其作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工作机制,加强交流和沟通,构建起与媒体良好的关系,树立与媒体沟通的科学公关理念。  相似文献   

3.
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通过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实现警察公共关系与警民关系的和谐统一;进一步优化警察公共关系的传媒环境,促进警察与媒体良性互动;树立以人为本、公正执法的理念,实现警民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张业志  刘伟 《公安研究》2012,(10):56-59
警察公共关系战略是指警队的长期发展轨迹和目标确定,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和警务资源配置,是警队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实现警队的总体战略服务。其特点是抽象与现实并存、稳定与发展并存。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价值在于明确警队的发展目标、科学而正确地规划出警队在公共关系建设中围绕的既定目标与发展轨迹,在于明确各警种之间的职责关系、各项警务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以及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警务资源。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核心是公安机关、社会公众和媒介,其基本构成是建立核心思想,塑造警队形象,提升警队素质,创新沟通艺术,设置管理机构与健全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5.
警察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0年以后随着警方高层和学界对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视,警察形象逐渐成为队伍建设的研究焦点。2007年是警察形象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年份,之前的研究文献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队伍建设的单一视角展开讨论;2007年至今,通过公安机关、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联展开研究。在警察形象研究中,要注意厘清警察形象和警察形象构建两个概念,要注意探讨当下警察形象如何传播的问题,要注意拓展研究视角和领域,积极推广并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警察组织与媒体公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媒体是警察组织重要的外部公众,是警察组织和其他社会公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对于警察组织传播信息、塑造组织良好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警察组织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警察组织与媒体关系之间存在的误区,重点提出了重视和协调好与媒体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共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并且需要经常设计和处理的一种社会关系。而警察的职责注定了建立和处理公共关系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基于自觉的警察公关有两种模式:职能模式和独立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警察处理公共关系是基于个体的经验通过创新工作方法而展开的,这就易于出现随意性、偶然性和非连贯性。为此,需要培养警察公共关系的意识,提高对警察公共关系的认识,自觉运用公关策略和技巧,提升警察同媒体进行沟通互动的能力,为履行警察职责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媒体作为警察与外部公众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在警察形象的树立、引导公众对警察的看法乃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样处理好媒体与警察的关系,已成为警察公共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进一步了解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省警察与媒体的关系与现状,探索适合长三角地区警察与媒体双方共赢的关系模式,更好地促进公安工作的开展和警民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是警察所特有的对于警察公共关系客观现实的反映。随着和谐作为社会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应当确立新的逻辑基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完整体系。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和谐构建意识,形象塑造意识,公众满意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危机管控意识。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繁重的警察临战任务,为了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美国警方在加强警察临战指挥与战术功效的同时,十分注重构建警察临战公共关系体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来改善临战环境,提高警察临战效能,其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