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编者按:应一些边远地区的读者要求,现将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改和增加部分刊出,以方便读者学习。原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宪法原条文与修改后条文对照如下: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原条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3.
《军队党的生活》2013,(2):47-47
某部干部李明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提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党的基本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银行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鼓舞下,形成统一协调、励精图治…  相似文献   

5.
范平 《新视野》2001,(3):7-9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党在80年光辉战斗的历程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向世人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键在党 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和原来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条在探索和坚持过程中充满了艰辛而又作出了正确选择的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之路。  相似文献   

7.
《党史天地》2007,(1):F0003-F0003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明确指出,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中国由于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统治,造成了社会停滞和落后,步入近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前进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6,(11):6-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2.
党员应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胜利。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尽管有过严重的失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为最终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创造条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决定我国社会性质和前途的重要原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经验的结晶,是我们立国之本、建国之纲,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相似文献   

16.
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贯彻和坚持这个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邓小平建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8,(4)
正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  相似文献   

18.
《党建》1999,(4)
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把依法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升到宪法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对于我们永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将在宪法的保障下,坚定不移地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和人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仅论述其政治意义。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确立了我国五项基本政治制度,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和原则;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04,(4):4-4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