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就业的必然趋势,是缓解就业压力,开拓就业途径的有效方法。文章认为高校必须重视创业教育,更新创业课程体系,重视创业文化创建,把创业理念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排除万难,开拓进取,自主创业。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提高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阐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高校引导毕业生实现基层就业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自主创业必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选择.因此,了解高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契约关系下大学生受教育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需要重新审视。特别是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机制的实行,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正逐步从“特别权力关系”向“教育契约关系”演变。因此,基于师生平权理念,从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层面,把高等教育法律作为一种固定的程序规则,使其成为高校行政权力的控权机制,同时健全大学生权利诉求程序性保障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西方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大学所应履行的毕业生就业责任是有限度的.在我国具体语境中,在选择就读大学与就读专业上并没有完全体现大学申请者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意志,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服务其性价比在高校大扩招后明显偏低,所以我国高校从学理和道义上都肩负着相当大的毕业生就业责任.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崇拜导致了大学在履行其就业责任时的困境,这一困境包括显性的就业率做假,隐性的普通大学教育偏离通识教育轨道等.走出困境需要研制科学地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准的指标体系,需要改变大学就业水准同其招生指标硬挂钩的制度安排,需要坚守普通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加强对大学教学质量和收费水准的宏观监控.  相似文献   

6.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如何正视现状、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本文就高等院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与日俱增,高校扩招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给大学生自身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相关方面的困扰。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出发,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以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及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一个社会新问题。据统计,2012年大学毕业生已超过680万,辽宁省2012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26.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创业在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促进社会稳定等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以及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主要经历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占主导时期、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时期和价值观多元并存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建议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要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薄弱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的心理误区不断增多,心理压力逐渐加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社会、高校及大学毕业生的重视,本文提出从四个方面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以积极地心态面对择业。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是高等教育结构特别是高校专业结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社会制度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解决青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在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方面下功夫,从而优化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政策和环境.同时,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努力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是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反映.但就本科教育而言,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也并非与职业岗位“—一对应”,而是要以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适应职业岗位的多元化需求.实践中,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僵化、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雷同导致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的专业相关性不高.本科教育改革关键是要切实给予大学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专业设置与改造,健全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制度保障机制,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魏强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6):167-167,172
我国自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10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毕业生总量由扩招前的143万急剧增至2009年的602万,预计2010年将增长到632万,大学生就业困难也随之逐渐加剧。究其原因,有社会整体就业岗位供需不平衡、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导向、也有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落后等原因。要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城市"蚁族"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条件差、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大。"蚁族"现象的形成是由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就业观念偏颇,相关法律缺失以及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改善城市"蚁族"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畅通就业信息,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回地方就业创业,等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现实,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已经过剩.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社会以及高校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的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等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健全.化解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双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客观深入地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探索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模式的创新途径和方法,对于真正提升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举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素养现状,并分析了原因,同时就大学毕业生阶段与就业相关的基本素养培养谈了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全社会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分析问题入手,强调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逐步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开始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相继,1999年全国各高校正式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2009年为233%。按照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洛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即第一阶段是精英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以下;第二阶段是大众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左右;第三阶段是普及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大学毕业生理性择业、克服挫折,高校择业挫折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不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择业挫折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而且要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部门合作,营造"合力",借鉴国外大学生择业挫折教育的经验,促使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