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观集中到一点,就是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总的观点和态度.其核心思想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习近平21世纪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新理论形态,有其产生的宏阔历史背景、深刻理论基础、丰厚文化资源和坚实实践基础.它直面"两个大局"的历史环境,从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具有统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学诗 《前沿》2011,(12):44-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来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个重大问题回答。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下简称<讲话>)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深入学习研究这一基本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为什么它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3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停滞、徘徊、迷茫的中国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广大干部群众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思考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推进了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观念更新,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一个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同进步、同人民  相似文献   

5.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曜 《前进论坛》2010,(7):16-17
<正>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这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就强,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得就好;反之,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从《江泽民文选》来看,江泽民有着关于马克思主义看法的大量论述,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两个基本问题的阐述上.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务实而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什么是”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方面,简要述评了国内学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现状.“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包括历史经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机制、路径、介体、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消除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误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扫清思想障碍;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政治保证;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正是在不断定位每个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时代突出矛盾,破解时代痼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课题,不断探索和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涵盖各个领域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的结构体系可以概括为:它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适应中国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新需求,以“三个代表”理念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相似文献   

11.
学术前沿不一定就是研究热点,而是推进学术问题研究过程处在最为前端、最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的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处在最前端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究竟是怎样的?什么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这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需要、是否可能、究竟何以可能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如何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中国道路的价值与全球化时代如何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反复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包含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字叫共产主义的意义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就是要探索和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另一个是在马克思主义又指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意义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就是要探索和回答怎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08,(12):2-2
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从中国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的一条主线。伴随着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党实现了四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主题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疑难,对它们的认识影响着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包括四种: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在揭示和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而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做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这是思想理论上成熟与先进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先决条件.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升中...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从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等方面阐释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基本内涵,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汲取群众智慧等方面阐释和践行了坚持理论创新的主要途径,表现出坚持理论创新的高度思想自觉。实践探索方面,毛泽东还十分注重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研究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社会调查、反对“左”右倾错误等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形成了带有历史和个性特点的理论创新路径。毛泽东坚持理论创新的思想、实践、成效和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勇于进行思想斗争、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观是对"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看法,前者是理解问题,后者是态度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思历史经验,针对当时实际,一再尖锐提出这一问题并作出回答,在此过程中阐发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其中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和另一个名词。这些是最能体现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独创性、最具邓小平个性特色的东西,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指导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秦宣 《传承》2012,(3):16-19
重温20年前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我们认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四个基本问题都进行了探索和回答,这些探索和回答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党,是一个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