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客观需要。高校需要通过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合理而有效的规章制度,创新形式和内容,因人分岗施教,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努力营造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职工廉洁从业、学生廉洁修身的良好校园氛围,为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立体思维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营造廉洁的从政道德及社会氛围.本文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立体思维方式,探讨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要让人们在廉政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形成对廉洁精神的信仰和追求,这才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3.
推进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应当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突出廉洁主题,体现文化内涵,面向广大干部职工,营造崇廉尚廉氛围,促使他们养成廉洁从业行为,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廉洁经营。  相似文献   

4.
田野 《学理论》2012,(17):169-170
文化是近几年来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各领域发展的方向.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健康向上的廉洁氛围,构成廉洁文化,这是廉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企业廉洁氛围,构成企业廉洁文化,这是廉洁文化的主体.营造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克己奉公的职责廉洁氛围,构成职责廉洁文化,这是廉洁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廉政文化研究》2015,(4):54-5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运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的廉洁意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大学生的廉洁认知比较清晰,但是整体廉洁素养不高,对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不足。尽管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能够自觉保持廉洁公正,但是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态度暧昧,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学生对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作用十分肯定,但是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比较反感。要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应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以高校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为依托,精心打造廉政理论教育基地,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加强普法宣传和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积极营造廉洁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6.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高校廉政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体师生内化廉政知识、提升廉政素养、塑造廉政人格的过程。目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传承者角色缺位、接受者知行缺位、保障链协同缺位、同构性创新缺位、生态圈导引缺位等困境,需要采取完善管理保障体系、培植廉洁教育体系、创新载体平台建设、设计监督评价体系等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新路,为推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廉洁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五个方面。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机理主要体现在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等语境的动态运动中,应坚持将高校廉洁文化传播视为开放性系统,构建开放性、双向对称型的新型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模式,力争使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效用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注重将高校廉洁文化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教育以及全社会廉洁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廉洁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家族式腐败在腐败案件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威胁权力的正常运行,破坏党风、败坏社风、带坏民风,给政治生活和社会造成一系列恶劣影响。廉洁家风建设有助于发挥家庭成员的积极作用,树立廉洁价值尺度,营造廉洁氛围,培育廉洁家庭,建设廉洁社会和廉洁政治。通过廉洁家风建设助推反腐倡廉,具有长期性、周全性、成本低等优势。新形势下加强廉洁家风建设,要注重发掘传统廉洁家风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与社会、家庭相适应的家庭政策,为优良家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打破了主体之间存在的隔绝与孤立状态,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充分彰显主体性、个体性、平等性与共生性。高校廉洁教育是个体廉洁美德养成和社会廉洁风气形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廉洁教育中借鉴、运用主体间性理论,体现了教育双方的平等性。通过主体间的教育交往实践,构建"主体-主体"之间廉洁教育的交互模式,形成主体之间的教育共生性,促进个体成才,实现廉洁教育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打造高校廉洁课堂,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廉洁高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要把廉洁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常抓不懈,自觉把廉洁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廉洁课堂的打造,营造鲜明的高校廉政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清廉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廉政文化创建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各高校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仍存在目标不明、统筹不力、保障滞后、形式单调等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应该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模式,丰富拓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载体,积极构建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即领导决策机制、组织运行机制、支持保障机制、监督考评机制和品牌创建机制等,不断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等教育是市场化的公益行为,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分权与监督、约束与激励等基本的治理机制。当前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在应对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败德行为尚缺乏有效的预见和准备,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和资本的寻利性之间的矛盾引发不少腐败行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应随着反腐倡廉任务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扩大。要加强民办院校的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党建和民主监督、促进内外监督机制结合等措施,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自身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人为本是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要构建体现高校特点的制度体系;全面协调可持续是高校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建设着眼于形成长效机制的保障体系;统筹兼顾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方法,要综合考虑反腐倡廉与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随着高校的发展,职能的拓展是其必然趋势。反腐倡廉职能的出现既符合高校职能演变的基本规律,也是时代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高校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优秀传统,具有知识、人才和学科的优势,且业已在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表明其具备承载这一职能的能力。当前,高校应大力开展廉洁教育,切实履行教育职能;加强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示范职能;强化舆论监督,秉承清议传统;弘扬批判精神,发挥激浊扬清职能;加强理论研究,发挥对廉政建设实践的指导职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多维思考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不仅是坚固社会廉洁建设根基的现实要求,也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高校应从教育制度、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内容四个路径入手,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廉洁教育主体领域,努力搭建廉洁教育创新平台,有力彰显大学生廉洁教育时代特征,着力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和部署,以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对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现象必须“出重拳,零容忍”,构建高校风清气正的发展局面。要抓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反腐倡廉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问题的研究;要贯彻统筹兼顾的方略,落实与时俱进的要求,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推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