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面临转型。《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更细致和严密,否则就会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是一把双刃剑,对劳动者和企业既有保护也有制约。双方都应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本文就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以及新法下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立法亮点及企业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提出了“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概念,该法的发布和实施,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面对该法的实施。劳动者将享有哪些新的权利,用人单位将如何规范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将会是企业人事劳动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重点条文从该法律的立法背蒂、立法亮点并通过该法与《劳动法》的比较,提出企业将如何应对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面临转型。《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更细致和严密,否则就会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是一把双刃剑,对劳动者和企业既有保护也有制约,双方都应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本文就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以及新法下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裁员风暴     
华为万人辞职大风暴、沃尔玛大裁员……《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前夜,企业躁动不安。是法律太偏向劳动者,还是企业故意逃避新法赋予的责任?在企业的"解围"利器下,劳动者该如何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李璟 《法制与社会》2010,(13):270-270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广大劳动者进行了倾向性地保护,因此用人单位反对的呼声甚高,一些大型的用人单位甚至纷纷采取了诸如要求劳动者主动辞工再聘用上岗等方式来予以应对。但任何法律郝应当是公平正义的体现,都要顾及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应偏袒任何一方。新法的出台在一些方面却差强人意,本文从劳动合同解除方面反恩了新《劳动合同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媒体广场     
《法治与社会》2008,(2):78-79
劳动部门:强令员工根据新法重签合同属违法 前不久,各地出现一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强令员工重签合同的动向。劳动保障部门指出,重签合同并非贯彻新法所必须,企业以“迎接新法”为由未征得员工同意就强令重签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喜佳 《中国法律》2008,(1):41-42,107-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劳动社会保障部有关规章(以下概称为“新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劳动用工制度新时期的到来。在新法加强对劳动者保护的形势下。用人单位应积极适应新法,改善劳动用工管理,合理地避免用工风险、节约用工成本和避免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8.
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劳动者的权益被侵犯,而且没有救济渠道,劳动合同法的一个宗旨就是要矫正这个问题。《劳动合同法》以人为本,旨在构建劳资和谐,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法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提高劳动者稳定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已经显现出法律威力。但是部分企业在趋利的心态下采取各种手法和借口来规避劳动合同法,利用种种借口"炒人"或用高违约金"留人",并采取公开或隐藏的手段抵制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劳动者中也有部分人拒签劳动合同。对此,企业、政府、劳动者应该在认识到困难存在的前提下,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此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实施,所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也是两个新课题:一是在于如何在新法环境下加强劳动成本管理;二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如何从单向到双向管理转变的不断完善。本文透过劳动合同法的价值来看此法对企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我国部分企业一度为规避《劳动合同法》实施,采取了在关联企业内变更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单方操纵企业规章制度等多种行为。该行为为了缩短劳动者的工龄,逃避了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试图从分析关联企业规避劳动合同法的做法着手,研究其行为的合法性,分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供立法和政府相关部门参考,以此更好地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我国在建设和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的用人制度,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新劳动合同法在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一些用人单位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逆向选择指受众(如消费者、顾客等)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为选择.在劳动市场领域也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目的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的热点,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其行为对《劳动合同法》的落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下企业的逆向选择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已经实施,新法体现了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倾斜保护"。高校工会如何依据该法,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新维权观,实现对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通过对高校工会维权职能内涵及其存在的困境分析,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提出了实现高校工会维权职能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劳动合同法》的劳动基本法性质及其本身特点,该法将对我国企业劳动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建立科学、合理并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企业劳动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短期雇佣现象,拖欠工资现象,劳动关系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显得更为必要。相信在未来,我国还将出台一系列的与《劳动合同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到时,中小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更为细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何宏 《法制与经济》2009,(11):73-74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都逐渐增强。企业规章制度作为劳动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管理的具体实施,依法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将成为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结合新《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些重要条例指出现今一些集团型企业在招聘和用人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如草率与劳动者签约、合同聘期不合适、具体用人部门未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私自招聘所需人员等。随后,结合新法修订内容,文章针对集团型企业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规避相关法律风险提出具体建议,如具体用人部门应积极了解并依据新《劳动合同法》使用受聘人员;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集团企业中的枢纽作用,以及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相关用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等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制度作了明确规定,此前这方面的立法主要局限于地方。这种变化有利于规范劳务派遣行业,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但该法实施中出现的借用劳务派遣规避企业责任的现象引人深思,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以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与之相应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于2008年9月18日公布实施。作为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自草案公布起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文着重从劳动关系实务角度对部分条款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细化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是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在立法过程中对此存在不同的声音。实践中出现了以华为辞职门为代表的一些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的事件。这一方面是由于对该制度的误解所致,另一方面也与该制度的设计缺陷有关。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虽然做了一些较好的细化,但并未根本解决问题,有的规定甚至背离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初衷。我们应坚持以社会法理念为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20.
廖萍 《法制与经济》2008,(15):82-83
当前,在企业界听到比较多的声音是“新《劳动合同法》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要提价”,更有人把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归罪于《劳动合同法》。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法的实施,确实使一些企业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两税合一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加的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形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