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词     
《廉政瞭望》2011,(8):13-13
拼老 “拼老”度晚年是一种独特的养老模式。那些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又不想人住敬老院的老人,往往愿意和与自己合得来的朋友生活在一起。他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收拾内务、有人负责做饭,资金宽裕的还可以出资雇保姆,由于身份、经历相似,彼此比较了解,老人们既能相互照应,也会有共同语言,从而排解寂寞,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感受财富     
有人说有钱便拥有财富,其实不然。人的一生有许多除金钱以外的财富,需要我们去好好地珍惜。 年轻是财富。一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总是感叹自己太穷。一位老人问他:“给你 100万元,你愿意马上变成80岁的老头儿吗?”年轻人说:“不愿意!”老人又问:“给你1000万元,你愿意立刻就死吗?”年轻人还是回答:“不愿意!”老人哈哈大笑说:“你不是很富有吗?你已拥有了1000万!”其实,年轻就是财富,生命如初升的太阳,充满无穷活力,它能创造出许多你无法想象的奇迹。 健康是财富。在为一些朋友英年早逝惋惜时,更多的人悟出…  相似文献   

3.
我愿意跟老人聊天,老人浑身宝贝,这个宝贝,就是智慧。大多数人觉得老人保守,我却感觉绝大多数老人一点不保守,他们总是用好奇、开放、乐观、热情的态度去拥抱生活,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多。许许多多的“忘年交”,很无私地坦白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坦白了自己的“曾经”。我只有耐心倾听的份儿。  相似文献   

4.
在红色故都江西瑞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而98岁高龄的长寿冠军是一位有着不平凡历史的革命老人,她就是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主席项英的机要员兼家庭保姆,原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毛泽覃的生死至交——张桂清。  相似文献   

5.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6.
马铁 《党史纵横》2008,(9):55-56
在郭立言老人沈阳的寓所里,笔者拜访了她,她正戴着老花镜在看书。老太太虽然有儿有女,但仍坚持一个人生活。她不愿意拖累儿女。郭立言老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这些事情都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7.
孟兰英 《党课》2014,(13):68-72
我干不了大事,但是愿意从小事做起,做空巢老人的“小棉袄”、残疾人的“小拐杖”、有困难人的“小油灯”、雷锋精神的“小广播”、青少年成长的“小雨滴”。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3):123-123
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 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习俗认为,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是正常的、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相似文献   

9.
包蹇 《党建文汇》2011,(1):10-10
从人口结构和年龄层次分析,我国面临的未来,不仅“未富先老”,还多半“老而空巢”,且愈演愈烈。据统计,上海截至2009年底,共有“空巢”老人92.21万人,约占户籍人口老年人总数的29.2%,其中独居老人18.87万。而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没有子女。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现在的中国人,最愿意生活在哪一个年代呢?如果我拿这个问题去试探母亲,这位“贫农成分”且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定会在平静中带着向往的神情讲述有一位贾母和一群家奴的贾府、或者有一位杨母和一群“杨家将”的杨府。她觉得她应该有一个体面壮观的家,而她在这个家中有一个可以含笑而喏的座位;她欣赏那种家中的人际礼仪,而且那种老歌老戏也特有韵味。她甚至认为她所嫁与的刘家,凭着祖上遗风以及我们父亲的才识一切都是可以如愿以偿的,只是被“革命”和“运动”给毁灭了。她不喜欢儿女分散且少有往来,不喜欢楼上楼下全是见面不说话的人,不喜欢女人穿着暴露的衣服,也不喜欢瘟鸡式的跳舞和病猫式的歌吟。总之,尽管她没有年代的概念,她却固执地向往着贾府或杨府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生活大幕拉开,你我都是主演,人生如此多彩,边演边看……”多年来,家住河西区育贤里社区的庄永兴老人用手中的DV捕捉着身边人和事,记录着社区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让离休“老镜头”演绎出不老人生。  相似文献   

12.
夕阳红──记许琦之同志二三事张琦,何天成,萧源锦每当夕阳西下,在锦江之滨绿草如茵的四川大学校园里,可以看到一个面容清癯目光炯炯的老人坐在手摇车里,由保姆推着在林荫大道上走过。许多领导、教师、学生见到他都亲切招呼:“许校长,你好!”有的还关切’地询问他...  相似文献   

13.
王剑  胡坚  毛伟 《党建文汇》2011,(6):35-3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离乡工作。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子女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者想帮子女带孩子,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这样的老人被称为“老年漂”或“漂族老人”。  相似文献   

14.
陈凤翔 《党建文汇》2008,(12):48-48
从前,有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建议年轻的国王联合其他各路人马出兵讨伐东边一个大国昏庸的国王。年轻的国王同意了。于是,这位老人率领大军准备出发。按惯例,出征前术士要用龟壳、蓍草占卜一下吉凶。结果,卦兆非常不吉利。老人不愿意失去这个宝贵的战机。  相似文献   

15.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课题。围绕“一社区一特色”的品牌服务体系建设,德阳市旌阳区城南街道党工委以“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党建大发展”为主攻方向,走出了一条抓好一区一品、完善资源共享的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新路子。留守老人多是辽河社区的特点,建设“一级居家养老示范基地”是辽河社区确立的品牌服务目标,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组织到社区中心进行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开展到家庭服务,  相似文献   

16.
蒙文《内蒙古生活周报》3月1日头条发表的镶黄旗翁根苏木73岁牧民老“额吉”(母亲)额尔敦格日乐在今年农历正月初三为草原生态建设捐款三千元的新闻,是一篇以小见大,特点突出的好文章。文章用百余字扼要地介绍了老人一家四世同堂、生活幸福,子孙们为老人祝寿的情节,而用较多的笔墨,突出地描写了额尔敦格日乐老人从辛勤的劳动果实中拿出三千元,交给前来参加祝寿的旗人大和苏木领导,用于草原生态建设的感人事迹。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托党和国家的福,我现在什么也不缺,生活过得很好。只要草原还绿着,我们的子孙就能享福”。三…  相似文献   

17.
近来有些报刊对高校出现的“大学宿舍保姆”现象作了报道和讨论,引起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所谓“大学宿舍保姆”现象,指的是出现在高校的少数大学生出钱雇佣保姆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到寝室打扫卫生,听差洗衣,承包其他生活劳务的怪异事情。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少数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来无法面对社会求得生存的缺憾,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妨碍了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  这首歌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怀念。歌中唱到“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过去,我最怕听母亲唠叨,而现在我多么想听听妈妈唠叨啊,可是母亲已经在前年冬天就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再也听不到妈妈唠叨了。“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工作的事情我可以和爸爸谈谈,可我生活的烦恼怎么去跟妈妈说说?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这首歌的歌词写得真好,尤其是母亲这…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老人的生活困境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农村老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农村老人子女外出流失、农村养老模式单一、农村养老设施缺乏、农村老人关爱照料缺位等原因,当前农村老人生活困难重重,面临数字生活不适、物质生活拮据、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空虚、健康问题突出、社交生活受限等困境。对此,应提升农村老人社会适应能力、化解农村老人留守问题、开发农村养老新模式、营造农村爱老孝老氛围、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从而逐渐破解农村老人生活困境,不断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留守老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留守老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急需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诸多农民的家庭生活,也影响到了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破解“留守老人”问题也就成为我们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