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把农民从城乡分割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一样的、真正平等的权利,中国农村的第三次变革已经开始。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变主要源于两次历史性变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第一次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从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第二次变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民摆脱了单纯对土地的依赖。在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成功变革后,中国农村正在迎来第三次改革。如果说前两次改革主要是以“破”的方式打破传统政策桎梏,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基本实现了温饱,那么,新一轮农村改…  相似文献   

2.
试解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之“谜”□许经勇发端于80年代的我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发展、壮大,不仅使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为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逐...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的乡镇企业一般指在农业社区和城市郊区农民所办的非国有制企业,它们的经营活动涉及到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饮业、服务业等部门,但主要从事农村非农产业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乡镇企业并不是改革之后才萌生和成长起来的,其前身社队企业早在5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由于受资源动员的行政性和发展的社区性的约束,自其产生后的20余年中,经历了极为曲折和缓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的职工不应再称为“农民”阎生延一、问题的提出。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中国农民固有的身份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已经或基本脱来种植业、畜牧业而进入乡镇企业常年从事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劳动的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还仍被称为“农民”...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公布于1996年10月29日,199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法的颁布实施,是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在国家法律中有了一席之地,其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保护,其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法律规范。这既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引导、保护和规范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本法”,又是一部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振兴法”,还是一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农法”,更是一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法”。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符合国情的战略决策,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必然会改变农村原来的面貌,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工人化。发展乡镇企业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在农业母体中孕育、成长、分化出来的乡镇企业的基础,必然给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多样而重要的支持。其一,粮食和原料的支持。农业越发展,粮食和原料越充足,发展乡镇企业就越有保障。其二,发展乡镇企业需要的物力和财力,除了得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17年来,山区农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绝大多数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中一部分农户正向小康目标迈进。山区农村长期落后,归根到底还是农村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非农经济比重大小,突出地体现在农村工业的发展上。一、必须重视山区农村工业的发展李鹏总理指出: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定要下硬功夫抓好山区农村经济的调整,探索农业、工业、贸易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奇迹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一场变革,它是从农村起步的。70年代末,被旧体制逼入绝境而又因“四人帮”的垮台获得政治上解放的亿万农民,开始自发地“分田到户”,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立杆见影”的效果。党中央顺应了群众的要求,在全国农村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与集体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积极性。几年之内就使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生活水平翻了一番以上,创造了历史的奇迹。接着,以集体经济为骨干的乡镇企业异军突…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战略意义一我国农村怎样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跨入21世纪,怎样把握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冯兰,李守经中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①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如果农民问题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发展战略10年前就为中央决策部门所重视。在当前短缺经济结束,需求相对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改革的探索者们又把目光聚集到了小城镇建设上来,勿庸置疑,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农村小城镇建设就是农村的城市化,它无疑将变革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启动红塔区区域性经济,推动全区经济新一轮发展。一、发展小城镇推动红塔区经济发展首先,发展小城镇,有利于红塔区乡镇企业相对集中。红塔区乡镇企业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其发展处于全省先进行列,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随着国内需求相对不足以及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乡镇企业容纳这批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而红塔区区情决定了这批劳动力又不可能由大中城市所接纳。何况当前又是行政机关缩编减员,企事业下岗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可说是门闭路绝。而让这批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经商办企业也易形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小而全”局面,既浪费土地,污染环境,又形不成规模效益,反而增加社会综合成本。由于企业布局分散,也很难直接、快速的吸收和传导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当代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中,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1990年3月3日,他依据农村改革后的实际状况,用“两个飞跃”的观点,重申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强凋:“我们要全面深刻地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20年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下,我国农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产品极大丰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8,(12):31-34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农村发端。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尤其是改革初期的5个和近5年的5个共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引领着农村的改革发展。30年来,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 ,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这就更加明确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这是继乡镇企业发展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其伟大之意在于对于一个有9.2亿多农民 ,全世界农业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本文就我国农业产业化谈点粗浅认识。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经验表明 :农业稳 ,则天下稳 ;农业兴 ,则百业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农业问题时曾指出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观点看 ,要有两个飞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讲道:“乡镇企业(?),这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改(?)革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关于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且对于增加出口创汇和国家税收,实现国家工业化,建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浦东新区凌桥镇副镇长黄国良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给我国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致富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30年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业发展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进入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但是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