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1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   仁。1905年3月15 日 (农历二月初十)生于湖南醴陵城北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左兆新,母张氏,均为佃农。左权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左权排行老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左权一岁时,父即去世,翌年爷爷去世。 当时,左权大哥方才9岁,家庭负担全落到了母亲身上。每到青黄不 接之时,家中常以野菜充饥,母亲 则怀抱左权外出乞讨。左权稍长, 即开始拾柴,打猪草,捕鱼,补助 家中生活。左权五岁入村里私塾读 书;两年后,村里办起国民小学 堂,左权又进校读新学。他边学 习,边劳动,以…  相似文献   

2.
1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1905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十)生于湖南醴陵城北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左兆新,母张氏,均为佃农.左权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左权排行老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文杰 《党建文汇》2007,(4):52-52
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女儿4岁时,父亲应征入伍去了越南,不幸阵亡。母亲一生未再嫁。多年后,母亲去世,女儿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一首母亲年轻时写的诗,题目叫“你没有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蒋万锡,父亲在我4岁时不幸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带着哥哥和我艰难度日。母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哥哥蒋万铃小学毕业后休学了,同母亲一道挑起家庭的重担。哥哥16岁结婚,嫂嫂王素华同龄,他俩协助母亲经营"协昌恒家具店"。当年那条街上有60%的商铺都是经营家具业的。那时候,我家住在重庆较场口草药街23号,房屋系砖柱穿逗木结构,面积约16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陈竟 《党的建设》2014,(9):45-46
有这样一位老师,20多年如一日,心系学生,兢兢业业,勤勉负责。学生们提起他时,都会说:“上巩老师的课,不好好学就觉得对不起他,我们的人生是被他照亮的。”他,就是“2013’感动庆阳年度人物”、庆阳四中语文老师巩江波。巩江波生长在宁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9年即将从庆阳师专毕业之际,父亲不幸病逝。父亲的去世使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全家人只能依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看着母亲在悲伤和操劳中日渐消瘦,年幼的妹妹、弟弟尚在初中和小学上学’,想到作为家中长子却无法为母亲分担更多,回乡教书成了巩江波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1998年1月24日是我父亲黄公略的百岁华诞。父亲是1931年9月15日与反动派军队作战时光荣牺牲的。他当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总前委委员,殉职时才33岁。我生不逢时,父亲去世时我出生才8个月,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父亲是革命的带头人,成了反动派的死对头。在那暗无天日,惨无人道的反动统治下,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敌人是要斩尽杀绝的。全靠母亲临危不惧,在水深火热中与我相依为命,才使我虎口余生。父亲牺牲后,由于非常保密,祖母和母亲在五六年内都不知道消息。在这几年中,祖母和母亲牵肠挂肚,经常坐立不安,食不甘味,盼望父…  相似文献   

7.
万福海在梅河口市(原海龙县)历任东线总兵站教导员、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1983年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岗位上离休,2003年6月29日因病去世,终年82岁。 万福海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母亲去世,12岁父亲病故,他和年仅10岁的小弟弟被姐姐收养。  相似文献   

8.
谢定碧是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一名退休工人,今年56岁。丈夫袁胜华是厂里检修车间的一名技术工人,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家中有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还有一位85岁的老人,是谢定碧的母亲,一直跟随谢定碧生活。说到母亲,谢定碧讲起了鲜为人知的往事。谢定碧说":我的母亲其实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是我的表姨,我的亲生母亲早些年去世了,20年前,表姨无儿无女,年岁大了一个人生活,很是艰  相似文献   

9.
正代佳鑫,8岁,集贤县丰乐中心校学生。父亲因肝癌去世,家中欠下很多外债,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该生聪明懂事,学习努力。贾淋淋,8岁,集贤县福利中心校学生。父亲因病去世,母女俩寄住在姥姥家,生活十分贫困。该生学习成绩优良,乐于助人。肖乃莹,11岁,嫩江县联兴学校学生。母亲和继父都患有小儿麻痹症,丧失劳动能力,种地和低保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该生热爱学习,成绩优异,聪明懂事。  相似文献   

