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主权原则向来是国际法的根本原则 ,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当然和这个原则密切相关。由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形成和制定都离不开国家的主权 ,因而很自然地国家主权成为了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基本因素 ,尽管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国家主权的辩证法近代的主权概念是由 16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在其《论共和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自此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家主权的理论与学说 ,如中央集权制国家主权说 ,人民主权说 ,极端国家主权说以及主权分割论 ,否定主权论等等。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或是视角的偏颇 ,以上的理论均未能…  相似文献   

2.
王秋玲 《法学杂志》2007,28(2):85-89
鉴于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主权原则还是不是国际法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和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是否存在矛盾等问题上存在种种不同的理解,本文从廓清国际主权与国家主权权力两个基本概念入手,阐明国家让渡部分主权权力动摇不了国家主权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石地位。基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是国际法的本质属性,当今国际社会应突出国家主权原则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的权威,国家主权原则,早已上升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是当代国际法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但是,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而是有制约和限制的。国家主权是相互的,国家在行使主权时,不得侵犯别国主权。人权,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但是,人权又不是纯属国内管辖的事项,人权受国际法的保护,人权原则也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人权具有国际性;然而,人权原则尚未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坚持国家主权,才能保护国际人权。国家主权高于国际人权。“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现点,违背当代国际法,其实质是否定国家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相似文献   

4.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在罗马召开的联合国外交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在惩治国际社会中的严重国际犯罪、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制度建设及实现个人的国际刑事责任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有人认为《规约》有关法院管辖权的规定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否定。本文认为:主权不是绝对的,不能推至极端。《规约》确立国际刑事法院对“核心罪行”的普遍管辖权的,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否定,不利于法院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但是《规约》除此之外的有关法院管辖权的规定则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组织化过程中“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软侵蚀”的趋势。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动摇了国家主权构成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国际法的核心这一神圣地位”。  相似文献   

5.
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国家主权理论是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国家主权原则也被认为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核心,或者说其他国际法基本原则都是从国家主权原则引申而来的。但是20世纪末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新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权原则始终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权原则始终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王玫黎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范畴,又是国际法一项古老的原则。但是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各国存在着迥然不同的理论和作法,有的认为主权原则已经过时,主权已成为国家履行国际义务和国际合作的严...  相似文献   

7.
论国家主权与人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即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所谓对内的最高权,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的权威,在国家之上,再没有超国家的权威。所谓对外的独立权,是指国家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完全自主,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①国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根本属性。主权与国家同时产生,同时消亡。主权也是国家区别与人类社会其他组织的根本标志。否认或贬低主权,就是否认或贬低国家;否定或贬低主权,就是主张霸权。国际法上的人权,又称人权的国际保护,是指国家之间依据《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通…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国际法学的成果丰富 ,涉及面极广 ,本文谨对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做简略的介绍。由于篇幅所限 ,我们引述的观点和论据都比较简短 ,因而也许不能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原意 ,务请作者谅解 ,也请读者注意参考原文。一、国际公法(一 )基本理论问题1 .国际法上的主权及相关问题面对近年来西方出现的主权过时论、主权危机论、主权多元论等思潮 ,有学者分析了 9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大国际事件 ,提出了国家主权的辩证法 :主权的界定与属性不能含糊 ;主权是神圣的 ,但又不是绝对的 ;主权的制约者恰恰是主权者自身。〔 1〕 有人认为随着计算机与网络…  相似文献   

9.
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从对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类型、特点、理论动因的分析看出,为了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国家应在坚持国家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领域让渡部分主权。这种由国家主权相对论而引申出的国家主权让渡理论,是对现代国际法主权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国际法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理论基础源于国家主权原则以及由该原则引申出的国家平等与独立。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适用范围,长期以来存在“绝对豁免论”和“限制豁免论”之争。目前,“限制豁免论”正在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也采纳了“限制豁免论”,而且还在商业交易等问题上对国家管辖豁免规则作出了某些新规定。我国虽然一贯主张国家及其财产管辖的绝对豁免,但目前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开始接受“限制豁免论”。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国家信息主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明艳 《河北法学》2007,25(6):71-74
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在互联网和全球化背景下新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信息必然享有的保护、管理和控制能力.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全球性同主权有着天然的矛盾.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信息全球化给传统国家主权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信息霸权的威胁.在互联网背景下解决国家信息主权面临的困境、维护信息主权的唯一途径是尊重国际法、加强国际法律合作.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国际社会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人类发展到今天,不但认识到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而且正在加快合作的步伐,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主权林立的国际社会中,如何协调国家主权和国际合作的关系,乃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国际法课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主权和国际合作的分析,论证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领土的概念讨论国家领土问题自然先要明确何为国家领土,权威的国际法学家们都对它下了定义,例如:权威的代表著《奥本海国际法》认为:“国家领土是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的确定部分”。。我国著名法学家王铁崖主编的《国际法》称:“在国际法上,领土主要是指国家所有的土地,即在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的确定部分。”②《奥本海国际法》和其他权威国际法著作给国家领土所下的定义都突出揭示了国家领土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指明了国家领土是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是国家主权的对象。正如周鲢生教授所指出的:奥本海对国家领土所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标志,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条件;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久经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构成国际法的基础,也是现代国际法的根本原则。但是,近数十年来,在国际法著作中,主权概念和主权原则不断受到一部分资产阶级学者的非难和攻击,说什么主权概念和国际法不相容,说什么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国家主权就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增长和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 ,对国际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家主权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权弱化论、主权让渡论、人权高于主权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其实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坚持国家主权并不矛盾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必须坚持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6.
左安磊 《时代法学》2014,12(5):90-107
独立公投作为民族自决原则的重要实践方式,在国家理论与国内法、国家主权与国际法、实践效果与时代需要等三个方面都有其充分的合法性及理论基础。考察国际法维度上的独立公投全球实践,分析62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的87次独立公投,它们在公投时间、公投法律依据、公投结果、国际社会承认、公投国家或地区四个方面,呈现诸多特点。通过对独立公投机制的国际法理论检视,可以得出结论:独立公投的国际法基础应是原主权所有者的同意或违法阻却;民族自决原则下独立公投的行使主体应不限于"民族";独立公投的适用对象不应包括主权归属存在争议之领土;国际社会应当促进独立公投从国际法进入国内法成为一项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与人本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法上建构人本秩序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倾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法的许多新发展正在昭示着国际社会对人本秩序的肯定性态度。由于人本秩序关注的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人",因此它会与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发生冲突。这个矛盾不能否定人本秩序作为国际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主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其意义不断发生改变。西方一些学者所鼓吹的国家主权限制论,是为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在相互交往与合作中建立的国际机制,是构建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基础。主权国家遵循国际机制,让渡国家主权的同时主权也得以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和全球网络空间的兴起发展,使传统绝对化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互联网的自由化、无边界性与国家独立性、固定边界有着鲜明的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面临的复杂法律问题仅凭一国的力量也很难解决,加之国际组织的权力强化和地位提升,国家不得不让渡部分主权或自我限制主权,以促成国家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时国家安全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树立新的安全观,提高信息保障能力成为信息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主权的独立性是其根本属性,但其毕竟是个历史范畴。今日国际社会的全球化趋势,使主权的内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的限制明显增加,不少原来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管辖的范围均被纳进国际经济条约的体系中,正确认识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