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功能棒     
我曾问一位朋友,他看到“我发明我快乐”这个栏目有什么感受,他说:“感动、心酸,感动的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心酸的是这些简陋但实用的发明其实都有更好的代用品,只不过需要花很多钱。”也许是吧,但是人不能生活在对自己的感动和心酸当中,我为这些残疾朋友骄傲,因为他们乐观、因为他们积极、因为他们敢于实现、因为他们用哪怕有限的能力超越自我。就让我的这位朋友感动吧,残疾朋友们,走好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快乐。(唐汉)  相似文献   

2.
让爱延续     
我是一名江苏省金湖县肢体残疾人,最初的懊恼、不适,如今已逐渐变得平静、坦然。当我有幸成为一名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时候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个残疾人朋友。75岁的刘风兰中风了,瘫痪在床。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让老人绝望了,整天以泪洗面。我听  相似文献   

3.
87岁的刘奶奶,是个聋人,属于一级残疾,现居住在安徽省蚌埠市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近日,她带着存折到银行,去领取自己每月60元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钱.结果被告之,钱被停发了,老人感到十分着急,便委托自己的一个亲戚到社区居委会打听是怎么一回事.社区具体办这项工作的年轻人告之,刘奶奶的养老金之所以会被停发,是因为她前段时间没有来社区进行资格认证.刘奶奶的亲戚反问道,老人本身是个残疾人,又是高龄,社区没有任何人用适当方式到家里通知她,老人怎么会知道有认证这回事呢?显然,这是由于社区人员工作疏忽,对像刘奶奶这样的特殊群体没有实行人性化服务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服务热线     
编辑同志: 2002年4月份,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借了2000元钱,我问他借钱的原因,他说和别人赌博输了1000多元,被逼还债无奈找我借钱。我看在老朋友的情谊上将钱借给了他。谁知他拿钱又去赌,被公安机关抓获,没收了全部赌资,并重罚了他们。我知道后,马上向我的朋友要钱,可他说,用于赌博的借款不应该还,拒不还我的钱,请问我朋友的说法正确吗?其法律依据何在?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残疾人,我工作在窗口,我被残疾朋友得到帮助后满意而归的那种喜悦之情所感染,我特别享受"被需要"的那种快乐感,因为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刚刚作为北京市怀柔区残联的代表入驻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时,很多人常常问我一个问题:你一个残疾人怎么上那么个地方去工作,不是自己找罪受吗?残联是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地方,在残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戚、朋友、老乡等社会关系,出于需要,一些人会向自己借些东西,为人解难,也是我们社会所提倡并崇尚的道德品质。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可随便借给他人的,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下面几起因顾及情面,将不该借给他人的东西出借了,从而引出的法律纠纷,发人深省。传身份证"借"来赔偿责任江西省南昌市郊农民田某经好友介绍认识了云南昆明市来南昌做生意的邓某,后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一天,邓提出要办个食品批发站,因身份证丢失,回云南办理费时费钱,便向田说,借他的身份证办理有关开业手续,碍于情面…  相似文献   

7.
在残联工作多年,我的心与残疾人连在了一起,我只想对我身边每一个残疾人朋友说,请把我当成你的姐妹、当成你的朋友、当成你贴心贴肺的“小棉袄”来帮助你。  相似文献   

8.
中凯律师: 我是个耳聋残疾人,开个修理店。1994年经人介绍与张某订婚,彩礼7000元,其中5050元是我替她还债用的。还完了债之后同年9月结婚。婚后她在家里只住了3个月就外出游荡不回家。她每次回家都背着我拿抽屉里的钱,把结婚的衣物也拿回娘家。最使我生气的是她还背着我向亲戚们借了900余元钱,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朋友的婚宴上,走来两名肢残人,唱完喜歌后,立即索要贺喜钱。主人付给伍元钱,嫌少;又增加伍元钱,还嫌少。主人说几句在理的话,两名残疾人竟张口骂起人来。残疾人象这样索钱、索物在列车上、侯车室、集贸市场上时常可见。这些人虽然是极个别,但影响很不好。一些人甚至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就更远离了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扶残助残已成为社会风尚。关心残疾人已日益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但对一些行为不当者,应引起有关部门及各级政府的重视。残疾人应自尊、自立,以  相似文献   

10.
不是怀旧     
《时代潮》2000,(11)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两样东西叫人很容易遗忘:一个是过去,一个是别人。遗忘的理由似乎理直气壮:现在的压力已经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明天不能去面对,过去只好受点委屈了;自己的一切自然需要十二分的努力,父母、兄弟、孩子、亲戚、朋友……不能不管,能疏忽的自然是别人了。近日,有两次机会让我谈起了抗美援朝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一进入农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可以说在所有节日中春节是花费最大的一个节日。亲戚得探,朋友得访,还不能亏待了自己,怎么也忙乎一年了,于是一个问题浮出水面,究竟得花多少钱打理这个年?高兴归高兴,过年不要忘了做好自己的财务预算。  相似文献   