10.
<正>家庭和谐万事兴,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婆媳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在农九师团结农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就是场机关聋哑人杨成、马雪红家庭,一家6口人四代同堂,母亲已退休,父亲是机关工作人员,家中还有一位93岁高龄的外婆。  相似文献   

11.
11年前,河南一个农村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饱受伤痛的母亲不辞而别,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和父亲病后捡到的遗弃女婴需要照顾……  相似文献   

12.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英勇的八路军指战员,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军职的将领之一,也是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的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投身革命苦学本领左权,原名左纪权,号权仁。1905年3月15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桥乡黄茅岭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家祖祖辈辈以租佃地主的土地为生。他两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生活更加艰辛。他从少年时期开始就有远大的志向。1916年春荒,他12岁的三哥外出…  相似文献   

13.
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 ,是八年抗战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时年仅 3 6岁。在左权将军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 ,他同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称周恩来是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知遇明师。周恩来则称赞左权“足以为党的模范”。▲黄埔入党190 5年 ,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左权 ,由于家境贫寒 ,世代靠佃种土地为生 ,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所以对旧社会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7岁那年 ,在左权苦苦哀求和亲友的资助下 ,他才好不容易上了小学。但左权天资聪慧 ,再加上刻苦好学 ,192 1年又以优良的成绩考取了县立…  相似文献   

14.
1 彭德怀原名彭德华,1898年9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下中农家庭。家有茅屋数间,荒土山地八九亩。山地种棕、茶、杉和毛竹,荒土地种红薯、棉花。家中有伯祖父、祖母、父母亲及彭德怀兄弟4人,8口之家,勤劳节俭,尚能维持最低生活。彭德怀6岁时上私塾读书。8岁时因为母亲病故,父亲患病,家庭日渐贫困。为了维持家中生计,先卖掉了山林树木,后又典押荒田,最后只  相似文献   

15.
席正铭,1884年出生在贵州省沿河县大垭乡,中国民主革命家。 席正铭的父席崇琳是一个饱学经书,擅长书法的秀才,正当壮年在省城游学时病死。面对家庭变故,席正铭母亲没有改变“以学振家”的初衷,为了让席正铭得到更好的教育,母亲亲任私塾老师,用平身所学,教导席正铭和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16.
寡母艰辛,孝子立誓要让母亲今生幸福 1965年.许阳出生在湖北黄州一个普通家庭。他12岁那年的冬天。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从此。他和当护士的母亲过着孤儿寡母的艰难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闫雪婷,10岁,望奎县灯塔乡中心小学学生。父亲在外出打工时受伤,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双侧股骨头坏死,家中三个孩子都在读书,欠有外债,生活非常贫困。该生聪慧懂事,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李奕萱,10岁,宁安市实验小学学生。该生父亲因病去世,家里欠有大量外债,母亲没有工作,身体多病。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18.
张昆弟小传     
《湘潮》1986,(5)
1894年8月18日,张昆弟出生在湖南省桃江县板溪乡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他的母亲便去世了,13岁时,父亲也接着病故。这样,张昆弟便成了一个孤儿。祖母和叔父含泪负起了抚养张昆弟的重担。从7岁起,张昆弟入私塾、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10年,因家贫他辍学务农。  相似文献   

19.
我1913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县江山区同砵村的一个贫苦人家里.我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家中只剩祖母和父亲,有房子两间及祖传下来的造纸作坊一间.刚开始家庭主要生活来源是帮人家做纸、耕田和给人家做短工来维持生活.后来自己做不起纸了,就给别人做,自己与人家合买一条牛来耕种.牛死了之后,就给人家合放60只鸭子和租种地主的田为生活.每年要买半年粮食才够吃,而且每年都要向人借钱.  相似文献   

20.
1924年,我出生在肇州县李家粉坊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时母亲去世,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身亡,我被家徒四壁的叔父收留.从12岁起,我便到大户人家打工,经常忍饥挨饿.1932年6月,日军侵占了肇州县,百姓的生活更苦了.我亲眼看见日本人动不动就抓劳工、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