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了理论经验。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的迫切需要。只有实现改革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性五动,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张挺 《世纪桥》2009,(7):33-3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执政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对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执政文化的发展历程,深刻总结其历史成果,对新时期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至1991年年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完成,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研究这段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应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与确立,深刻反映当代中国在这段历史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外交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崔立辉 《世纪桥》2009,(13):10-1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又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史研究迅速发展。革命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当事人,中共领导人对这段历史有多方面的回顾和研究,留下了许多结论式的文件、资料。这些为研究者研讨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阶段、发展途径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局年之际,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对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不仅是对这位世纪伟人的纪念,更是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期间,重庆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拔乱反正工作。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拔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为重庆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纵观建国以来中共纪念活动史,中共纪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社会建设上的契机以及文化上的权力运作。在另一层面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共历史学界对于中共历史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属于中共历史研究的范围。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不是中共历史研究。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欠妥,不利于学界深入开展和谐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促进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在这一进程中涉及到了众多利益关系的调整,其中城乡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属最为引人注目的调整之一。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塑新型的城乡利益关系,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与农村发展,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艳 《党史文苑》2014,(10):37-43
从1977年底开始,中共领导高层的出围考察与访问频增.到1978年华国锋出访东欧和谷牧率团赴西欧五国考察,形成一个高级干部出国考察与访问的高潮。处在历史特殊背景之下的此轮出国考察与访问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它不但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决策出台的“侦察兵”,也给改革开放决策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3.
40年伟大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协同共进、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首先,“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其次,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次,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后,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改革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增强用于研究改革开放的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普遍真理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的、先进的、有生命力的学说,但是,我们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而必须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其他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对它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树燕 《世纪桥》2007,(9):42-43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重任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共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价值,带领人民探索统一战线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方式和途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纵观建国以来中共纪念活动史,中共纪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社会建设上的契机以及文化上的权力运作.在另一层面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奋斗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重视执政理念建设。执政理念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表明,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共产党有没有执政的本领,而执政的本领只有通过执政理念的正确引导才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斗争哲学"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占据着不同地位。"斗争哲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斗争哲学"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具有现实合理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具体目标。根据《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阐述,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 功能主义和冲突论为基本理论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 会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重视执政理念建设.执政理念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表明,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共产党有没有执政的本领,而执政的本领只有通过执政理念的正确引导才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斗争哲学"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占据着不同地位."斗争哲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斗争哲学"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具有现实合理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0.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0,(2):F0002-F0002
《“先走一步”的开创:广东1978-1984》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本书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专门力量,利用沉淀近30年的原始文献和征研成果编撰而成。本书围绕广东“先走一步”开创阶段若十重大决策和主要发展脉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悉心分析。作为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中共地方史和改革开放史著述,它的而世,既是对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历史进行深化研究的重要突破,也可以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历史提供一部权威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