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起步早、增速快、程度深的特征,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滞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我们应以十八大精神破解四川老龄难题,促进四川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地跨越发展以"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指导四川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老龄服务事业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需要人人参与、全民共建、全社会共同担当。老龄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愿性、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社会上各种人群可通过  相似文献   

2.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考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确定其战略地位、战略思路、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制度变迁的态势,探讨市场化、社会化的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和路径选择等问题,从而为老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宏观决策依据与产业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巍  徐鹏 《新长征》2013,(3):60-6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我省的老龄服务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养老服务机构也持续增加和改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制约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目前,我省共有养老机构1635家,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命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叠加是老龄工作面临的基本国情。适应升级换代需要,科技创新将在养老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痛点与难点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题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布关于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白皮书。表明了中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态度和在重视老龄问题、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轩遄 《新湘评论》2007,(2):52-54
题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布关予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白皮书。表明了中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态度和在重视老龄问题、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女性老龄人口在数量上往往较男性老龄人口更多,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往往较男性老龄人口更加弱势,女性老龄人口的生存境遇与生活质量尤其需要及时关注和深入研究.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旨在更加客现、全面、综合地掌握当前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晓荣 《求实》2016,(3):51-59
农村人口老龄化在当今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个国家程度不一。就中国而言,农村人口老龄状况高于城市,且未来几十年内其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学界近年来对于这一问题也颇为关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理论、原因、影响及对策等的总结,为以后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淮》2010,(7)
<正>要将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全省老龄工作网络基本形成,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一些地方对老龄工作公共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老龄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老龄服务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是联合国《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实施十周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周年的年份。十年来,我国老龄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老龄事业的发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现将近年来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解决得如何对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必须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对待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完善就业政策,发展老龄产业,加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事业发展预警机制几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特点的出现,老龄人口的养老服务及养老模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就乌鲁木齐市今后可推行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清真寺照料、互动式异地养老、异地集中养老及住房养老等模式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养老产业发展的背景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这是党中央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养老服务作为产业,能够拉动内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之际,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以养老床位测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老龄人才工作任务繁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对老龄人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老龄人才服务管理不完善、老龄人才发挥作用的渠道较窄等不足。为了做好企业老龄人才工作,必须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增强做好老龄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尊老敬老宣传,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挖掘老龄人才资源,积极搭建"老有所为"平台等。  相似文献   

15.
发展壮大健康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培育壮大银发经济的重要任务。在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辽宁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面临医养产业融合度不高、医养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及康养服务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因此,从推动产品或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及组织方式融合等角度看,应实施人才兴业工程,实施智慧健康养老工程,探索区域化特色化健康养老融合发展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创新农村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服务模式,改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健康养老产业融资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辽宁省健康养老产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为解决老龄服务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必须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而要引导民间资本则需要科学制定老龄服务产业的专项发展规划、放开老龄服务项目的投资准入、落实用地政策、给民间资本投资老龄服务项目以合理的补贴与税费减免,同时充分发挥老年服务协会等社团组织的指导协调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银发浪潮呼唤老龄产业1、人口老龄化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联合国关于划分人口老年型国家的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在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在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至1999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6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因此,到2000年3月,我国便进入老年型社会。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其一,人口将加速老化。据预测,21世  相似文献   

18.
金世斌 《唯实》2016,(5):22-26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江苏老龄产业,既能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又能有效释放消费需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将对推动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即将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老龄人口众多、养老保障覆盖狭隘、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兵团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该文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兵团人口老龄化程度进行预测,认为新疆兵团老龄化程度在未来会不断加深。针对兵团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笔者对兵团养老保障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兵团养老保障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沃添婧 《奋斗》2021,(3):67-68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表述上的转变彰显出党中央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性的深刻认识及科学应对这一严峻形势的决心和信心。为积极应对人口问题,"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将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