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和美国的数据,基于社会化理论分析中美两国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职业期望的影响,并在文化维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家庭影响的强度在两国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职业期望都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青少年,未来期望从事职业的地位也越高。中美青少年所期望从事的职业类型很相似,但两国男孩之间的职业期望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除科学和法律领域外,中国男孩更期望从事官员类和教师类职业,美国男孩则更想当制造业工人。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职业期望影响的强度不存在显著的中美差异,但家庭背景对不同性别青少年职业期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中美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两期的相关数据,探讨同伴网络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社会濡染以及社会比较是同伴网络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三种主要机制。核心同伴网络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影响程度呈现边际递减趋势;核心同伴网络的社会濡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产生积极影响,也产生消极影响;正式同伴网络的社会比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影响,基于相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比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多消极影响。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上述三种机制各自独立运行。建议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干预,从多种途径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四个就业部门的收入、工作时间、社会保障获得和工作类型;然后分析资本对进入四个就业部门及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存在部门分割的状况;在乡-城流动人口中,其知识人力资本增加他们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也有利于在正式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的职业地位;其政治资本是有限的,政治资本只增加他们进入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也只有利于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的职业地位;其社会资本中的弱关系更能增加他们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但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中,社会资本并不有利于高职业地位的获得。  相似文献   

4.
鲍雪莲  吕婉 《学理论》2012,(30):73-74
动漫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动漫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时代意义。此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动漫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创新思维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生对动漫的喜爱程度稍有差别,但不如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相差那么明显;在学习生活方面,动漫能使青少年缓解学习压力并促进其学习效率;在创新思维方面,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程度与其创新性思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观看动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少年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首属环境,对其人格的塑造有着奠基的作用.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危机家庭"的数量愈益增多.在我国,"危机家庭"中青少年权益始终处于被漠视的地位,如何切实地保护他们的权益是社会每个人的责任.笔者拟通过百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实证调查,探讨"危机家庭"对青少年犯罪这一严重社会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以期为我国"危机家庭"中青少年权利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从其职业活动的特点来看,是一种政治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是指各级党政机关的干部在处理公私关系、干群关系、干部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党政干部是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者,他们的地位高、责任重、作用大,在群众中影响也大。因此,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水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而且对带动、影响周围群众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纠正以行业为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活动和就业,不仅是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也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女性人口基本现状、就业人口特征、行业职业分布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芳 《青年研究》2006,(7):29-35
本文根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江苏片)统计数据,对江苏省男女两性在职业流动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和社会流动使两性的职业地位都得到了提升,但同时又使得两性的职业层次差异呈现出了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对影响职业流动的内生变量进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的结果显示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本和成就意识是影响职业流动的两个非常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青少年不象成人那样与社会有着多方面的直接联系。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指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家庭进行的。家庭是个人了解社会的起点,家长则是他们的第一个教师。学校要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就得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状况,取得家庭的配合。我们德育教研室在1982年5月对学院79、80、81级三个年级釆用问表形式进行了一次抽查。每年级抽一个班,共100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来自湖南、广东、广西、上海、甘肃、浙江、福建、江苏8省市2000多名中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探讨了青少年的道德推脱程度、亲社会行为状况及其内部结构、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推脱程度较低;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道德推脱可以显著地反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即道德推脱程度越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低;不同的道德推脱机制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不同维度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青少年榜样崇拜的调查,描述了青少年对榜样崇拜选择的多样化,英雄的地位逐渐弱化等特点,指出传统的榜样形式感召力下降,满足不了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需求,当代青少年不再仅从同一个视角去理解世界,不再被动地去接受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北京大学本科学生职业评价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进行分析发现,职业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但差异依然非常明显;职业地位评价因素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于大学生择业影响最主要的地位评价因素是职业经济地位和职业社会地位,职业权力地位方面的因素在择业上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一 导言 “今天,由于大众媒介到处都有,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外,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其它任何活动。”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的论述言简意赅地揭示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各种教科书,加上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课下同学间的交流,构成了广大青少年获取前人文化科学知识、接受现存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学习各种社会规范的主要途径。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交叉列联探讨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分层和四类常见的闲暇活动;通过对四类闲暇活动和职业、收入、教育程度这三个客观社会分层指标进行潜类分析,探讨了总的闲暇活动频次的社会人口经济特征。研究发现: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社会分层,在闲暇活动上也体现出阶层化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教育程度、主观社会阶层自我评价等变量对总的闲暇活动频次有着显著影响,而且教育程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李美景 《青年研究》2012,(2):83-93,96
现代社会以情感来判断婚姻理想的选择,但韩国社会在现实婚姻匹配结构中很大程度上仍延续着同类匹配的价值判断特征。而且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这种现象也就越普遍。女性学历的不断提升刺激他们参与到经济活动并获得经济独立,但同时也延迟了适婚年龄。本文主要从文化特征的维度分析在韩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专职女性晚婚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特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加坡在实现现代化后,强烈地意识到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他们提出了“强化社会道德结构,才能明智地处理我们的物质遗产的道德建设问题,开始着手计划实施对青少年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战略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心和社会价值观,使他们不只成为高尚的市民,还是孝子贤孙,深负责任感的父母亲。以此来塑造新加坡未来几代人的精神。 新加坡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使其在实施道德教育中,不仅注重弘扬继承  相似文献   

17.
在联邦德国,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但通过共同决定,他们也能对企业的经营施加一定的影响,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这就大大缓和了劳资矛盾,避免了激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王红柳  余林 《学理论》2010,(8):91-92
有效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亲社会行为弱化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途径和价值评价依据。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舆论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亲社会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十余年来,苏联为了适应本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针对青少年的现状、特点和他们中不断发生的各种思想倾向与社会问题,千方百计地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少年施加思想政治影响。苏联有关领导部门接二连三地召开各种各样有关宣传教育的科学实践会议和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广泛发展学校中的共产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态度”;决定大力  相似文献   

20.
论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论在青年社会学领域还是在青春期心理学领域,“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这一论题都未获得突出的地位。我认为,无视这一论题主要是由于青少年传统理论所造成的。我将论证青少年与家庭关系方面正在出现的一种新观点。我认为,这种新观点的出现是以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作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