12.
【案情】张某是个体商户,家中有一辆宝马轿车。2011年3月9日,张某的表妹李某要去飞机场接朋友,就向张某借车。李某虽然会开车但没有驾驶证,因此,张某没有把车借给李某。李某又找来一个有驾驶证的朋友王某一起向张某借车,张某见王某有驾驶证,再加上李某是自己表妹也不好拒绝,就把车借给了王某,并要求王某亲自开车。  相似文献   

13.
Kevin打开笔记本,啜饮咖啡之时,偶尔想起热心公益的媒体朋友告诉他,最近出了一家个人对个人的助农平台。手上哪怕只有一两百元,又想做点好事,就可以在网上自由地选择自己中意的农户,把钱借给他们,还能获得投资收益。有些心动的Kevin登录了这家名为宜信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图,左边写着“出借人:我有闲钱,我要理财”,右边写着:“借款人:我有信用,我要借款”。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9):60-60
在挪威留学期间,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挪威人的诚信。 刚到挪威一个多月,我和一位挪威朋友开车去游玩。在一个超市旁停下来。朋友说要买两瓶水。我们进了超市,发现超市是没有一个人.我的第一疑惑是“营业员”去哪里了?朋友拿了两瓶饮料,按照价签,把钱放进了自动收款机里。  相似文献   

15.
请忘记……     
残疾朋友,当你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农村的田间小路的时候,当你看到或听到正常人方便地生活、学习、工作的时候,请忘记自己是残疾人,因为这将对你有帮助。我是位左下肢残疾的人。刚学步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就在地上爬行,一直爬到6岁。那时,我不知道自己是残  相似文献   

16.
不变的善良     
黄艺宁 《当代广西》2006,(18):59-59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那些亲戚和朋友欺骗他,都来向他借钱,但借出去的钱如同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这让他很伤心。记得有次他花钱请戏班唱一场戏,让周围的人去看,结果,那天晚上他的家让人给盗了。他凭经验就知道是周围人干的。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这样?从此,他变得孤僻,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直到有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见到他满面愁云的,便问其缘由,他就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和尚听罢笑了,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秘方,放在山上的庙中,施主你愿意跟我去拿吗?他想了想,反正自己在家也很烦闷,跟你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06,(9):43-43
张胜利:我虽然是个重度残疾人,但是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我依然成为了一个照顾父母、抚养孩子,每天都在辛苦工作的人,不到40岁的年纪就变得沉闷寡言,甚至连妻子都不怎么愿意理我了。请问我这样的残疾人应当怎样培养生活情趣呢?大伟:正好我和你同样处在这种年龄和具有类似的经历。我以为,一个只有学会享受生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我们都在努力,工作的繁重和生活的压力常常使我们透不过气来。健全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要比健全人付出百倍努力的残疾人?说到底,普通人的生活情趣是相当平凡而又简单的,残疾人就更是如此。建…  相似文献   

18.
在我所接触的残疾人朋友中,有很多人曾经是健全人,他们在工伤事故中失明、断手、断脚……我知道,现在说些爱护生命、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已经太晚了,我想说说赔偿问题. 这些遭遇工伤的朋友多多少少都得到了企业的赔偿,无六万、二十几万、六七十万,各种档次.相当一部分残疾人朋友吃了不懂法律的亏,企业根本没有给他们上保险,出了工伤之后,万吧块钱就把他们打发了.  相似文献   

19.
以心换心、心手相牵,无论工作岗位怎么变化,都难改我为残疾人工作的情缘。一句话,谁把残疾人当朋友,我就把他当亲人!  相似文献   

20.
马迎 《中国保安》2005,(22):47-49
吴永德是我父亲认识的一个朋友,他38岁,是个福建人。他来北京十多年了,从一个拉货的打工仔到现在的建材公司大老板实属不易,父亲常教导我要多学学人家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出于好奇心和职业的敏感,我把吴永德放在了被访者的位置上。吴永德是个很豁达的人,他笑着说:“我一直就是一个打工仔啊,来北京之前也是,攒了些钱,这几年才开的公司。路要走稳,既然出来闯,就别怕苦……”我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7个孩子,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家里,我和小妹妹关系最好,妹妹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但母亲不让女孩子上学。我就和母亲吵,说我自己打工挣钱供妹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